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冷库的滑移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2590阅读:8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库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冷库的滑移门。



背景技术:

冷库主要用作对食品、乳制品、肉类、水产、禽类、果蔬、冷饮、花卉、绿植、茶叶、药品、化工原料、电子仪表仪器等的恒温贮藏,目前冷库的通过采用横向的移门,移门的顶端一般滑动吊装在门楣上,移门的底部采用密封条与地面密封,这类移门存在的缺陷是如果密封条与地面之间压的过紧,移门在移动时密封条与地面摩擦较大,导致移门很难移动且容易损坏;如果密封条与地面之间压的过松,密封条与地面之间容易存在缝隙,导致冷库的保温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库的移门底部采用密封条与地面密封,移门底部的密封条与地面之间的压紧力很难调节的问题,现提供一种用于冷库的滑移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冷库的滑移门,包括门体及气泵,所述门体的底端端部贴合有与其相匹配的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内具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轴线在竖直方向上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腔体内壁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腔体内壁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气泵通过管道与所述腔体连通,所述管道上串联有单向阀,所述橡胶垫内设置有上垫板及下垫板,所述上垫板位于所述腔体的上方,所述下垫板位于所述腔体的下方,所述橡胶垫的顶端开设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第一通道,所述门体的侧面向内开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通道内设置有电磁球阀。

本方案中当滑移门在冷库上关闭时,气泵向橡胶垫的内腔中充气,橡胶垫膨胀,复位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最终橡胶垫涨紧在门体底部与地面之间,有效的防止了冷库内的冷气从门体底部与地面之间泄漏,当滑移门需要开启时,控制电磁球阀开启,腔体内的气体经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排出,橡胶垫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向上收缩,使其底部与地面分离,便于门体的移动,其中上垫板及下垫板有助于保持橡胶垫的形状,在腔体内填充气体时,不会发生变形。

为了防止橡胶垫发生歪斜,进一步地,所述腔体内壁的顶端设置有导向柱,所述腔体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柱相匹配的导向套,所述导向柱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套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冷库的滑移门在滑移门关闭时,通过气泵向橡胶垫的腔体内充气,使橡胶垫涨紧在门体底部与地面之间,有效的防止了冷库内的冷气从门体底部与地面之间泄漏,当需要移动滑移门时,通过电磁球阀将腔体内的气体排放,橡胶垫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向上收缩,便于门体的移动,且提高了橡胶垫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冷库的滑移门的示意图。

图中:1、门体,101、第二通道,2、气泵,3、橡胶垫,301、腔体,302、第一通道,4、复位弹簧,5、管道,6、单向阀,7、上垫板,8、下垫板,9、电磁球阀,10、导向柱,11、导向套。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冷库的滑移门,包括门体1及气泵2,门体1的底端端部贴合有与其相匹配的橡胶垫3,橡胶垫3内具有腔体301,腔体301内设置有轴线在竖直方向上的复位弹簧4,复位弹簧4的一端与腔体301内壁的顶端固定连接,复位弹簧4的另一端与腔体301内壁的底端固定连接,气泵2通过管道5与腔体301连通,管道5上串联有单向阀6,橡胶垫3内设置有上垫板7及下垫板8,上垫板7位于腔体301的上方,下垫板8位于腔体301的下方,橡胶垫3的顶端开设有与腔体301连通的第一通道302,门体1的侧面向内开设有第二通道101,第二通道101与第一通道302连通,第二通道101内设置有电磁球阀9,橡胶垫3可分成两半制造然后通过胶水粘合形成。

腔体301内壁的顶端设置有导向柱10,腔体301的底端设置有与导向柱10相匹配的导向套11,导向柱10滑动设置在导向套11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冷库的滑移门当其在冷库上关闭时,气泵2向橡胶垫3的内腔中充气,橡胶垫3膨胀,复位弹簧4处于拉伸状态,最终橡胶垫3涨紧在门体1底部与地面之间,有效的防止了冷库内的冷气从门体1底部与地面之间泄漏,当滑移门需要开启时,控制电磁球阀9开启,腔体301内的气体经第一通道302和第二通道101排出,橡胶垫3在复位弹簧4的作用下向上收缩,使其底部与地面分离,便于门体1的移动,其中上垫板7及下垫板8有助于保持橡胶垫3的形状,在腔体301内填充气体时,不会发生变形。

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