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气液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89233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缩机气液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的气液分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压缩机中使用的气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压缩机在吸入冷媒的过程中,冷媒中或多或少都会含有未完全气化的液态冷媒。为了避免液态冷媒进入压缩机气缸,在压缩机吸气管处设置用于气液分离的气液分离器,来分离未完全气化的液态冷媒。气液分离器通常设置在压缩机的密封壳体的一侧,通过连接管直接与压缩机组件上的气缸吸气口密封连接。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该气液分离器包括筒体100,在筒体100上端设置吸气管101,低压低温蒸汽从吸气管101进入筒体100内。筒体100内装配有滤网102,滤网102通过固定在筒体100内周壁上的滤网支架103安装。冷媒进入筒体100后经滤网102过滤掉杂质,其中的液态冷媒被分流到筒体100下部,气态冷媒则通过排气管104进入压缩机。图2为现有技术中另一种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该气液分离器包括筒体200及设置于筒体200上端和下端的上封头和下封头(未标号),筒体200上端设置吸气管201,在筒体200内上部设置滤网支架203,滤网202安装在滤网支架203上,筒体200内部设置有伸出于筒体200底部外的排气管204,排气管204由一体成型的排气直管和排气弯管组成,排气弯管的出口端通过连接管与压缩机气缸相连。对于容积大的气液分离器,在筒体200内还会设置中间隔板205,用于增强气液分离器的刚性,降低气液分离器在系统中的振动幅度和噪音。前述两种气液分离器内部的通气管路均为直管,从系统回来的冷媒经过滤网组件后才进入排气通道。冷媒经过滤网时会存在压降现象,特别是变频压缩机高频运行时冷媒流量大的情况下,冷媒经过滤网时的压降容易造成压缩机性能降低。如果滤网网孔过小,还会存在冰堵现象,造成吸气不畅,吸气压降严重,从而增加压缩机功耗,严重时甚至造成系统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降低压降损失,并可以有效改善液击现象的气液分离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包括筒体;与筒体内连通的吸气管;与筒体内连通的排气管,该排气管通过连接管与压缩机相连;设置于筒体内的滤网组件;吸气管或排气管上设置有分流支管。优选的,所述吸气管设置于所述筒体上端,所述吸气管包括伸出于所述筒体顶部的吸气直管和一对位于筒体内的设置于所述吸气直管底部的吸气分流支管,所述吸气管的出气口位于所述吸气分流支管的端部。优选的,所述吸气分流支管向远离筒体中轴线的方向朝下弯曲,使所述吸气管呈人字形。优选的,所述吸气管的出气口朝向筒体的内壁,所述出气口所在平面为斜面,该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锐角。优选的,所述排气管包括位于筒体内的排气直管和与所述排气支管相连且位于所述筒体外的排气弯管,在所述排气直管顶部设置有一对排气分流支管,所述排气管的进气口位于所述排气分流支管的顶端。优选的,所述排气分流支管向远离筒体中轴线的方向朝上弯曲,所述排气管的进气口朝向所述筒体的内壁。优选的,所述进气口所在平面为竖直面。优选的,所述排气分流支管呈倒U形,所述排气管的进气口朝向所述筒体的底部。优选的,所述排气分流支管向远离筒体中轴线的方向斜向上弯折,所述排气分流支管的上部为平行于所述筒体中轴线的直管部,所述排气分流支管与排气直管形成Y字形结构。优选的,所述滤网组件设置于所述筒体内的中部或中下部,位于所述排气管的进气口的下方。由以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吸气管或排气管采用分流支管(多通道)的设计,将吸气管路或排气管路部分形成多条分流支路,分流支管向远离筒体中轴线的方向弯曲(折),冷媒通过吸气管或排气管时,在分流管路形状及流速限制下分流,减少液态冷媒直接从吸气管路进入排气管路可能性,避免液击现象的发生,也减少冷媒在经过滤网的压降,进而提高吸气压力,减少压差降低压缩机功耗,且结构简单,节省材料。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另一种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包括筒体1,在筒体I上端设置伸入筒体I内的吸气管2,在筒体I下端设置伸入至筒体I内的排气管4,排气管4由一体成型的排气直管和排气弯管构成,排气管4的排气直管向上伸入至筒体I内中上部,排气管4的排气弯管位于筒体I外且通过连接管与压缩机气缸相连。在筒体I内中下部设置有滤网支架3,滤网支架3固定在筒体I内壁上,滤网2安装在滤网支架3上,用于过滤系统中回流到压缩机冷冻油中杂质。本实施例的吸气管2包括伸出于筒体I顶部外的吸气直管20和位于筒体I内的吸气分流支管21。吸气管2的吸气口 22设置于吸气直管20的顶端,吸气口 22所在平面为水平面。吸气管2的吸气分流支管21包括一对设置于吸气直管20下方、与吸气支管20相连的弯管,吸气分流支管21向远离筒体I中轴线的方向朝下弯曲,使吸气管2的整体形状大致呈人字形,吸气管2的出气口 23位于吸气分流支管21的端部且朝向筒体I的内壁,出气口 23所在平面可以为平行于筒体I中轴线的竖直面,也可以为斜面,作为优选的方案,本实施例中出气口 23所在平面为斜面,该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锐角。本实施例的吸气管下端分成两条分流管路,并伸向筒体的内壁方向,吸气管采用分流管路的设计可以控制液态冷媒的流向,冷媒通过吸气管后在分流管路形状与流速限制下会流向两侧,从而降低液态冷媒通过排气管后直接进入压缩机的可能性。此外,本实施例将滤网组件设置在筒体I的中下部,一方面可以减少冷媒经过滤网时产生的压降,进而提高吸气压力,减少压缩机泵体压比,以达到降低压缩机功耗,提高压缩机性能的目的;另一方面将过滤组件设置于筒体I中下部,还可以减少原设置于中部的隔板,减少零部件,降低成本。实施例2参照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地方在于吸气管2为直管,吸气口 22位于吸气管2顶端,位于筒体I内的出气口 23设置于吸气管2底端,吸气口 22和出气口 23所在平面均为水平面。排气管4包括位于筒体I内的排气直管40和位于筒体I外的排气弯管41,在排气直管40顶部设置一对排气分流支管42,排气分流支管42向远离筒体I中轴线的方向弯曲,排气管4的 进气口 43位于排气分流支管42的端部且朝向筒体I的内壁,本实施例排气管4的进气口 43所在平面为竖直面。从吸气管2进入筒体I的气态冷媒通过排气分流支管42进入排气管4后通往压缩机气缸,液态冷媒经滤网2过滤后则流到筒体I下部。本实施例的吸气管为直管,排气管管路采用倒人字形结构的分流支路设计,分流支管伸向气液分离器内壁方向,冷媒进入排气管时在管路形状与流速限制下分流,也可以降低液态冷媒直接经排气管进入压缩机的风险。实施例3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不同的地方在于排气分流支管42呈倒U形结构,排气管4的进气口 43位于排气分流支管42的端部且朝向筒体I的底部,进气口 43所在端面为水平面,由于排气管4的的进气口 43朝下,从而可以避免从吸气管2进入筒体I内的液态冷媒直接进入排气管4中。实施例4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不同的地方在于排气分流支管42向远离筒体I中轴线的方向斜向上弯折,排气分流支管42的上部为平行于筒体I中轴线的直管部,排气分流支管42与排气直管40形成Y字形结构。排气管4的进气口 43位于排气分流支管42的顶端且朝向筒体I的顶部,进气口 43的中心相对吸气管2的出气口 23的中心偏置,从吸气管2进入筒体I的液态冷媒不会直接进入排气管4中。由于本实用新型气液分离器的吸气或排气管路采用分流支管(多通道)的结构,分流支管起到了分流作用,取代了原有气液分离器中起分流作用的滤网(隔板),滤网可以设置在中部或是下部适当位置,降低冷媒流经滤网的压力损失,进而提高吸气压力,降低压缩机功率,从而提高压缩机性能。而且对于设置有隔板的容积大的气液分离器,设置于筒体内中部或中下部的滤网组件还可取代其功能,由此减少了气液分离器零部件,节省材料,降低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包括 筒体; 与所述筒体内连通的吸气管; 与所述筒体内连通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通过连接管与压缩机相连; 设置于所述筒体内的滤网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气管或排气管上设置有分流支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管设置于所述筒体上端,所述吸气管包括伸出于所述筒体顶部的吸气直管和一对位于筒体内的设置于所述吸气直管底部的吸气分流支管,所述吸气管的出气口位于所述吸气分流支管的端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分流支管向远离筒体中轴线的方向弯曲,所述吸气管呈人字形。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管的出气口朝向筒体的内壁,所述出气口所在平面为斜面,该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锐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包括位于所述筒体内的排气直管和与所述排气直管相连且位于所述筒体外的排气弯管,在所述排气直管顶部设置有一对排气分流支管,所述排气管的进气口位于所述排气分流支管的端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分流支管向远离筒体中轴线的方向弯曲,所述排气管的进气口朝向所述筒体的内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的进气口所在平面为竖直面。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分流支管呈倒U形,所述排气管的进气口朝向所述筒体的底部。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分流支管向远离筒体中轴线的方向斜向上弯折,所述排气分流支管的上部为平行于所述筒体中轴线的直管部,所述排气分流支管与所述排气直管形成Y字形结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组件设置于所述筒体内的中部或中下部,位于所述排气管的进气口的下方。
专利摘要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包括筒体;与筒体内连通的吸气管;与筒体内连通的排气管,该排气管通过连接管与压缩机相连;设置于筒体内的滤网组件;吸气管或排气管上设置有分流支管。本实用新型气液分离器的吸气或排气管路采用分流支管(多通道)的结构,分流支管起到了分流作用,取代了原有气液分离器中起分流作用的滤网(隔板),滤网可以设置在中部或是下部适当位置,降低冷媒流经滤网的压力损失,进而提高吸气压力,降低压缩机功率,从而提高压缩机性能。对于设置有隔板的容积大的气液分离器,滤网组件可取代其功能,减少了气液分离器零部件,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文档编号F25B43/00GK202902711SQ20122050986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9日
发明者贾亚奇, 黎法运, 高永红, 黄楷涛, 熊枝林, 禹威 申请人:合肥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