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等温熔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52017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有色金属等温熔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色金属等温熔炉。
【背景技术】
[0002]当前,大型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大多采用反射炉,能耗高,烟气余热回收困难,即使装有蓄热式燃烧器的反射熔铝炉,能耗也在60m3/t左右(以天然气计),因为直接利用高温火焰对有色金属冲击加热,氧化损失过大(一般在1.5%~6%之间),大大降低了较昂贵的有色金属原料的利用率。而且因为是正压运行,炉门漏热严重,有些甚至火焰喷出I米多长,严重污染环境,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有些燃油炉车间里烟气刺鼻,气味难闻,灰尘弥漫,既浪费了大量一次能源,也严重破坏了环境,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理论。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现在有色金属等温熔炉能耗高、烟气余热回收困难、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从而提供了一种能有效降低耗能、减少环境污染、运行平稳的有色金属等温熔炉。
[0004]为了达到上述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有色金属等温熔炉,所述熔炉的炉膛分为熔化池及熔融液池,所述熔化池与送料导轨连接,熔化池内至少设置有一个加热装置,以及石墨叶轮、扒渣装置、精炼装置、温度监测装置,所述熔化池与熔融液池的间隔处设置有溢流堰,在溢流堰上端设有一组间隔加热装置,熔化池与熔融液池通过一单向回流道连通,在熔融液池与单向回流道的连接端口设置有熔融液泵,在熔融液池上端还设有排风设备,所述送料导轨、加热装置、石墨叶轮、扒渣装置、精炼装置、温度监测装置、间隔加热装置、熔融液泵、排风设备均通过一 PLC控制组件对其进行控制。
[0006]进一步,所述熔化池内的加热装置为一种蓄热式辐射管燃烧器,燃烧器的辐射管表面经过纳米处理后再采用电火花沉积技术堆焊一层陶瓷层,在辐射管的左右两端还装有蜂窝状蓄热体。
[0007]进一步,所述溢流堰上端设置的间隔加热装置为一种U型蓄热式辐射管燃烧器。
[0008]本实用新型所述有色金属等温熔炉的有益效果是:炉膛采用双腔体设计,利用对流传热速度快、效率高、烧损少的特点,达到节约原材料和一次性能源的效果,采用蓄热式辐射管燃烧器作为有色金属的熔融热源,避免了火焰与有色金属的直接接触,大大减少了氧化烧损率,通过对蓄热式辐射管燃烧器的工艺设计能,不仅能有效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温度和燃烧效率、还保证了燃烧器的实用寿命,U型蓄热式辐射管燃烧器作为间隔加热装置设置在熔化池与熔融液池的间隔处,起到了保证炉内温度均匀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取的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有色金属等温熔炉,所述熔炉的炉膛分为熔化池I及熔融液池2,所述熔化池I与送料导轨连接,熔化池I内至少设置有一个加热装置3(作为优选,该加热装置3为一种蓄热式辐射管燃烧器,燃烧器的辐射管表面经过纳米处理后再采用电火花沉积技术堆焊一层陶瓷层,在辐射管的左右两端还装有蜂窝状蓄热体),以及石墨叶轮4、扒渣装置、精炼装置、温度监测装置,所述熔化池I与熔融液池2的间隔处设置有溢流堰21,在溢流堰21上端设有一组间隔加热装置5 (作为优选,该间隔加热装置为一种U型蓄热式辐射管燃烧器),熔化池I与熔融液池2通过一单向回流道6连通,在熔融液池2与单向回流道6的连接端口设置有熔融液泵61,在熔融液池2上端还设有排风设备,所述送料导轨、加热装置、石墨叶轮、扒渣装置、精炼装置、温度监测装置、间隔加热装置、熔融液泵、排风设备均通过一 PLC控制组件对其进行控制。
[0013]实施过程:
[0014]本实用新型有色金属等温熔炼炉,采用自动上料方式将有色金属送入熔化区,启动辐射管燃烧器、U型蓄热式辐射管燃烧器对金属进行三维加热,使炉内温度始终处于比有色金属熔点高60~10(TC,待有色金属受热熔化后逐步浸没辐射管燃烧器,待有色金属液高度超过溢流堰后,自动流入熔融液池,U型蓄热式辐射管燃烧器保证炉内温度均匀,待熔融液池液面达到一定高度后,开动熔融液泵进行熔融液循环,以加速有色金属熔化,当达到浇铸量时,要对熔化区的熔融液进行精炼,扒渣等操作,加入合金成分,为使合金成分均匀,高速旋转的石墨叶轮对熔融液进行搅拌,烟气温度降低到100°c左右由排风设备排出。
[00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有色金属等温熔炼炉,采用PLC对有色金属熔融液的温度、炉膛温度和压力、蓄热式燃烧器换向时间、自动上料、自动扒澄、自动精炼、炉门开闭、排烟温度、燃烧空燃比精确控制等进行全过程控制,劳动强度低,工作环境幽雅。
[0016]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有色金属等温熔炼炉,可使用在连续生产的状态下,不太适合经常更换合金成分的企业。该产品不但适合于熔铝,也适合于熔铜、熔锌等,炉子规模可设计为2t/h~8t/h。该炉子适合于在工厂内按照运输车辆尺寸进行撬装化生产,不需要特殊的地基条件,且占地面积小、金属材料用量少。
[001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有色金属等温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炉的炉膛分为熔化池及熔融液池,所述熔化池与送料导轨连接,熔化池内至少设置有一个加热装置,以及石墨叶轮、扒渣装置、精炼装置、温度监测装置,所述熔化池与熔融液池的间隔处设置有溢流堰,在溢流堰上端设有一组间隔加热装置,熔化池与熔融液池通过一单向回流道连通,在熔融液池与单向回流道的连接端口设置有熔融液泵,在熔融液池上端还设有排风设备,所述送料导轨、加热装置、石墨叶轮、扒渣装置、精炼装置、温度监测装置、间隔加热装置、熔融液泵、排风设备均通过一 PLC控制组件对其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色金属等温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熔化池内的加热装置为一种蓄热式辐射管燃烧器,燃烧器的辐射管表面经过纳米处理后再采用电火花沉积技术堆焊一层陶瓷层,在辐射管的左右两端还装有蜂窝状蓄热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色金属等温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堰上端设置的间隔加热装置为一种U型蓄热式辐射管燃烧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色金属等温熔炉,所述熔炉的炉膛分为熔化池及熔融液池,所述熔化池与送料导轨连接,熔化池内至少设置有一个加热装置,以及石墨叶轮、扒渣装置、精炼装置、温度监测装置,所述熔化池与熔融液池的间隔处设置有溢流堰,在溢流堰上端设有一组间隔加热装置,熔化池与熔融液池通过一单向回流道连通,在熔融液池与单向回流道的连接端口设置有熔融液泵,在熔融液池上端还设有排风设备,所述送料导轨、加热装置、石墨叶轮、扒渣装置、精炼装置、温度监测装置、间隔加热装置、熔融液泵、排风设备均通过一PLC控制组件对其进行控制。该有色金属等温熔炉充分利用了对流传热速度快、效率高、烧损少的特点,达到节约原材料和一次能源的效果。
【IPC分类】F27B14-00, F27B14-14, F27B14-20
【公开号】CN204461051
【申请号】CN201420792883
【发明人】荣咨海, 朱瑞峰, 刘汇东
【申请人】广州好易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