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天然蓄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81977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动态天然蓄冰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蓄冰装置,尤其是一种动态天然蓄冰装置。
背景技术
天然蓄冰装置主要包括经过防渗保温处理的地下水池和换热装置。目前,公知的天然蓄冰装置主要包括地下水池、静态蓄冰装置,采用大量盘管或热管均匀分布在地下水池中,水池中水形成冰是静态形成的,冰的静态形成过程换热效率低,换热管道冻结在冰中可靠性要求高而且不便于检修,换热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投资大,不能实现超大规模低成本蓄冰。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天然蓄冰装置采用大量盘管或热管均匀分布在地下水池中,水池中水形成冰是静态形成的,冰的静态形成过程换热效率低,换热管道冻结在冰中可靠性要求高而且不便于检修,换热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投资大,不能实现超大规模低成本蓄冰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动态天然蓄冰装置,该动态天然蓄冰装置包含地下水池、动态蓄冰装置,动态蓄冰装置包括换热装置和刮冰装置,该动态天然蓄冰装置中冰的形成过程是动态的,这样达到使该动态天然蓄冰装置地下水池中无需分布大量盘管或热管,水池中水形成冰是动态形成的,冰的动态形成过程换热效率高,动态蓄冰装置一直在水中可靠性要求不高而且便于检修,动态蓄冰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投资小,尤其是能实现超大规模低成本蓄冰的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动态天然蓄冰装置主要包括地下水池、动态蓄冰装置,动态蓄冰装置包括换热装置和刮冰装置。地下水池建造在地下,是封闭式的,经过防渗隔热处理,它利用水利条件、气候条件和地质条件都合适的沟壑、凹地等经过建筑施工,在地下水池的四周和底面顶部都做防渗隔热处理,地下水池中可以有分隔墙和支撑柱,在地下水池的顶部覆土还能建造优质耕地;动态蓄冰装置包括换热装置和刮冰装置,动态蓄冰装置和地下水池通过管道相连,还可以有泵及管道附件,换热装置的换热面和刮冰装置的刮刀间隙小而且有相对运动,控制换热面上冰的形成速率,让换热面上所形成的冰层能够按需要厚度被刮刀刮下形成碎冰,碎冰由于密度小,在地下水池中会自然浮在水体的上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动态天然蓄冰装置地下水池中无需分布大量盘管或热管,水池中水形成冰是动态形成的,冰的动态形成过程换热效率高,动态蓄冰装置一直在水中可靠性要求不高而且便于检修,动态蓄冰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投资小,尤其是能实现超大规模低成本蓄冰。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I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图中I.地下水池、2.刮冰装置、3.换热装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附图I所示实施例中,该动态天然蓄冰装置主要包括地下水池(I)、动态蓄冰装置,动态蓄冰装置包括刮冰装置(2)和换热装置(3)。地下水池(I)建造在地下,是封闭式的,经过防渗隔热处理,它利用水利条件、气候条件和地质条件都合适的沟壑、凹地等经过建筑施工,在地下水池(I)的四周和底面顶部都做防渗隔热处理,地下水池(I)中有分隔墙和支撑柱,在地下水池(I)的顶部覆土能建造优质耕地;动态蓄冰装置包括刮冰装置(2)和换热装置(3),动态蓄冰装置和地下水池(I)通过管道相连,刮冰装置(2)通过主轴与动力装置相连,刮冰装置(2)的刮刀作旋转运动,换热装置(3)的换热面和刮冰装置(2)的刮刀间隙小而且有相对运动,控制换热面上冰的形成速率,让换热面上所形成的冰层能够按需要厚度被刮刀刮下形成碎冰,碎冰由于密度小,在地下水池中会自然浮在水体的上层。
权利要求
1.一种动态天然蓄冰装置,主要包括地下水池、换热装置,其特征是动态天然蓄冰装置包括地下水池、动态蓄冰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动态天然蓄冰装置,其特征是动态蓄冰装置包括换热装置和刮冰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动态天然蓄冰装置,其特征是地下水池建造在地下,是封闭式的,经过防渗隔热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动态天然蓄冰装置,其特征是地下水池利用水利条件、气候条件和地质条件都合适的沟壑、凹地等经过建筑施工。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动态天然蓄冰装置,其特征是换热装置的换热面和刮冰装置的刮刀间隙小而且有相对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动态天然蓄冰装置,其特征是动态蓄冰装置和地下水池通过管道相连。
全文摘要
一种动态天然蓄冰装置,它主要包括地下水池、换热装置和刮冰装置。地下水池建造在地下,它利用水利条件、气候条件和地质条件都合适的沟壑、凹地等经过建筑施工和防渗隔热处理,并在顶部覆土制造优质耕地;动态蓄冰装置和地下水池通过管道相连;地下水池中无需分布大量盘管或热管,水池中水形成冰是动态形成的,冰的动态形成过程换热效率高,动态蓄冰装置结构简单,检修容易,成本低投资小,尤其是能实现超大规模低成本蓄冰。
文档编号F25C1/02GK102589222SQ201210024229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5日
发明者罗良宜 申请人:罗良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