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31398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空调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备热交换器的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近年,从保护地球环境的观点出发,为了使空调装置节约能源而采取各种对策。另夕卜,与由空调装置产生的噪声相关的问题有很多,由此推进了空调装置的低噪声化。
[0003]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空调机的室外机,其具备:沿壳体的横向配置并具有平板形状的热交换部的热交换器;以及与热交换部面对配置的送风机。在专利文献I中,在从送风机的螺旋桨式风扇的旋转轴向观察热交换器的情况下,热交换部呈近似正方形的形状。由此,在专利文献I中,抑制热交换部中的风速分布的不均,增加每单位面积的热交换量,从而实现节能化。另外,在专利文献I中,能够增大热交换量而不增加热交换部的体积,从而实现节约资源。
[0004]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13 —148231号公报
[0005]然而,在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空调机的室外机中,在横向上以空开间隔的方式配置的多个翅片的宽度方向在俯视观察下与送风机的旋转轴向平行。因此,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部的空气的流动方向在热交换部的整体中是相同的。另一方面,送风机的螺旋桨式风扇所产生的空气的流动方向在螺旋桨式风扇的整体中是不同的。因此,在专利文献I中,通过热交换器的空气的流动方向与送风机的螺旋桨式风扇所产生的空气的流动方向不一致。因此,产生压力损失。由此,专利文献I的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较差,另外还产生噪声。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是以上述课题为背景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且低噪声化优良的空调装置。
[0007]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调装置至少具备:壳体;热交换器,其为平板状,设置于上述壳体的内部,并具有多个翅片以及贯穿多个上述翅片的管,多个上述翅片在横向上以相互空开间隔的方式配置,上述管的内部流通有热介质;以及送风机,其具有毂部以及以上述毂部为中心旋转的叶轮,并且该送风机在上述壳体的内部与上述热交换器对置配置,通过上述叶轮的旋转向上述热交换器输送空气,上述热交换器的多个上述翅片中的至少一部分朝向上述毂部倾斜。
[0008]优选地,在上述热交换器的多个上述翅片中,从与上述毂部对置的翅片趋向外侧的翅片而倾斜角度变大。
[0009]优选地,上述热交换器中的多个上述翅片具有:第一翅片组,其与上述毂部对置,并在俯视观察下与上述管的管轴方向垂直;以及第二翅片组,其相比上述第一翅片组更远离上述毂部,并朝向上述毂部倾斜。
[0010]优选地,上述热交换器的上述第二翅片组具有多个翅片组,并且远离上述毂部的一侧比靠上述第一翅片组的一侧的倾斜角度大。
[0011]优选地,上述热交换器的多个上述翅片在沿上述翅片的长度方向观察下配置为相对于上述毂部的旋转轴方向的延长线而线对称。
[0012]优选地,上述热交换器在沿上述毂部的旋转轴方向观察下呈横向的宽度较宽的长方形。
[0013]优选地,上述热交换器中的上述管为扁平管,上述热交换器中的多个上述翅片从其端部被切开而形成有供所述管插入的切口部。
[0014]优选地,上述热交换器中的上述管在俯视观察下沿上述毂部的旋转轴方向配置有多个,上述热交换器中的多个上述翅片分别形成为被多个上述管中的每一个都贯穿的一体形状。
[0015]根据本实用新型,多个翅片朝向毂部倾斜。因此,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提高,从而能够实现低噪声化。
【附图说明】
[0016]图I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空调装置I的回路图。
[0017]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中的室外机3的俯视剖视图。
[0018]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中的热交换器13的主视图。
[0019]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中的热交换器13以及送风机13a的俯视图。
[0020]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中的热交换器13以及送风机13a的俯视图。
[0021]图6是表示比较例中的热交换器113以及送风机13a的俯视图。
[0022]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中的热交换器213以及送风机13a的俯视图。
[0023]附图标记的说明
[0024]I...空调装置;2...热介质回路;3...室外机;4...室内机;11...压缩机;Ila...
排出管;Ilb...吸入管;12...四路切换阀;12a...第一接口; 12b...第二接口; 12c...第三接口;12d...第四接口;13...热交换器;13a...送风机;14...膨胀部;15...室内热交换器;15a...室内送风机;21...毂部;22...叶轮;31...壳体;31a...机械室;31b ...送风室;
32...分隔板;33...底板;34...侧面面板;35...吸入部;36...排出部;36a...喇叭口;
41...翅片;41a...第一翅片组;41b...第二翅片组;41c...内侧翅片组;41d...中侧翅片组;41e...外侧翅片组;42. · ·管;42a. ·.第一层的管;42b...第二层的管;42c...第三层的管;42d. ·.第四层的管;42e...第五层的管;42f. ·.第六层的管;42g...第七层的管;42h. · ·第八层的管;42i...第九层的管;42j...第十层的管;43...集管;43a...流入管;44...弯管;100...空调装置;113...热交换器;141...翅片;200...空调装置;213...热交换器;
241...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本实用新型并不被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所限定。另外,包含图I在内,在以下的附图中,存在各构成部件的大小关系与实际不同的情况。
[0026]实施方式I.
[0027]图I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空调装置I的回路图。基于该图I对空调装置I进行说明。如图I所示,空调装置I具备热介质回路2。热介质回路2通过配管将压缩机11、热交换器13、膨胀部14以及室内热交换器15连接起来,从而供热介质流通。并且,热介质回路2例如也具有四路切换阀12。另外,空调装置I具备:与热交换器13对置配置的送风机13a;以及与室内热交换器15对置配置的室内送风机15a。而且,空调装置I例如具有室外机3与室内机4。在该室外机3的内部设置有压缩机11、四路切换阀12、热交换器13、送风机13a以及膨胀部14,在室内机4的内部设置有室内热交换器15以及室内送风机15a。
[0028]压缩机11是对制冷剂蒸气进行压缩的装置,其例如能够形成为卷型。四路切换阀12具有第一接口 12a、第二接口 12b、第三接口 12c以及第四接口 12d。其中,第一接口 12a与压缩机11的排出侧的配管亦即排出管11 a连接。第二接口 12b与室内热交换器15连接。第三接口 12c与位于压缩机11的吸入侧的吸入管Ilb连接。第四接口 12d与热交换器13连接。而且,在四路切换阀12中,当第一接口 12a与第二接口 12b连接时,第三接口 12c与第四接口 12d连接(图I中的实线)。另一方面,在四路切换阀12中,当第一接口 12a与第四接口 12d连接时,第二接口 12b与第三接口 12c连接(图I中的虚线)。
[0029]热交换器13例如是使在其内部流通的热介质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装置。热交换器13具有翅片41与管42(参照图3),翅片41与管42例如是铝制的。热交换器13在制热运转时作为蒸发器而发挥作用,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冷凝器而发挥作用。送风机13a例如是向热交换器13输送室外空气并将与在热交换器13的内部流通的热介质进行了热交换的室外空气向室外机3的外部排出的装置。膨胀部14是对热介质进行减压的部件,例如为电子膨胀阀。
[0030]室内热交换器15例如是使在其内部流通的热介质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装置。室内热交换器15具有翅片(未图示)与管(未图示),翅片与管例如是铝制的。室内热交换器15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冷凝器而发挥作用,在制冷运转时作为蒸发器而发挥作用。室内送风机15a是向室内热交换器15输送室内空气并将与在室内热交换器15的内部流通的热介质进行了热交换的室外空气从室内机4向室内送风的装置。
[0031]热介质例如使用氨制冷剂或者氟利昂制冷剂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