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10460563阅读:来源:国知局
]具体地,如图34所示,限位凸起221可以设置在边条22的朝向壳体I外部的一侧面上,且朝向壳体I的外部凸起,由此便于加工和安装。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限位凸起221还可以设置在边条22的朝向壳体I内部的一侧面上,且朝向壳体I的内部凸起。
[0110]可选地,限位凸起221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为为圆形或多边形。例如,在图34所示的示例中,限位凸起221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八边形。当然,限位凸起221的横截面的形状也不限于八边形,例如限位凸起221的横截面的形状还可以为环形等。
[0111]可选地,限位凸起221形成为沿过滤网2移动方向延伸的长条形。长条形的限位凸起221可以设置在边条22的朝向壳体I外部的一侧面上,且朝向壳体I外部的方向凸起(图未示出该示例)。由此,条形凸起可以避免过滤网2在左右方向上来回移动,防止过滤网2在移动的过程中由于左右方向的移动而导致过滤网2在壳体I内移入和移出不畅,保证过滤网2在壳体I内移动的可靠性,保证过滤网2可以顺利的移出壳体I内或移入壳体I内。
[01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延伸组件和过滤网2中的一个上设有第一卡合部,另一个上设有适于与第一卡合部卡接的第二卡合部,当驱动装置处于第三啮合状态时,延伸轮齿384与同轴齿轮37啮合,第一^^合部与第二卡合部卡接,由此可以将过滤网2继续向下移动,可以使过滤网2向下移动的距离更大,从而便于用户拆卸或清理。
[01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延伸组件和过滤网2中的一个上设有卡扣224,另一个上设有适于与卡扣224卡接的卡槽381。也就是说,第一卡合部可以形成为卡扣224,第二卡合部可以形成为卡槽381。当驱动装置处于第三啮合状态时,延伸组件上的延伸轮齿384与同轴齿轮37啮合,卡扣224与卡槽381卡接,由此可以将过滤网2继续向下移动,可以使过滤网2向下移动的距离更大,从而便于用户拆卸或清理。
[0114]具体地,如图30和图32所示,过滤网的上端2a的靠近延伸组件的一侧设有卡扣224,延伸组件的靠近过滤网2的一侧设有卡槽381,由此可以更大限度的增加过滤网2向下移动的距离,便于用户拆卸或清理过滤网2,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0115]优选地,如图32所示,卡扣224形成为倒锥形,且卡扣224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2241,卡槽381的内部形成为与卡孔222的形状相适配的倒锥形,且卡槽381上设置有与第一导向斜面2241相适配的第二导向斜面3811。由此便于卡扣224与卡槽381的卡接,提高过滤网2与延伸组件连接的有效性,从而提高过滤网2移动的可靠性。
[0116]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合部和第二卡合部均形成为钩形结构,如图44所示,过滤网的上端2a的两侧设有向下弯折的第一钩形结构226,延伸组件的靠近过滤网2的一侧设有向上弯折的第二钩形结构383,过滤网2上的第一钩形结构226与延伸组件上的第二钩形结构383相互勾住以实现过滤网2和延伸组件的卡接。
[01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在靠近过滤网的下端2b的位置处设有推动凸起225,推动凸起225适于在第二啮合状态向第一啮合状态返回时推动延伸组件向上移动。由于驱动装置在第二啮合状态时,滤网轮齿223与主动齿轮36啮合,延伸轮齿384与同轴齿轮37啮合,当驱动装置由第二啮合状态向第一啮合状态返回时,延伸轮齿384需要与同轴齿轮37分离,而过滤网2的下端的推动凸起225可以在随过滤网2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推动延伸组件以使延伸组件与同轴齿轮37分离,从而可以避免由于延伸组件上的延伸轮齿384未与同轴齿轮37分离而发生干涉的现象,同时还可以减小同轴齿轮37与延伸轮齿384之间的噪音。
[0118]可选地,如图34所示,推动凸起225形成为柱状的形状,推动凸起225的上表面形成为平面,推动凸起225的与同轴齿轮37接触的一侧面形成为圆滑的曲面,由此上部的平面便于推动延伸组件向上移动,圆滑的曲面可以减小推动凸起225与同轴齿轮37之间的摩擦,可以减小噪音。
[01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2和图33,延伸组件包括与同轴齿轮37啮合的齿条38,限位结构382设在齿条38的上端。当限位结构382靠近同轴齿轮37时,限位结构382可以止挡齿条38运动。当驱动装置处于第三啮合状态时,齿条38带动过滤网2向下移动,当齿条38上的限位结构382靠近同轴齿轮37时,齿条38上的延伸轮齿384无法继续与同轴齿轮37啮合,此时限位结构382可以止挡齿条38继续向下运动。由此可以防止齿条38在伸出并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与同轴齿轮37脱离而使齿条38和过滤网2脱落,从而保证过滤网2向下移动过程的可靠性。
[0120]可选地,限位结构382可以由限位开关、光敏开关或由齿条38上的畸形轮齿构造成。由此可以增加限位结构382的多样性。例如,在图33的示例中,限位结构382构造成一个畸形轮齿,畸形轮齿沿齿条38的长度方向延长以使其不能与同轴齿轮37啮合而使齿条38停止向下运动。
[012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3所示,齿条38上设有多个间隔开的限位凸起221,限位凸起221可以配合在导向部13内。由此,限位凸起221可以避免齿条38在左右方向上来回移动,防止齿条38在移动的过程中由于左右方向的移动而导致齿条38在壳体I内移入和移出不畅,保证齿条38在壳体I内移动的可靠性,保证过滤网2可以顺利的移出壳体I内或移入到壳体I内。
[012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0和图26所示,驱动装置还包括从动齿轮34,从动齿轮34通过传动轴35与主动齿轮36连接且同步运行,过滤网2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滤网轮齿223,其中一侧的滤网轮齿223与主动齿轮36啮合,另一侧的滤网轮齿223与从动齿轮34啮合,由此在过滤网2的两侧驱动过滤网2移动,可以平衡过滤网2两侧的拉力,可以防止过滤网2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偏转等现象,并且还可以提高过滤网2移动的效率。
[0123]进一步地,如图20和图43所示,从动齿轮34的远离主动齿轮36的一端设有同轴齿轮37,同轴齿轮37与从动齿轮34同轴转动。相应地,齿条38有两个,一个与与主动齿轮36同轴转动的同轴齿轮37啮合,另一个与与从动齿轮34同轴转动的同轴齿轮37啮合。当过滤网2完全移出壳体I内时,两个齿条38可以分别连接过滤网2的左右两侧,由此可以防止过滤网2发生偏转,并且在齿条38至少部分位于壳体I内时,使齿条38分别与两侧的两个同轴齿轮37啮合以便于齿条38移入或移出壳体I内,增加齿条38移动的可靠性。
[012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9、图13和图15所示,壳体I内部的上部设有挂线轴17,驱动装置包括线轮轴31、绕线32和驱动电机33。线轮轴31设在壳体I内,绕线32缠绕在线轮轴31上,绕线32的一端与线轮轴31连接,另一端绕过挂线轴17后与过滤网2的上端连接,驱动电机33适于驱动线轮轴31转动。当过滤网2全部位于壳体I内时,即过滤网2处于壳体I内的使用位置时,过滤网的上端2a位于导向部13的水平段131的后侧(如图5所示的后侧),且邻近挂线轴17设置,绕线32的一端与线轮轴31连接,另一端绕过挂线轴17与过滤网的上端2a连接。当驱动电机33驱动线轮轴31转动,且绕线32在线轮轴31转动的过程中逐渐被放出时,与绕线32的另一端连接的过滤网2会在自身重力或其它外力的作用下朝向壳体I外部移动,逐渐移出壳体I内;当驱动电机33驱动线轮轴31反向转动,且绕线32在线轮轴31转动的过程中逐渐被收起时,与绕线32的另一端连接的过滤网2会在绕线32的拉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朝向壳体I内部移动,逐渐移入壳体I内。驱动装置和挂线轴17便于将过滤网2移入到壳体I内或移出至壳体I外部的准确位置,同时使得驱动电机33的安装位置更加灵活。
[0125]可选的,如图13所示,驱动电机33设在电机座331上,且电机座331通过螺钉3311或插销3312固定于面框14上,由此不但可以简化装配工序,减少装配所需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而且由于过滤网2设置在面框14和网架15之间,从而便于驱动过滤网2的移动。
[0126]进一步地,绕线32和过滤网2中的一个上可以设有卡钩321,另一个上设有适于与卡钩321卡接的卡孔222,当过滤网2移出壳体I内时,用户可以将卡钩321与卡孔222分离以将过滤网2从绕线32上拆卸下来进行清理。
[0127]具体地,如图10所示,绕线32的与过滤网2连接的一端设有卡钩321,过滤网2上设有卡孔222,卡孔222具有朝向线轮轴31—侧的开口以便于卡钩321穿入,卡孔222的内顶壁上设有沿过滤网2的厚度方向延伸的限位凸条2221,限位凸条2221的外表面形成为圆滑的曲面,由此可以防止过滤网2在移动的过程中卡钩321与卡孔222分离,保证过滤网2移动的可靠性。
[0128]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绕线32的与过滤网2连接的一端可以设有一个中间连接件,即绕线32通过中间连接件与过滤网的上端2a连接。中间连接件上可以设有卡孔,过滤网的上端2a可以设有卡钩,卡钩可以卡入卡孔内,从而实现绕线32与过滤网的上端2a的连接(图未示出该示例)。
[0129]可选地,如图5所示,挂线轴17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由此便于绕线32在挂线轴17上移动,减小挂线轴17与绕线32之间的摩擦,延长绕线32的使用寿命,从而保证过滤网2移动的可靠性。优选地,绕线32可以为棉线或柔性带。棉线和柔性带的柔韧性好,便于缠绕至线轮轴31上,从而便于过滤网2的移入和移出。
[0130]进一步地,如图10和图15所示,线轮轴31包括枢转轴段311、齿轮段312和线槽段313。枢转轴段311的一端与驱动电机33的电机轴相连,齿轮段312位于枢转轴段311的另一端,齿轮段312上具有线轮轮齿3121,过滤网2上设有适于与线轮轮齿3121啮合的滤网轮齿223,线槽段313与齿轮段312间隔开设置,线槽段313沿线轮轴31的周向方向延伸,线槽段313上设有适于缠绕绕线32的绕线槽3131。当过滤网2的至少部分位于壳体I内部时,滤网轮齿223可以与线轮轮齿3121啮合以由齿轮段312驱动过滤网2移动,当过滤网2全部移出壳体I内时,滤网轮齿223与线轮轮齿3121分离,通过绕线32控制过滤网2的移动,当过滤网2继续向下移动时,可以利用过滤网2的自身重力驱动过滤网2继续向下移动,当过滤网2向上移动时,可以利用绕线32带动过滤网2向上移动。
[0131]当过滤网2需要拆卸或清洗时,开启驱动电机33,驱动电机33正转带动线轮轴31转动,线轮轴31上的齿轮段312的线轮轮齿3121通过与过滤网2上的滤网轮齿223啮合以带动过滤网2朝向壳体I外部移动,同时绕线槽3131上的绕线32逐渐释放,当过滤网2全部移出壳体I内时,线轮轮齿3121与滤网轮齿223分离,再通过绕线32带动过滤网2移动直至移动到用户可以拆卸或清理到的位置,或绕线32完全释放的位置,停止驱动电机33的运行。此时,用户可以直接对过滤网2进行清洗,当绕线32足够长时,过滤网2可以移动至与人体身高相接近的位置处,用户无需踩踏板凳即可对过滤网2进行清洗。当然,用户也可以将过滤网2从绕线32上拆卸下来以对其进行清理。
[0132]当过滤网2清理完毕后,可以将过滤网2安装到绕线32上,开启驱动电机33,驱动电机33反转,绕线槽3131将绕线32收起以带动过滤网2向上移动,当过滤网2的滤网轮齿223与线轮轮齿3121开始啮合后,线轮轮齿3121与滤网轮齿223啮合以带动过滤网2继续向上移动,同时绕线槽3131继续将绕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