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10460720阅读:来源:国知局
0031]请结合图4,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级引水板142通过第一引水筋14b与第二级引水板144连接,第二级引水板144通过第二引水筋14c与第三级引水板146连接。
[0032]如此,第一引水板142与第二引水板144的斜度不一样,冷凝水从第一引水板142流向第二引水板144时容易飞溅出去,形成吹水,第一级引水板142与第二级引水板144通过第一引水筋14b连接,第一引水筋14b在冷凝水从第一弓丨水板142流向第二引水板144时形成缓冲,避免了冷凝水飞溅出去形成吹水。
[0033]类似地,第二引水板144与第三引水板146之间通过第二引水筋14c连接,第二引水筋14c在冷凝水从第二级引水板144流向第三级引水板146时形成缓冲,避免了冷凝水飞溅出去形成吹水。
[0034]在本实施方式中,较佳地,固定部140开设有两个漏水孔140a,一个漏水孔140a与第一引水筋14b相对设置,另一个漏水孔140a与第二引水筋14c相对设置。
[0035]如此,固定部140开设有两个分别与第一引水筋14b与第二引水筋14c相对的漏水孔140a,漏水孔140a可将外流的冷凝水重新回流至换热器内,回流的冷凝水沿换热器流至水槽16。
[0036]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级引水板142、第二级引水板144及第三级引水板146的边缘处均形成有挡水筋14d。
[0037]如此,第一级引水板142、第二级引水板144及第三级引水板146的边缘处均形成有挡水筋14d,避免了冷凝水被风轮20的离心力带出空调器10外。
[0038]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级引水板146与固定部140垂直设置。
[0039 ]如此,第三极引水板146与固定部140垂直设置,可较好地向空调器1的水槽16引水。
[0040]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140的内表面形成有弧形导水筋140b,弧形导水筋140b用于将换热器形成的冷凝水引流至空调器10的水槽16内。
[0041]如此,固定部140的内表面形成有弧形导水筋140b,从而可将附在固定部140内表面的冷凝水引流至空调器10的水槽16内。
[0042]在本实施方式中,空调器10包括底盘18,换热器设置于底盘18上,支撑结构14固定于底盘18的一侧,底盘18开设有水槽16,导流部14a连通水槽16。
[0043]如此,支撑结构14用于固定换热器,同时对空调器10的侧面起到密封作用。
[0044]具体地,支撑结构14的固定部140固定在底盘18上,换热器的一端与固定部140固定连接。
[0045]在本实施方式中,水槽16包括位于底盘18两侧的第一水槽160与第二水槽162,第一级引水板142、第二级引水板144及第三级引水板146用于将冷凝水引流至第一水槽160内,弧形导水筋140b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水槽160及第二水槽162。
[0046]如此,底盘18两侧设有第一水槽160与第二水槽162以接收冷凝水。
[0047I 请结合图5,具体地,底盘18设置有涡舌180及与涡舌180连通的风轮收容部182,风轮收容部182收容有风轮20,换热器覆盖风轮20,底盘18的一侧与支撑结构14连接,底盘18的另一侧形成有电机安装座184。风轮20的一端靠近支撑结构14设置,风轮20的另一端靠近电机安装座184设置。电机安装座184内固定设置电机20a,电机20a用于驱动风轮20转动。优选地,风轮20为贯流风轮,如此,风轮20的送风距离较远。
[0048]风轮收容部182基本沿底盘18长度方向设置的凹槽状,底盘18开设有吹风口22,吹风口 22与风轮收容部182连通,吹风口 22的内侧设有涡舌180,风轮20产生的冷风或热风经涡舌180从吹风口 22排出。
[0049]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调器10为挂壁式室内机,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调器10不限于挂壁式室内机,比如立柜式空调、吊顶式空调等等。
[005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5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主权项】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 用于固定空调换热器的固定部; 第一级引水板,所述第一级引水板自所述固定部的边缘向外延伸;及 与所述第一级引水板连接的第二级引水板,所述第二级引水板自所述固定部的边缘向外延伸,所述第二级引水板相对所述第一级引水板倾斜设置,所述第一级引水板与所述第二级引水板共同形成导流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三级引水板,所述第三级引水板与所述第二级引水板连接,所述第三级引水板相对所述第二级引水板倾斜设置,所述第三级引水板与所述第一级引水板及所述第二级引水板共同形成所述导流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引水板通过第一引水筋与所述第二级引水板连接,所述第二级引水板通过第二引水筋与所述第三级引水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开设有两个漏水孔,一个所述漏水孔与所述第一引水筋相对设置,另一个所述漏水孔与所述第二引水筋相对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引水板、所述第二级引水板及所述第三级引水板的边缘处均形成有挡水筋。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级引水板与所述固定部垂直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内表面形成有弧形导水筋,所述弧形导水筋用于将所述换热器形成的冷凝水引流至空调器的水槽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底盘,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底盘上,所述支撑结构固定于所述底盘的一侧,所述底盘开设有所述水槽,所述导流部连通所述水槽。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包括位于所述底盘两侧的第一水槽与第二水槽,所述第一级引水板、所述第二级引水板及所述第三级引水板用于将所述冷凝水引流至所述第一水槽内,所述弧形导水筋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水槽及所述第二水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其包括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固定部、第一级引水板及第二级引水板。固定部用于固定空调换热器。第一级引水板自固定部的边缘向外延伸。第二级引水板与第一级引水板连接,第二级引水板自固定部的边缘向外延伸,第二级引水板相对第一级引水板倾斜设置,第一级引水板与第二级引水板共同形成有导流部。如此,由于采用了倾斜设置的两级引水板来形成导流部,导流部可将支撑结构上的一部分冷凝水引流至空调器的水槽内,从而避免了冷凝水被风轮带出到吹风口处而造成的用户不便。
【IPC分类】F24F13/08, F24F13/22
【公开号】CN205372949
【申请号】CN201620042229
【发明人】黄剑升, 穆智慧
【申请人】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7月6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