空调器的扫风控制方法和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323976阅读:来源:国知局
体温度与同一时刻采集到的室内环境温度获得 温度差值,进而通过温度差值修正环境温差,而环境温差是通过计算室内环境温度与温度 基准参数的差值所得。可选地,第二预设时间可以为5分钟。
[0071] 可选地,在采集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数据的同时,空调器每5分钟通过遥控器自带 的随身感功能,采集一次随身感温度(即空调器的遥控器的使用者的人体温度),若随身感 温度与同一时刻采集到的室内环境温度的温度差值大于2°C,则记录一个温度差值x(x = 随身感温度-室内环境温度(空调传感器温度)),修正一次环境温差A T,得到修正后的环 境温差AT ',AT ' =AT+x。
[0072]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按照扫风调整角度调整空调器的扫风机构的角度包 括:读取空调器开机时扫风机构的起始位置;若扫风调整角度大于零,则在扫风机构与起 始位置的当前角度的基础上,增大当前角度;若扫风调整角度等于零,则不调整扫风机构的 角度;若扫风调整角度小于零,则在扫风机构与起始位置的当前角度的基础上,减小当前角 度。
[0073] 通过上述实施例,在获得扫风调整角度后,读取空调器开机时扫风机构的起始位 置,并根据扫风调整角度的取值,调整扫风机构与扫风机构的起始位置的当前角度,从而实 现了对空调器的扫分机构运行位置的自动调整。
[0074] 具体地,在获得扫风调整角度后,读取空调器开机时扫风机构的起始位置,并根据 扫风调整角度的取值,调整扫风机构与起始位置的当前角度。若扫风调整角度大于零,则在 扫风机构与起始位置的当前角度的基础上,增大当前角度;若扫风调整角度等于零,则不调 整扫风机构的角度;若扫风调整角度小于零,则在扫风机构与起始位置的当前角度的基础 上,减小当前角度。
[0075] 其中,上述表1至表4中的扫风调整角度的数值的单位可以为具体的角度" ° ",如 AY = 10,可以为:扫风调整角度为10° ;也扫风调整角度的数值的单位可以为角度的计量 常数,即若每1个计量常数代表2°,那么A Y= 10表示扫风调整角度为20°。
[0076] 可选地,基于表1至表4获得扫风调整角度,该扫风调整角度表示为具体的角度, 当扫风机构与起始位置的当前角度为90°时,若获得的扫风调整角度为一 10°,则在扫风 机构与起始位置的当前角度为90°时,将当前角度减小一 10°。
[0077]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基于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判断空调器是否满足进入智 能扫风模式的条件包括:若空调器运行在制冷模式,且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大于第一预设 温度,则判断出空调器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若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不大于第一 预设温度,则判断出空调器不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若空调器运行在制热模式,且 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则判断出空调器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 若室内环境温度不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则判断出空调器不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
[0078] 通过上述实施例,在空调器启动之后,基于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判断空调器是否 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
[0079] 具体地,在空调器启动之后,基于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判断空调器是否满足进入 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若空调器运行在制冷模式,且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 度,则判断出空调器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若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不大于第一预 设温度,则判断出空调器不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若空调器运行在制热模式,且启 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则判断出空调器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若 室内环境温度不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则判断出空调器不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
[0080] 可选地,制冷模式:当T环〉T设时,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此时将进入 时刻的用户设定的目标制冷温度作为温度基准参数,并基于室内环境温度计算得到环境温 差,按照模糊表(即表1至表4)实现扫风机构角度的智能控制;当不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 式的条件时,按照用户扫风机构的使用习惯,调整扫风机构的角度至用户设定的扫风机构 的角度。其中,T设为用户设定的温度,T环为室内环境温度。
[0081] 可选地,制热模式:当T环〈T设-1°C,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此时将空调 器进入智能扫风模式时的室内环境温度作为温度基准参数,并基于室内环境温度计算得到 环境温差,按照模糊表(即表1至表4)实现扫风机构角度的智能控制;当不满足进入智能 扫风模式的条件时,按照用户扫风机构的使用习惯,调整扫风机构的角度至用户设定的扫 风机构的角度。其中,T设为用户设定的温度,T环为室内环境温度。
[0082] 通过上述实施例,在空调器开启后,基于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判断空调器是否满 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当空调器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时,在空调器进入智 能扫风模式后,通过空调器的传感器采集室内环境数据,获得室内环境温度,并基于室内环 境温度和预先获取的温度基准参数确定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进而基于室内环境数 据获取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对空调器的扫风机构的角度进行调整;当空调器不满足进入 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时,按照用户扫风机构的使用习惯,调整扫风机构的角度至用户设定 的扫风机构的角度。
[0083] 下面结合图2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该空调器的扫风控制方 法包括如下步骤:
[0084] 步骤S201,空调器开启运行。
[0085] 步骤S203,判断空调器是否进入智能扫风模式。
[0086] 具体地,在空调器启动之后,基于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判断空调器是否满足进入 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若空调器运行在制冷模式,且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 度,则空调器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若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不大于第一预设温度, 则空调器不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若空调器运行在制热模式,且启动时刻的环境 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则空调器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若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 不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则空调器不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其中,第一预设温度与第 二预设温度为不同温度。
[0087] 步骤S205,采集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湿度和人体温度。
[0088] 具体地,当空调器进入智能扫风模式后,通过空调器的传感器连续检测,每隔第一 预设时间(如5秒)采集一次室内环境数据,室内环境数据可以包括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内 环境湿度,而在采集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数据的同时,每隔第二预设时间(如5分钟)采集一 次空调器的遥控器的使用者的人体温度。
[0089] 例如,当空调器进入智能扫风模式60秒后,通过空调器的温度传感器连续监测, 得到室内环境温度,并每5秒记录一次室内环境温度,记录N次的室内环境温度可以表示为 T内环N(N= 1、2、3、4、5……)。在采集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数据的同时,空调器每5分钟通 过遥控器自带的随身感功能,采集一次随身感温度(即空调器的遥控器的使用者的人体温 度)。
[0090] 步骤S207,基于室内环境温度和预先获取的温度基准参数确定环境温差和室内温 度变化率。
[0091] 具体地,在采集到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温度后,基于室内环境温度和预先获取的温 度基准参数确定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并按照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的取值范 围对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进行模糊定义,如表5和表6所示。其中,在制冷模式下, 温度基准参数为用户设定的目标制冷温度,在制热模式下,温度基准参数为空调器进入智 能扫风模式时的室内环境温度。
[0092] 步骤S209,获取与环境温差、室内温度变化率和室内环境湿度对应的扫风调整角 度。
[0093] 具体地,在确定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后,基于环境温差、室内温度变化率和 采集得到的室内环境湿度,从第二数据表(即表4)中读取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当表4中 不存在与环境温差、室内温度变化率和室内环境湿度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时,则从第一数 据表(即表1)中读取与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
[0094] 例如,当环境温差4彡A T,且目标湿度与室内环境湿度的对应关系为RH彡RHB - 15时,则环境温差和室内环境湿度满足"且"的条件,因此,若室内温度变化率d( A t)/ d(0. 5°C )大于6,则读取到的扫风调整角度A Y为-4 ;当环境温差4 < A T,目标湿度与室 内环境湿度的对应关系为RH>RHB - 10时,则环境温差和室内环境湿度不满足"且"的条件, 因此,不能从表4中读取到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A Y,若室内温度变化率d ( A t) /d (0. 5°C ) 大于6,则从表1中读取到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A Y为-10。
[0095] 步骤S211,按照扫风调整角度调整空调器的扫风机构的角度。
[0096] 具体地,在获得扫风调整角度后,读取空调器开机时扫风机构的起始位置,并根据 扫风调整角度的取值,调整扫风机构与起始位置的当前角度。若扫风调整角度大于零,则在 扫风机构与起始位置的当前角度的基础上,增大当前角度;若扫风调整角度等于零,则不调 整扫风机构的角度;若扫风调整角度小于零,则在扫风机构与起始位置的当前角度的基础 上,减小当前角度。
[0097] 步骤S213,调整扫风机构的角度至用户设定的扫风机构的角度。
[0098] 具体地,在空调器启动之后,当判断出空调器不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时, 则按照记录的用户使用扫风机构的使用习惯,调整扫风机构的角度至用户设定的扫风机构 的角度。
[0099]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在空调器开启后,基于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判断空调器是否 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当空调器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时,在空调器进入 智能扫风模式后,通过空调器的传感器采集室内环境数据,获得室内环境温度,并基于室内 环境温度和预先获取的温度基准参数确定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进而基于室内环境 数据获取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对空调器的扫风机构的角度进行调整;当空调器不满足进 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时,按照用户扫风机构的使用习惯,调整扫风机构的角度至用户设 定的扫风机构的角度。
[0100] 通过上述方案,可以避免挡风机构一直在一个位置或者一个区间内扫风,挡风机 构的角度可以实时根据室内环境温度而变化,从而可以满足用户的需要,使得用户更加舒 适。通过上述实施例,解决了现有的空调器扫风功能智能化程度低的技术问题,使得空调器 扫风机构的角度可以随室内环境数据的变化而变化,扫风功能更加智能化,空调器对用户 的作用更加舒适化。
[0101] 实施例2
[0102]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空调器的扫风控制方法的装置, 如图3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第一采集模块20,确定模块40,获取模块60,调整模块80。 [0103] 其中,第一采集模块20,用于采集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数据,其中,室内环境数据包 括室内环境温度。
[0104] 确定模块40,用于基于室内环境温度和预先获取的温度基准参数确定环境温差和 /或室内温度变化率。
[0105] 获取模块60,用于获取与环境温差和/或室内温度变化率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
[0106] 调整模块80,用于按照扫风调整角度调整空调器的扫风机构的角度。
[0107]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第一采集模块20采集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数据,获得室内 环境温度,并通过确定模块40基于室内环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