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10226960阅读:来源:国知局
03设置有与所述第一^Nf 1133位置对应的第一凸条101,所 述第一卡槽1133将所述第一凸条101卡持。
[0043] 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所述辅扣11与所述扣槽100的滑动连接【具体实施方式】。将 所述辅扣11安装于所述扣槽100前,用户可以用手按压两所述第一弹性部113,使两所述第 一弹性部113相互靠拢,然后将该辅扣11插入所述扣槽100中,用户松手后,所述两所述第 一卡槽1133将两所述第一凸条101卡持。如此,所述辅扣11在所述扣槽100内的装配更 方便。当所述锁扣200插入所述锁口 1123时,所述锁口 1123的内壁受到所述锁扣200的 挤压,两所述第一弹性部113中的一个发生弹性形变,所述锁合体112在所述扣槽100内移 动,以使所述锁口 1123与所述锁扣100的位置对应。在两所述第一卡槽1133和两所述第 一凸条101的适配卡持作用下,所述辅扣11不易从所述扣槽100中脱出。
[0044] 进一步地,参照图6和图8,靠近所述扣槽100 -内侧壁的两所述第一夹持部1132 与该内侧壁之间的距离均大于或等于形成所述第一卡槽1133的第一弹片1131与伸入该第 一^Nf 1133内的第一凸条101之间的距离。
[0045] 具体地,为了进一步增加所述锁合体112在所述扣槽100中的移动幅度,本实施例 中,位于所述第-^槽1133内的第一弹片1131与伸入该第-^槽1131内的第一凸条101 之间预设有间隙,以使所述第一弹片1131发生弹性形变之前能够朝向所述扣槽100内壁 移动,当所述第一弹片1131移动至于所述第一凸条101抵接时,所述第一弹片1131再发生 弹性形变,如此,所述辅扣11在所述扣槽100内的活动预度更大,即便所述锁口 1123与所 述锁扣200的对应位置偏离较大,在所述辅扣11的调节作用下,也能将所述锁口 1123调节 至与所述锁扣200对应的位置。
[0046] 进一步地,参照图7和图9,所述基板111还具有左端和右端,所述左端和所述右端 均设置有第二弹性部114,所述锁合体112设置于两所述第二弹性部114之间,所述第二弹 性部114与所述扣槽100的内侧壁103抵接。
[0047] 考虑到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弹性部113只是将所述锁合体112在一个方向上固定, 所述锁合体112的这种固定方式还不太稳定,辅扣11在扣槽100内的装配效果一般。另外, 所述辅扣11也只能在前后方向上滑动,辅扣11在扣槽100内的活动幅度也较小,滑动效果 一般。
[0048] -方面为了进一步加强辅扣11在扣槽100内的装配的牢固性,另一方面为了使辅 扣11能够在多个方向滑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部114与所述扣槽100的内侧壁 103抵接,增加了所述辅扣11在扣槽100内的稳定性,还使辅扣11在扣槽100内可以左右 滑动,所述锁口 1123与所述锁扣200的位置对应更准确。
[0049] 进一步地,参照图3和图9,所述第二弹性部114包括自所述上表面朝向所述槽口 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弹片1141,以及自所述第二弹片1141朝向背离所述锁合体112的方向延 伸的两第二夹持部1142,两所述第二夹持部1142与所述第二弹片1141共同形成第二卡槽 1143,所述扣槽100的内侧壁103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卡槽1143位置对应的第二凸条102,所 述第二卡槽1143将所述第二凸起102卡持。
[0050] 所述第二弹片1141、第二卡槽1143的和第二凸条102的功能与所述第一弹片 1131、第一卡槽1133的和第一凸条101的功能类似,在此不作赘述。
[0051] 进一步地,继续参照图9,靠近所述扣槽100 -内侧壁的两所述第二夹持部1142与 该内侧壁之间的距离均大于或等于形成所述第二卡槽1143的第二弹片1141与伸入该第 二卡槽1143内的第二凸条102之间的距离。
[0052] 形成所述第二卡槽1143的第二弹片1141与伸入该第二卡槽1143内的第二凸条 102之间预设有间隙,以使所述第二弹片1141发生弹性形变之前能够朝向所述扣槽101内 壁移动,当所述第二弹片1141移动至与所述第二凸条102抵接时,所述第二弹片1141再发 生弹性形变,如此,所述辅扣11在所述扣槽100内的活动预度更大,即便所述锁口 1123与 所述锁扣200的对应位置偏离较大,在所述辅扣11的调节作用下,也能将所述锁口 1123调 节至与所述锁扣200对应的位置。
[0053] 进一步地,继续参照图9,所述第二弹片1141与所述基板111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 让位槽115。
[0054] 所述让位槽115的设置便于所述第二弹片1141发生弹性弯折,使所述第二弹片 1141弹性形变的幅度更大,如此,所述锁合体112在左右方向上的滑动幅度更大,利于所述 锁口 1123的位置调节。
[0055] 进一步地,参照图10,所述锁合体112具有上端部和下端部,所述锁口 1123位于所 述上端部,并且,所述锁口 1123自上向下渐缩。
[005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所述锁合体的具体实施例。所述锁口 1123的这种设置增加了 所述锁口 1123对所述锁扣200的收容范围。即便所述锁扣200偏离所述锁口 1123位置较 远,在所述锁口 1123内侧壁的导向作用下,可以使所述锁合体112滑动,以便调整所述锁口 1123的位置。
[0057] 进一步地,继续参照图10,所述锁囊1120包括成上下设置的第一收容囊1120a和 第二收容囊1120b,所述第一收容囊1120a与所述锁口 1123连通,所述第一收容囊1120a对 应的第一弹性卡持部和第二弹性卡持部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所述第二收容囊1120b对应 的第一弹性卡持1121部和第二弹性卡持部1122之间的间距自上向下渐缩。
[0058] 具体地,所述锁囊1120的这种设置便于将所述锁头202卡持固定,当然所述锁头 202与所述锁囊1120呈仿形设置。
[005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 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 一种空调器,包括面板和中框,所述面板上设置有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上设 置有扣槽,所述扣槽内设置有辅扣,所述辅扣与所述扣槽活动连接,所述辅扣具有一锁合 体,所述锁合体具有一锁口和一锁囊,所述锁口与所述锁囊连通,所述锁合体用于当所述锁 扣挤压所述锁口的内侧壁时,在所述扣槽内滑动,以使所述锁囊将所述锁扣收容。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扣还包括一基板,所述基板具有前 端、后端,以及朝向所述扣槽的槽口的上表面,所述锁合体设置于所述上表面,所述前端和 所述后端均设置有第一弹性部,所述锁合体设置于两所述第一弹性部之间,所述第一弹性 部与所述扣槽的内侧壁抵接。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部包括自所述上表面朝向 所述槽口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弹片,以及自所述第一弹片朝向背离所述锁合体的方向延伸的 两第一夹持部,两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一弹片共同形成第一卡槽,所述扣槽的内侧壁 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槽位置对应的第一凸条,所述第一卡槽将所述第一凸起卡持。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扣槽一内侧壁的两所述第一夹 持部与该内侧壁之间的距离均大于或等于形成所述第一卡槽的第一弹片与伸入该第一卡 槽内的第一凸条之间的距离。5. 如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还具有左端和右端,所述 左端和所述右端均设置有第二弹性部,所述锁合体设置于两所述第二弹性部之间,所述第 二弹性部与所述扣槽的内侧壁抵接。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部包括自所述上表面朝向 所述槽口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弹片,以及自所述第二弹片朝向背离所述锁合体的方向延伸的 两第二夹持部,两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弹片共同形成第二卡槽,所述扣槽的内侧壁 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卡槽位置对应的第二凸条,所述第二卡槽将所述第二凸起卡持。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扣槽一内侧壁的两所述第二夹 持部与该内侧壁之间的距离均大于或等于形成所述第二卡槽的第二弹片与伸入该第二卡 槽内的第二凸条之间的距离。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片与所述基板之间的连接处 设置有让位槽。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合体具有上端部和下端部,所述锁 口位于所述上端部,并且,所述锁口自上向下渐缩。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囊包括成上下设置的第一收容囊 和第二收容囊,所述第一收容囊与所述锁口连通,所述第一收容囊两侧的第一弹性卡持部 和第二弹性卡持部之间的间距自上向下逐渐增大,所述第二收容囊对应的第一弹性卡持部 与所述第二弹性卡持部之间的间距自上向下渐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器,包括面板和中框,所述面板上设置有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上设置有扣槽,所述扣槽内设置有辅扣,所述辅扣与所述扣槽活动连接,所述辅扣具有一锁合体,所述锁合体具有一锁口和一锁囊,所述锁口与所述锁囊连通,所述锁合体用于当所述锁扣挤压所述锁口的内侧壁时,在所述扣槽内滑动,以使所述锁囊将所述锁扣收容。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通过在中框的扣槽内设置一辅扣,并且,所述辅扣能够在所述扣槽内滑动,使面板与中框在装配过程中,锁扣与锁合体的位置对应更准确,提高了所述面板与所述中框装配的便利性。
【IPC分类】F24F13/20
【公开号】CN205137827
【申请号】CN201520701451
【发明人】林思轩, 黄龙华, 刘泉, 麦文浩, 吴旭波, 王荣转
【申请人】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6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