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977966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空调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0002]一般人体的不同的部位的温度是不同的,通常头部温度高于胸部和腰部,胸部和腰部高于四肢,手、脚趾的温度最低。然而,由于传统空调送出的风温度是一致的,无法根据人体表面的温差自动调节送风温度,使人感到很不舒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可以依据人体表面的温差实现不同温度同时送风,从而提高人体的舒适度。
[000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壳,所述室内机壳具有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分布的多个出风口 ;多个风机,所述多个风机分别设在所述室内机壳内且与所述多个出风口一一对应设置;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 ;换向组件,所述换向组件具有第一阀口至第四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中的其中一个连通,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中的另一个连通,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排气口相连,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回气口相连;室内换热器组件,所述室内换热器组件包括多个换热部分,每个所述换热部分与所述第二阀口相连;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第三阀口相连,每个所述换热部分通过具有节流降压作用且调节冷媒流量的节流元件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相连;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压缩机、所述换向组件、所述风机和每个所述节流元件相连以控制所述压缩机、所述换向组件、所述风机和所述节流元件的运行状态。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通过在空调器中设置多个出风口、多个风机,同时在室内换热器组件中设置多个换热部分,一方面控制组件可控制每个节流元件的开度,以调整对应的换热部分内的冷媒流量,另一方面控制组件可以控制风机的转速,调整对应的出风口的出风量,依靠这两个方面使每个换热部分与对应的外界环境之间具有不同的换热效率,从而使每个出风口送出的风具有不同的温度,进而使空调器依据人体表面的温差实现不同温度的同时送风,提高人体的舒适度。
[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节流元件为串联的毛细管和控制阀,或者为电子膨胀阀,或者为热力膨胀阀。
[0007]进一步地,多个所述节流元件均为电子膨胀阀。
[000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多个第一温度检测装置,所述多个第一温度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组件相连且与所述多个换热部分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相应的所述换热部分的环境温度,所述控制组件根据每个所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调整相应的所述节流元件的开度。
[0009]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组件被构造成根据每个所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调整相应的所述风机的转速。
[00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多个出风口的温度的第二温度检测装置,所述多个第二温度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组件相连,所述控制组件根据每个所述第二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相应的所述节流元件的开度。
[0011]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组件被构造成根据每个所述第二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调整相应的所述风机的转速。
[00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多个换热部分为同一换热元件的多个部分。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多个换热部分为不同的换热元件。
[0014]可选地,所述换向组件为四通阀。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根据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出风口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根据图1的空调器的制冷和制热的原理图(图中实线箭头指的是制冷循环,虚线箭头指的是制热循环)。
[0017]附图标记:
[0018]室内机壳I;出风口 11;
[0019]风机2;
[0020]压缩机3 ;排气口 31 ;回气口 32 ;
[0021]换向组件4 ;第一阀口 41 ;第二阀口 42 ;第三阀口 43 ;第四阀口 44 ;
[0022]室内换热器组件5;
[0023]室外换热器6 ;
[0024]节流元件7。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6]下面参考图1-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可以用于调节室内温度。
[0027]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可以包括室内机壳1、多个风机2、压缩机3、换向组件4、室内换热器组件5、室外换热器6和控制组件。一般地,室内机壳I内安装有空调器室内机的全部器件,室内机壳I 一方面可以起到支撑和保护内部器件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起到一定的装饰效果。
[0028]具体地,室内机壳I具有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分布的多个出风口 11,进一步地,多个出风口 11可以依据人体不同部位的温度的不同而间隔设置,例如对应人体的头部、胸部、腰部、腿部和脚部的位置处分别设置出风口 11,从而使多个出风口 11对应人体的头部、胸部、腰部、腿部和脚部同时送风。可选地,多个出风口 11的形状和尺寸是一致的,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美化空调器室内机的外观。
[0029]多个风机2分别设在室内机壳I内且与多个出风口 11一一对应设置,在室内机壳I内设置风机2可以加快室内换热器组件5和外界环境之间的换热效率,通过调整风机2的转速,以改变出风口 11处的出风量,风机2的转速越快,出风口 11的出风量越多,室内换热器组件5和外界环境之间的换热效率越高,风机2的转速越慢,出风口 11的出风量越少,室内换热器组件5和外界环境之间的换热效率相对越小。
[0030]压缩机3具有排气口 31和回气口 32,换向组件4具有第一阀口 41至第四阀口 44,其中第一阀口 41与第二阀口 42和第三阀口 43中的其中一个连通,第四阀口 44与第二阀口 42和第三阀口 43中的另一个连通,也就是说,当第一阀口 41与第二阀口 42连通时,第四阀口 44则与第三阀口 43连通,当第一阀口 41与第三阀口 43连通时,第四阀口 44则与第二阀口 42相连通。另外,第一阀口 41还与排气口 31相连,第四阀口 44还与回气口 32相连。
[0031]优选地,换向组件4可为四通阀,但是可以理解的是,换向组件4可以形成为其他元件,只要具有第一至第四阀口 41-44且可实现换向即可。
[0032]由于换向组件4中的第一阀口 41和第四阀口 44可在第二阀口 42和第三阀口 43之间换向连通,这使得空调器可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之间转换,从而实现了空调器的制冷和制热功能。例如,当第一阀口 41与第二阀口 42相连,第四阀口 44与第三阀口 43相连时,可以实现空调器的制热功能,当第一阀口 41与第三阀口 43相连,第四阀口 44与第二阀口 42相连时,可以实现空调器的制冷功能。
[0033]室内换热器组件5可以包括多个换热部分,每个换热部分与第二阀口 42相连,同时,多个换热部分可以分别与多个风机2和多个出风口 11 一一对应,也就是说,每个换热部分对应一个风机2和一个出风口 11,由此,每个换热部分可以与对应设置的每个出风口 11附近的外界环境换热,同时在风机2的作用下,加快每个换热部分与相应外界环境之间的换热效率,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空调器室内机的的送风范围,实现了多维送风。
[0034]室外换热器6与第三阀口 43相连,每个换热部分通过具有节流降压作用且调节冷媒流量的节流元件7与室外换热器6相连,也就是说,节流元件7的个数与换热部分的个数相同,多个节流元件7与多个换热部分一一对应设置,室外换热器6的一端与第三阀口 43相连,另一端通过节流元件7与每个换热部分相连,每个换热部分内流通的冷媒的流量可由相应的一个节流元件7控制,也就是说,通过改变每个节流元件7的开度,可以调整每个换热部分内的冷媒的流量,从而以此方式调整每个换热部分与对应的周围环境之间的换热效率。
[0035]具体而言,由于人体不同的部位的温度不同,一般头部温度高于脚部温度,因此脚部位置处所需的空调器的制热量比头部的多,脚部所需的空调器的制冷量比头部的少,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改变对应设置在头部和脚部的换热部件内的冷媒流量和风机2的转速,从而改变头部和脚部的对应位置的换热部分与相应外界环境的换热效率,进而改变头部和脚部的周围环境的温度。
[0036]例如,当空调在制热时,一方面通过加快与脚部对应设置的风机2的转速,以增大对应的出风口 11处的出风量,而减小与头部对应设置的风机2的转速,以减小对应的出风口 11处的出风量,另一方面通过分别调整脚部和头部对应位置处的节流元件7的开度,从而增大脚部对应的换热部分内的冷媒流量,减小头部对应的换热部分内的冷媒流量,进而增大脚部对应的换热部分与外界环境的换热效率,减小头部对应的换热部分与外界环境的换热效率,最终改变头部和脚部的周围环境的温度,提高人体的舒适度。
[0037]控制组件与压缩机3、换向组件4、风机2和每个节流元件7相连以控制压缩机3、换向组件4、风机2和节流元件7的运行状态,例如控制组件一方面可以控制每个节流元件7的开度,通过控制每个节流元件7的开度,调整每个换热部分内的冷媒流量,另一方面还可控制每个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