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式制冷方法

文档序号:4765922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分离式制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方法,特别是采用湿空气作为工作介质的制冷技术。
目前的空调制冷主要有两类蒸汽压缩式制冷和热力式制冷。这两种制冷,一种是通过消耗电能式机械能作为补偿的;另一种是通过消耗电能或热能作为补偿,结构复杂,制冷系数小,功率大,制造成本、使用成本都大,制约了空调进一步的发展。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制冷系数较大,使用成本低的分离式制冷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分离式制冷方法,它利用汽化室内的水均布器形成水滤层,水滤层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形成低温湿空气作为工作介质,工作介质送入分离式干燥器,分离式干燥器的输出冷气进入热交换器,在热交换器中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干燥空气则回到汽化室循环流动,析出的水凝结循环使用,高温空气排到室外,完成一个制冷过程。
本发明进一步优化,当工作介质在未送入分离式干燥器之前,首先经过气压控制装置,当工作压力介于控制下限和控制上限之间时,工作介质直接送入热交换器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当工作压力高于控制上限时,工作介质则送入分离式干燥器干燥;工作压力低于控制下限时,可从外部通入空气;工作压力控制上限范围为2.0-2.5个大气压;工作压力控制下限范围为0.5-1.0个大气压。
由于采用如上技术方案,没有使用压缩机,结构简单;不消耗热能,能耗降低,功率小,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降低;制冷系数相应提高。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分离式制冷方法,它是通过分离式制冷空调器来实现的。这种空调器包括排风扇1、水均布器、气压控制阀3、螺线管式干燥器6、单向阀7、气控换向阀8、热交换器9、离心风机10和汽化室11。水均布器由淋水槽2、水泵4、水槽5构成。水均布器在汽化室11内,水槽5在汽化室11的下方,水槽5内设有水泵4,水泵4与淋水槽2相连通,汽化室11上方设有排风扇1。汽化室11的输出管道通过气控换向阀8与螺线管式干燥器6和热交换器9相连通,螺线管式干燥器6的冷气出口通过单向阀7与热交换器9连通,螺线管式干燥器6的节流口与室外相通,螺线管式干燥器6的侧出口通过单向阀12与汽化室11相连通。开机后汽化室11内水泵4吸水打入淋水槽2形成水滤层,水滤层与空气充分接触,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形成低温湿空气,低温湿空气被排风扇1送出,经过气控换向阀8进入热交换器9,室内空气在离心风扇10的作用下与热交换器9内低温湿空气进行热交换后再返回室内,热交换器9内空气再进入汽化室11,完成一个制冷小循环。与此同时,机内压力逐渐上升,当上升到2.0大气压时,气控换向阀8作用,切断汽化室11与热交换器9通道,而与螺线管式干燥器6相通,湿空气进入螺线管式干燥器6干燥,冷气进入热交换器9,干燥空气则进入汽化室11,析出的水凝结返回水槽5,高温空气则直接排到室外,完成另一个制冷小循环。在此过程中机内压力逐渐减小,当小于0.5大气压时,气控换向阀8换向,气压控制阀3打开,空气进入汽化室11内,当工作压力达到1.0大气压时,气压控制阀3关闭。至此一个制冷大循环完成。
权利要求
1.一种分离式制冷方法,它利用汽化室(11)内的水均布器形成水滤层,水滤层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形成低温湿空气作为工作介质,其特征在于工作介质送入分离式干燥器(6),分离式干燥器(6)的输出冷气进入热交换器(9),在热交换器(9)中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干燥空气则回到汽化室(11)循环流动,析出的水凝结循环使用,高温空气排到室外,完成一个制冷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制冷方法,其特征在于工作介质在未送入分离式干燥器(6)之前,首先经过气压控制装置(8),当工作压力介于控制下限和控制上限之间时,工作介质直接送入热交换器(9)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当工作压力高于控制上限时,工作介质则送入分离式干燥器(6)干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离式制冷方法,其特征在于工作压力低于控制下限时,可从外部通入空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离式制冷方法,其特征在于工作压力控制上限范围为2.0-2.5个大气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离式制冷方法,其特征在于工作压力控制下限范围为0.5-1.0个大气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式制冷方法,它利用低温湿空气作为工作介质,工作介质送入分离式干燥器,分离式干燥器的输出冷气进入热交换器,在热交换器中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干燥空气则回到汽化室循环流动,析出的水凝结循环使用,高温空气排到室外,完成一个制冷过程。它没有使用压缩机,结构简单;不消耗热能,能耗降低,功率小,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降低,制冷系数相应提高。
文档编号F25B19/00GK1367361SQ0110805
公开日2002年9月4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20日
发明者叶华 申请人:叶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