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槽式固体蓄热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21583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卡槽式固体蓄热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环保领域中的一种卡槽式固体蓄热体结构。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随着我国节能环保行业的快速发展,固体电蓄热蓄装置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用途中,它既能实现“削峰填谷”效果,合理使用并节约能源,又能减少有害气体排放,降低环境污染。其蓄热式加热室内的关键部件是蓄热体,固体蓄热装置的性能指标和热效率的高低趋势取决于蓄热体结构的合理性。目前,市面上由于一些结构设计和设置方式存在着缺陷,使得现有的固体电蓄热装置的蓄热体在吸收热量和释放热量不均匀,容易导致部分电加热元件因温度过高而烧毁,堵塞风道,由于更换电热丝元件而提高装置成本,影响其正常运行;并且蓄热体风道设计不合理,使得风道内的气体随着蓄热体温度的升高而膨胀,膨胀后多余的气体就会从风道连接处溢出,导致部分热量损失,从而降低了整机的热效率。现有的蓄热转体结构需要更进一步的改进和发展。因此,研制开发一种卡槽式固体蓄热体结构一直是急待解决的新课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卡槽式固体蓄热体结构,解决现有蓄热转体结构中蓄热体存在的不足,能实现整体稳定性较高,热力流场的充分均匀,高效率蓄热和换热的卡槽式固体蓄热体装置,该装置单位体积换热面积大,热效率高,空气流通阻力减小,可以保证蓄热体蓄换热的稳定状态。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卡槽式固体蓄热体结构,包括第一蓄热砖体、第二蓄热砖体,蓄热体结构是由第一蓄热砖体、第二蓄热砖体码成的垛体,第一蓄热砖体、第二蓄热砖体有多层蓄热砖组成,相邻蓄热砖层为交错布置,每层布置有多个第一蓄热砖体、第二蓄热砖体,每个第一蓄热砖体、第二蓄热砖体上设置有用于加热或散热的通风道D,同一层第一蓄热砖体、第二蓄热砖体的通风道相连通形成一条贯通的通风通道;上表面通风道D设置在所述蓄热砖层的中部,上表面通风道D两侧分别为卡槽A和卡槽C,下表面通风道D在卡槽B两侧;所述的第一蓄热砖体与第二蓄热砖体上、下两面上布置有大小不一的半圆形凹槽和半圆形的凸起,通过上、下两层蓄热转交错布置形成大、小圆孔;所述的第一蓄热砖体与第二蓄热砖体对扣形成可以用来穿加热丝以及作为通风换热孔两个作用的大圆孔;所述的第一蓄热砖体和第二蓄热砖体的上、下面设置有小半圆凸起和半圆通孔,上表面为卡槽A,下表面为大半圆孔通风孔,所述第一蓄热砖体和第二蓄热砖体对扣形成的凸凹孔匹配;所述的第一蓄热砖体和第二蓄热砖体的半圆孔总的截面积与蓄热体截面积成一定的比例。
[0005]本实用新型的要点在于它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其工作原理是,卡槽式蓄热体结构对第一蓄热砖体和第二蓄热砖体的结构方式及其排布方式进行合理的改进,相邻的储热砖的通风道D相连通形成用于吸热和散热的通道,使得整个蓄热体吸收热量和释放热量更均匀快速,且在纵向逐层错开布置,使循环风能均匀吹进各个通风通道内,使整个蓄热体散热均勾,通过利用低谷电给蓄热体加热,在适当的时候将储存能量释放,实现“肖_填谷”,降低固体电蓄热装置的使用成本,提高固体电蓄热装置的储热能力,延长电加热元件的使用寿命,提高固体电蓄热装置的热效率,改善固体电蓄热装置的热量输出性能;在第一蓄热砖体和第二蓄热砖体的上、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大小不一的半圆孔和半圆凸起,为满足蓄热体整体完整性和稳定性;所述卡槽式蓄热体由多层蓄热砖层规律摆砌,相邻蓄热砖层为交错布置,每个蓄热砖层上都有用于加热或散热的孔道,同一层内的蓄热砖层的通风道D相连通形成一贯通的通风通道;通过排砖方式使通风道D均匀布置;所述第一蓄热砖体和第二蓄热砖体对扣形成大圆孔,用来穿加热丝以及作为通风换热孔两个作用;所述第一蓄热砖体和第二蓄热砖体对扣形成的凸凹孔匹配,保证第一蓄热砖体和第二蓄热砖体的咬合,在蓄热体整体结构较高的时候保证其整体稳定性。
[0006]一种卡槽式固体蓄热体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两块蓄热砖对扣形成大圆孔,用来穿加热丝以及作为通风换热孔两个作用,两块蓄热体对扣形成的凸凹孔匹配,保证砖体的咬合,在蓄热体整体结构较高的时候可以保证其整体稳定性,半圆孔总的截面积与蓄热体截面积成一定的比例,满足换热的需要等优点,将广泛的应用于节能环保领域中。
【附图说明】
[0007]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蓄热体断面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蓄热砖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蓄热砖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槽式固体蓄热体结构,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下面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的卡槽式固体蓄热体结构。
[0012]参照附图,一种卡槽式固体蓄热体结构,包括第一蓄热砖体1、第二蓄热砖体2,蓄热体结构是由第一蓄热砖体1、第二蓄热砖体2码成的垛体,第一蓄热砖体1、第二蓄热砖体2有多层蓄热砖组成,相邻蓄热砖层为交错布置,每层布置有多个第一蓄热砖体1、第二蓄热砖体2,每个第一蓄热砖体1、第二蓄热砖体2上设置有用于加热或散热的通风道D,同一层第一蓄热砖体1、第二蓄热砖体2的通风道相连通形成一条贯通的通风通道;上表面通风道D设置在所述蓄热砖层的中部,上表面通风道D两侧分别为卡槽A和卡槽C,下表面通风道D在卡槽B两侧。所述的第一蓄热砖体I与第二蓄热砖体2上、下两面上布置有大小不一的半圆形凹槽和半圆形的凸起,通过上、下两层蓄热转交错布置形成大、小圆孔。所述的第一蓄热砖体I与第二蓄热砖体2对扣形成可以用来穿加热丝以及作为通风换热孔两个作用的大圆孔。所述的第一蓄热砖体I和第二蓄热砖体2的上、下面设置有小半圆凸起和半圆通孔,上表面为卡槽A,下表面为大半圆孔通风孔,所述第一蓄热砖体I和第二蓄热砖体2对扣形成的凸凹孔匹配。所述的第一蓄热砖体I和第二蓄热砖体2的半圆孔总的截面积与蓄热体截面积成一定的比例。
[0013]下面进一步叙述本实用新型,所述蓄热体整体结构按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方式铺设。
【主权项】
1.一种卡槽式固体蓄热体结构,包括第一蓄热砖体、第二蓄热砖体,其特征在于:蓄热体结构是由第一蓄热砖体、第二蓄热砖体码成的垛体,第一蓄热砖体、第二蓄热砖体有多层蓄热砖组成,相邻蓄热砖层为交错布置,每层布置有多个第一蓄热砖体、第二蓄热砖体,每个第一蓄热砖体、第二蓄热砖体上设置有用于加热或散热的通风道D,同一层第一蓄热砖体、第二蓄热砖体的通风道相连通形成一条贯通的通风通道;上表面通风道D设置在所述蓄热砖层的中部,上表面通风道D两侧分别为卡槽A和卡槽C,下表面通风道D在卡槽B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槽式固体蓄热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蓄热砖体与第二蓄热砖体上、下两面上布置有大小不一的半圆形凹槽和半圆形的凸起,通过上、下两层蓄热转交错布置形成大、小圆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槽式固体蓄热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蓄热砖体与第二蓄热砖体对扣形成可以用来穿加热丝以及作为通风换热孔两个作用的大圆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槽式固体蓄热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蓄热砖体和第二蓄热砖体的上、下面设置有小半圆凸起和半圆通孔,上表面为卡槽A,下表面为大半圆孔通风孔,所述第一蓄热砖体和第二蓄热砖体对扣形成的凸凹孔匹配。
【专利摘要】一种应用于节能环保领域中的卡槽式固体蓄热体结构,包括第一蓄热砖体、第二蓄热砖体,蓄热体结构是由第一蓄热砖体、第二蓄热砖体码成的垛体,相邻蓄热砖层为交错布置,每层布置有多个第一蓄热砖体、第二蓄热砖体,每个第一蓄热砖体、第二蓄热砖体上设置有用于加热或散热的通风道D,同一层第一蓄热砖体、第二蓄热砖体的通风道相连通形成一条贯通的通风通道;上表面通风道D设置在所述蓄热砖层的中部,上表面通风道D两侧分别为卡槽A和卡槽C。该结构两块蓄热砖对扣形成大圆孔,用来穿加热丝以及作为通风换热孔两个作用,两块蓄热体对扣形成的凸凹孔匹配,保证砖体的咬合,在蓄热体整体结构较高的时候保证其整体稳定性。
【IPC分类】F28D20-00
【公开号】CN204329693
【申请号】CN201420656434
【发明人】姜立兵, 郭振伟, 王洋, 张明远
【申请人】沈阳蓝昊新能源有限公司, 国网辽宁节能服务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