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80270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燥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燥器,属于工业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干燥器可按操作过程、操作压力、加热方式湿物料运动方式或结构等不同特征分类。按操作过程,干燥器分为间歇式(分批操作)和连续式两类。
[0003]干燥器的发展还要重视节能和能量综合利用,如采用各种联合加热方式,移植热泵和热管技术,开发太阳能干燥器等;还要发展干燥器的自动控制技术、以保证最优操作条件的实现;另外,随着人类对环保的重视,改进干燥器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减少粉尘和废气的外泄等,也将是需要深入研宄的方向。
[0004]现有的干燥器,进量少、出量少,完全不能满足工业需要。而且干燥效果不佳。【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干燥器。
[0006]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干燥器,包括顶板,前圆弧板,后壁板,进料口,出料口 ;所述前圆弧板与后壁板相连,前圆弧板与后壁板(3)形成漏斗形,前圆弧板与后壁板的顶端设有顶板,顶板上设有进料口与出料口。
[000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干燥器,所述的顶板上还设有检测口。
[000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干燥器,所述的进料口为两个,分别位于顶板的两端。
[000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干燥器,所述的出料口布置在顶板的中心部。
[0010]有益效果;
[00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燥器,利用漏斗形的干燥腔体提高了干燥效率,从两边进料中部出料,提高了出量和进量,满足了工业的生产需要。
[0012]本装置还有设有检测口,用于日常维护和干燥观测。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式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2、3所示:一种干燥器,包括顶板I,前圆弧板2,后壁板3,进料口 5,出料口 6 ;所述前圆弧板2与后壁板3相连,前圆弧板2与后壁板3形成漏斗形,前圆弧板2与后壁板3的顶端设有顶板1,顶板I上设有进料口 5与出料口 6。
[001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干燥器,所述的顶板I上还设有检测口 4。
[001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干燥器,所述的进料口 5为两个,分别位于顶板I的两端。
[001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干燥器,所述的出料口 6布置在顶板I的中心部。
【主权项】
1.一种干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I),前圆弧板(2),后壁板(3),进料口(5),出料口(6);所述前圆弧板(2)与后壁板(3)相连,前圆弧板(2)与后壁板(3)形成漏斗形,前圆弧板(2)与后壁板(3)的顶端设有顶板(1),顶板(I)上设有进料口(5)与出料口(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板(I)上还设有检测口(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口(5)为两个,分别位于顶板⑴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料口(6)布置在顶板(I)的中心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燥器,属于工业设备领域。干燥器包括顶板,前圆弧板,后壁板,进料口,出料口;所述前圆弧板与后壁板相连,前圆弧板与后壁板形成漏斗形,前圆弧板与后壁板的顶端设有顶板,顶板上设有进料口与出料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燥器,利用漏斗形的干燥腔体提高了干燥效率,从两边进料中部出料,提高了出量和进量,满足了工业的生产需要。
【IPC分类】F26B17-00, F26B25-00, F26B25-16
【公开号】CN204388526
【申请号】CN201520022835
【发明人】杨栋林, 金淑云
【申请人】南通冠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1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