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设备和用于制冷设备的换热器组件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977973阅读:来源:国知局
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4]下面参考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设备100。需要说明的是,该制冷设备100不仅可以具有制冷功能,还可以具有制热功能。可选地,该制冷设备100可以是任何利用空气换热器的设备、装置等,例如可以是空调器室内机、空调器室外机、冰箱绝章口寺广口口 O
[0035]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设备100,包括:壳体I和换热器组件
2。壳体I上设有通风口 11,换热器组件2设在壳体I内。
[0036]如图1所示,通风口 11可以设置在壳体I顶部,通风口 11可以用于制冷设备100进风。换热器组件2包括:分流换热器21、近风换热器22、背风换热器23和第一连通管24。
[0037]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的示例,通风口 11可以形成在壳体I的顶部且壳体从通风口 11进风,从壳体I的其他部位(例如下部)出风。换热器组件2设在壳体I内且与通风口 11相对。
[0038]分流换热器21具有邻近通风口 11的近风部211和远离通风口 11的背风部212,分流换热器21上设有供制冷剂进入的分流换热器入口 213,近风部211上设有供制冷剂流出的近风部出口 214,背风部212上设有供制冷剂流出的背风部出口 215。
[0039]背风换热器23距通风口 11的距离大于近风换热器22距通风口 11的距离,即近风换热器22邻近通风口 11设置,背风换热器23远离通风口 11设置。近风换热器22连接在分流换热器21的近风部211上,近风换热器22上设有供制冷剂流入的近风换热器入口221和供制冷剂流出的近风换热器出口 222,背风换热器23连接在分流换热器21的背风部212上,背风换热器23上设有供制冷剂流入的背风换热器入口 231和供制冷剂流出的背风换热器出口 232。
[0040]可选地,部分制冷剂可以分别进入到分流换热器21、近风换热器22和背风换热器23内,并且分别从分流换热器21、近风换热器22和背风换热器23中排出。这样每个换热器可以具有互不影响的制冷剂流路。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分流换热器21、近风换热器22和背风换热器23之间可以相互连通,以使制冷剂在分流换热器21、近风换热器22和背风换热器23内依次进行换热。
[0041]参见图1所示的示例,通风口 11形成在壳体顶部,可选地,分流换热器21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布置,近风换热器22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布置且与分流换热器21呈倒“V”形布置。其中分流换热器21的上部即为近风部211,分流换热器21的下部即为背风部212,近风换热器22与分流换热器21的上部相连且倾斜布置,背风换热器23与分流换热器21的下部相连,可选地,背风换热器23的至少一部分大致沿竖直方向延伸,参考图1所示,背风换热器23的上段大致沿竖直方向延伸,背风换热器23就的下段倾斜延伸。
[0042]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换热器组件2中的分流换热器21、近风换热器22和背风换热器23具有上述的结构和位置关系,从而就决定了分流换热器21、近风换热器22和背风换热器23中越临近通风口 11的位置,换热效果相对越好,越远离通风口 11的位置,换热效果相对越差。具体而言,对于分流换热器21而言,其近风部211的换热效果好于其背风部212的换热效果,近风换热器22的换热效果好于背风换热器23的换热效果。
[0043]为了提高分流换热器21、近风换热器22和背风换热器23的换热均匀性,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连通管24的两端分别连通背风部出口 215和近风换热器入口 221、以将从背风部出口 215流出的制冷剂引导至近风换热器22内。这样,可以将背风部212的原本换热效果不好的制冷剂引导至近风换热器22内部进行换热,以提高背风部212的制冷剂的换热效果,由此提高整个换热器组件2的换热均匀性。
[004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设备100,由于换热器组件2中通过设置可以连通背风部出口 215和近风换热器入口 221的第一连通管24,从而可以提高换热器组件2的换热均匀性,可以提高整个制冷设备100的性能。
[0045]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中,制冷设备100中还可以包括第二连通管25,第二连通管25的两端分别连通近风部出口 214和背风换热器入口 231、以将从近风部出口214流出的制冷剂引导至背风换热器23内。这样,可以将近风部211的原本换热效果好的制冷剂引导至背风换热器23内部进行换热,从而通过第一连通管24和第二连通管25,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个换热器组件2的换热均匀性,进而提高换热效率。
[0046]可选地,从背风部出口 215流出的部分制冷剂可以向下流动至背风换热器23内进行换热,从近风部出口 214流出的部分制冷剂可以向流动至近风换热器22内进行换热。
[0047]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从背风部出口 215流出的全部制冷剂可以通过第一连通管24引导至近风换热器22进行充分换热,从近风部出口 214流出的全部制冷剂可以通过第二连通管25引导至背风换热器23进行热交换,由此可以使换热器组件2的换热均匀性更加明显。
[0048]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述,分流换热器21内可以设有分流三通管216,分流三通管216中的三个开口分别与分流换热器入口 213、近风部出口 214和背风部出口 215连通。制冷剂通过分流三通管216从分离换热器入口分别通过近风部出口 214和背风部出口 215排出,从而可以使分流换热器21的结构紧凑、合理,分流换热器21的布置空间小。
[0049]可选地,近风换热器入口 221位于近风换热器出口 222的上方,背风换热器入口231位于背风换热器出口 232的上方。如图1所示,近风换热器22具有两排换热流路,制冷剂从近风换热器入口 221进入后先在近风换热器22的邻近通风口 11的一侧(邻近近风换热器22的外表面)流路内流动换热,再流向近风换热器22的背离通风口 11的一侧(邻近近风换热器22的内表面)流路内流动换热,由此可以使制冷剂换热效果好。同理,背风换热器23具有两排换热流路,制冷剂从背风换热器入口 231进入后先在背风换热器23的邻近通风口 11的一侧(邻近背风换热器23的外表面)流路内流动换热,再流向背风换热器23的背离通风口 11的一侧(邻近近风换热器22的内表面)流路内流动换热,由此可以使制冷剂换热效果好。
[0050]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制冷设备100还可以包括辅助换热器26,辅助换热器26设在分流换热器21的邻近通风口 11的主表面(即分流换热器21的面积最大的表面)上,辅助换热器26具有供制冷剂流入的辅助换热器入口 261和供制冷剂流出的辅助换热器出口 262,辅助换热器出口 262与分流换热器入口 213连通。由此,制冷剂可以优先经过辅助换热器26进行换热,再进入到分流换热器21进行换热、分流,由此可以提高换热器组件2的换热效果,换热效率高。
[0051]下面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用于制冷设备100的换热器组件2。
[0052]制冷设备100包括壳体1,壳体I上设有通风口 11,换热器组件2设在壳体I内,可选地,换热器组件2包括:分流换热器21、近风换热器22、背风换热器23和第一连通管24。
[0053]分流换热器21具有邻近通风口 11的近风部211和远离通风口 11的背风部212,分流换热器21上设有供制冷剂进入的分流换热器入口 213,近风部211上设有供制冷剂流出的近风部出口 214,背风部212上设有供制冷剂流出的背风部出口 215。
[0054]背风换热器23距通风口 11的距离大于近风换热器22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