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过冷式冷凝器的调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44662发布日期:2018-12-05 16:00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过冷式冷凝器的调制器。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不一定是现有技术。

虽然目前的车辆加热、通风和空调(hvac)冷凝器适合其预期用途,但其仍有待改进。例如,带有调制器的过冷式冷凝器有时包括延伸通过调制器中心的管道。进入调制器的液态制冷剂从该调制器的下端通过管道朝向调制器的上端输送,在此液态制冷剂离开调制器并且通过冷凝器的过冷区循环。管道通常是塑料管道,必须通过复杂且费时的安装操作安装在调制器内。本教导提供一种消除中心管道的改进的过冷式冷凝器调制器,从而使调制器的组装更省时、更简单并且更具成本效益。本教导提供众多额外的优势,如本文所说明的并且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节提供对本公开的总体概述,并不是对其全部范围或全部特征的全面公开。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过冷式冷凝器组件的调制器,该过冷式冷凝器组件包括冷凝器。该调制器具有多个挤压管道,多个挤压管道被定位以朝向调制器的出口传送液态制冷剂。

根据本文提供的描述,其他应用领域将变得显而易见。本发明内容中的描述和具体示例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附图说明

此处所描述的附图仅用于对所选择的实施例的说明性目的,而并非所有可能的实现方式,并且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图1图示根据本教导的过冷式冷凝器组件;

图2是沿着线2-2截取的图1中的过冷式冷凝器组件的调制器的横截面视图;

图3是沿着图1中的线3-3截取的调制器的横截面视图;

图4是根据本教导的另一个调制器的横截面视图;和

图5是根据本教导的又一个调制器的横截面视图。

贯穿附图的多个视图,对应的附图标记指示对应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例。

图1图解根据本教导的过冷式冷凝器组件10。该过冷式冷凝器组件10能被与任何合适的加热、通风和诸如车辆hvac系统的空调(hvac)系统一起使用。组件10大体包括冷凝器12和调制器(也被称为接收器或者干燥器)50。

冷凝器12包括多个冷凝管道20,以及存在于过冷区24中的多个过冷管道22。冷凝管道20通过入口30从压缩器接收制冷剂。压缩器将制冷剂压缩成为高温、高压气体。当制冷剂流经冷凝管道20时,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凝结成为部分气态与部分液态的制冷剂,其通过调制器入口52流入调制器50。在调制器50中,制冷剂的气态和液态部分被分离,从而只有液态制冷剂通过调制器出口54从调制器50流出至过冷区24中的过冷管道22中。当液态制冷剂流经过冷管道22时,该液态制冷剂被进一步冷却,从而导致更低的hvac系统压力,并且因此导致压缩器上更低的热负荷,其有利地增加燃料效率。冷却的制冷剂通过出口32离开过冷区24。制冷剂从出口32流至hvac系统的蒸发器。

参考图2,将更进一步地描述调制器50。调制器50包括主体60。主体60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例如管状。主体60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形成,例如通过挤压,并且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形成,例如铝。因此,主体60可以是具有侧壁62的挤制铝管道。侧壁62具有外表面64,和与外表面64相对的内表面66。纵轴a延伸穿过主体60的轴心。

下盖70被联接至主体60的下端,其提供调制器50的基部。下盖70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并且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联接至主体60。在主体60的上端是上盖80。上盖80提供调制器50的上表面。上盖80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并且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联接至主体60。在图示的示例中,上盖80延伸进入主体60,并且包括一个或多个密封件82a和82b。密封件82a和82b提供抵靠内表面66的密封,并且防止液态/气态制冷剂越过密封件82a和82b。在密封件82a和82b之间的是过滤器84。

调制器50进一步包括多个在侧壁62内大体地平行于纵轴a延伸的管道或者通道90。如图3中所示,可以包括多个管道90,并且多个管道90可以绕着侧壁62的大部分或全部布置。管道90与主体60一同被挤压。在图2和3所示的示例中,管道90布置在侧壁62的外表面64和内表面66之间。管道90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挤压工艺或者技术形成。

如图2所示,下盖70被设置成在其和管道90的开口之间限定间隙92。液态/气态制冷剂通过调制器入口52进入调制器50。制冷剂的气态部分在主体60内朝向上盖80上升。密封件82a提供抵靠内表面66的气密密封,以防止气态制冷剂流至调制器出口54。制冷剂的液态部分通过间隙92并且进入管道90。管道90将液态制冷剂传送通过密封件82a。管道90在到达调制器出口54之前终止。密封件82a和82b防止离开管道90的液态制冷剂在密封件82a下方和密封件82b上方流动。过滤器84大体与调制器出口54对齐。因此,离开管道90的液态制冷剂穿过过滤器84并穿过调制器出口54到达过冷管道22。以这样的方式,调制器50将气态制冷剂与液态制冷剂分离,并且仅允许液态制冷剂离开调制器50并且流向冷凝器12的过冷管道22。

当液态制冷剂流过管道90时,液态制冷剂的热量被释放到调制器50周围的环境中。因此,管道90和侧壁62作为热交换器以进一步冷却液态制冷剂。为了在制冷剂流过管道90时促进制冷剂的冷却,侧壁62可以在外表面64上包含多个散热元件110。散热元件110可以与主体60一同被挤压,或者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设置在外表面64上。每个散热元件110的外表面形状被构造成使表面积和气流接触最大化,从而使热传递和冷却性能最大化。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散热元件,例如图示的散热片。

参考图4,管道90可以用一个或多个布置在侧壁62的内表面66上的内部管道120代替。管道120可以与主体60一同被挤压,或者以任何其他合适的方式形成。管道120以与管道90相同的方式起作用。为了进一步冷却液态制冷剂并且将液态制冷剂与气态制冷剂分离,管道120将通过调制器入口52进入调制器50的液态制冷剂传送至调制器出口54。

参考图5,主体60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代替管道90和120的外部管道130。外部管道130有利地增加暴露于调制器50周围的环境中的表面积,以便进一步促进从液态制冷剂到调制器50周围的空气的热传递,从而更进一步地冷却液态制冷剂。在一些应用中,外部管道130可以设置成具有散热元件110’的内部管道130’(参见图5中的虚线)。一些应用可以包含外部管道130和内部管道130’两者。

因此,本教导有利地提供了具有简化和更高效的构造的调制器50。例如,现有的调制器通常包括大体沿着纵轴a设置的中心管道,其是单独的部件,需要费时且昂贵的组装。本教导的管道90、120、130可以与主体60一同被挤压,因此使制造和组装过程简单化,并且提供更高的成本效益。根据本教导的管道90、120、130同样提高了调制器50的操作效率。例如,因为由于管道90、120、130在侧壁62的位置,当液态制冷剂通过管道90、120、130时热量被释放到调制器50周围的环境中,所以通过管道90、120、130的液态制冷剂被进一步冷却。通过在调制器50中、并且在液态制冷剂被导入过冷管道22之前冷却液态制冷剂,将液态制冷剂冷却至期望的温度需要更少的过冷管道22。因此,过冷管道22的数量可以减少,从而有利地减小冷凝器12的尺寸和成本。散热元件110更进一步地用来在液态制冷剂进入过冷管道22前冷却液态制冷剂,并且可以被包含在外部管道130的外表面上。

上述关于实施例的描述是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而提供。并不旨在为穷举或限制本公开。特定实施例的单个元件或特征通常不局限于该特定的实施例,而在可适用的情况下,即使没有具体示出或描述,它们也是可互换的并且可被用于所选择的实施例。同样也可以以多种方式变化。。这种变化不被认为是偏离本公开,并且所有的这种变化均被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提供示例实施例从而使得此公开将透彻且充分地将范围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诸如特定组件、装置和方法的示例,以提供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全面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明显的是,不需要采用特定细节,示例实施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而被具体化,而且都不应当解释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没有对众所周知的过程、众所周知的装置结构和众所周知的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仅为了描述特定的示例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旨在限制。按照此处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一种”和“该”同样可以意指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中在其他方面清楚地表示。术语“由...组成”、“包括”、“包含”以及“具有”是包容性的,因此指定所阐明的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的存在,但是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的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在此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与操作不被解释为必须按照论述或图示的特定顺序来要求它们的性能,除非被具体地确定为性能的顺序。同样要被理解的是,可以采用附加或者替代的步骤。

当元件或者层被称为“在...上”、“接合到”、“连接到”或者“联接至”另一个元件或者层时,其可以直接地在另一个元件或者层上、被接合到、被连接到或者联接至另一个元件或者层,或者可以存在介于其间的元件或者层。与此相反,当元件被认为是“直接地在...上”、“直接地接合到”、“直接地连接到”或者“直接地联接至”另一个元件或者层时,可以没有介于其间的元件或者层存在。其他用以描述元件之间关系的单词应当以类似方式解释(例如“在两者之间”与“直接地在两者之间”、“邻近”与“直接邻近”等)。按照此处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以上的相关列出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

虽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可以在此用作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当受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于区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者部分与另一个区域、层或者部分。在此使用的例如“第一”、“第二”及其他数值项的术语不意味序列或顺序,除非通过上下文清楚地指出。因此,下述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者部分可以在不背离本示例实施例的教导的情形下而被称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者部分。

空间的相关术语,例如“内部”、“外部”、“底下”、“在...下方”、“在...下”、“在...上方”、“在...上”等等可以在这里用于描述的容易性,以描述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图中所示的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的相关术语可以意指包含使用或操作中的装置除图中所绘之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装置被翻转,被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者特征下方”或者“在其他元件或者特征底下”的元件将被定向为“在其他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含上方和下方两个方位。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向(旋转90度或在其他方向)并且在此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符被相应地解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