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供暖携行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29424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野外供暖携行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具有热发生装置的空气加热器领域,涉及一种便于携带的暖风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我国北方冬季的天气较为寒冷,石油矿产勘探、道路施工等部门在野外作业休息时以及部队在野外宿营等情况下均需要取暖,这些住所通常为临时性帐篷,因而对取暖设备会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是由于帐篷的隔热性能较差,取暖负荷也较大,对取暖设备的供热效率的要求更高。其次是由于帐篷要频繁地拆卸及搬运,取暖设备的体积或重量不宜过大。第三是要求取暖设备的燃料比较常见,燃料要便于携带,且燃料的能量密度较大,燃料在取暖设备里能够完全消耗,同时对电能的需求量不宜过大。第四是取暖设备便于操作,能够长时间运行,且能够根据需要自动控制取暖设备的启停,达到较高的工作效率。第五是取暖设备的污染性小,排放较少的废气、废液、废渣,或者达到污染物零排放标准。
[0003]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1539329A)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燃油暖风炉,在框架底部固定油箱,油箱中部固定有助燃风机、框架上装有控制器,侧面装有流量控制阀,紧邻上部固定有筒体,沿筒体内部轴向依次分布有燃烧室及换热器,燃烧室及换热器与燃烧系统相连,燃烧系统通过油管与供油系统的常开电磁阀相连,再通过油管与油泵连接,电机一端与油泵连接,另一端与换热风扇连接,电机固定于筒体内部,控制器与点火变压器连接,烟筒插接在燃烧室及换热器的出口。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2359736A)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加热器,包括壳体、燃烧式加热装置、油泵、油箱和电池,加热装置、油泵、油箱和电池均固定安装在壳体内,油泵的进油口与油箱连通,油泵的出油口与加热装置燃烧室的进油口连通,电池分别与油泵和加热装置的风扇连接。以上公开的这两种空气加热设备,均存在以下问题:结构布置较为凌乱,安装和维修均较为繁琐,同时加热器的进风口及出风口较为集中,会影响加热效率,同时加热器燃烧室的尾气排气口排出的尾气也会影响被加热空气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野外供暖携行装置,结构布置合理、热风功率强大、能源消耗量少、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环保无害,能够满足野外取暖需求。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野外供暖携行装置,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且相互连接的加热单元、供油单元、供电单元及控制单元,所述壳体是由位于上方且内部设置加热单元的加热腔和位于下方且内部设置供油单元的燃料腔构成的上下相连通的侧视纵向截面为8字型结构的腔体,所述壳体前、后侧面的中部分别设置向内凹陷的控制腔和通风腔,所述控制腔内设置供电单元及控制单元。
[000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热单元为燃油式空气加热器,所述空气加热器的低温空气进气口及热空气出风口分别从加热腔的两侧侧壁伸出,低温空气进气口的入口处设置送风扇及滤网,所述空气加热器的助燃空气进气口及燃烧废气排放口设置在通风腔内。
[000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供油单元包括油箱以及通过进油口向空气加热器供油的进油管,所述进油管上设置计量泵及燃料过滤器,所述油箱的燃料加注口设置在控制腔内。
[000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供电单元包括设置在控制腔内的供电接线柱、供电保险及供电指示灯。
[00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设置在控制腔内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通过控制电缆与设置在加热单元、供油单元、供电单元内的控制元件相连接。
[00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火焰监控装置、过载保护装置、过热保护装置、停电安全装置、断油检知装置。
[00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壳体前、后侧面的中部分别铰接与控制腔和通风腔相对应的前腔盖及后腔盖。
[00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壳体的顶面设置提手。
[00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5]本实用新型的野外供暖携行装置,具有结构布置合理、热风功率强大、能源消耗量少、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环保无害等特点。合理的结构布置,减小了体积小,减轻了重量,且能够快捷地拆卸和轻便地搬运,更易于携带。采用先进的燃油式空气加热器,热风功率强大,能源消耗量少。智能化的控制单元,在简化操作的同时也增强了安全性能。独立设置的通风腔,能够方便地将尾气排出,实现无异味及环保无害。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军队野外驻训、装备维护保养、户外探险、抢险救灾、石油、地质、公路建设、矿山等单位在寒冷天气野外作业住帐篷或其它临时性住房时取暖使用,亦可在固定房屋使用。除用于供热取暖外,还可用于通风换气。
[0016]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结构布置,将壳体分为加热腔、燃料腔、控制腔和通风腔,每个腔室内设置不同的工作单元,使得各工作单元相互独立而又彼此联系,避免各工作单元之间的相互干扰,增强了整个装置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同时也便于对各腔室进行维修及保养。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尺寸长约40cm、宽约23.5cm、高约44cm,重量约18Kg,具有较小的体积和较轻的重量。
[0017]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单元设置在壳体上方的加热腔内,采用燃油式空气加热器,以空气为加热介质,发热功率可在900~4000瓦/h之间调节,介质通量可在60~180m3/h之间调节,正常运行,可满足25平方米12人取暖使用。燃料耗用量为0.11-0.51L/h,耗电量为
7-40瓦/h,适用环境温度_40~+50°C,无线电干扰5级。
[0018]本实用新型的供油单元设置在壳体下方的燃料腔内,油箱容积为5L左右,可供空气加热器连续工作12h。油箱的燃料加注口设置在控制腔内,便于向油箱加注燃料。
[0019]本实用新型的壳体中部的控制腔内设置供电单元及控制单元,供电单元为供电接线柱,与外接电源相连接即可进行供电。控制单元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装置的自动化运行,并通过配备的五大安全装置,即:火焰监控装置、过载保护装置、过热保护装置、停电安全装置、断油检知装置,来实现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002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视图;
[0023]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0024]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图4的A-A剖面图;
[0025]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解图;
[0026]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展开状态图;
[0027]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展开状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