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冰箱压缩机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4942发布日期:2018-11-16 23:07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冰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冰箱压缩机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从煤炭到石油,不可再生能源正在迅速减少,寻找替代能源不可避免,除了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正在迅速发展外,振动能量的利用正在慢慢引起社会的关注。

目前,冰箱已成为居家生活必备的家用电器,而压缩机是冰箱内的核心构件,冰箱主要靠压缩机的运行来进行制冷。通常通过压缩机底板来对压缩机进行支撑和固定,压缩机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振动,从而引起与之相连的压缩机底板的振动。振动过程中产生的振动能属于一种可再生资源,传统的压缩机底板不能对压缩机振动过程中产生的振动能进行收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鉴于上述缺陷,本发明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冰箱压缩机的固定装置,包括:

压缩机底板,用于支撑压缩机;

压缩机固定片,用于固定所述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固定片与所述压缩机底板固定连接;

压电发电模块,用于将所述压缩机底板振动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所述压电发电模块与所述压缩机底板固定连接。

较佳的,所述压电发电模块包括支撑构件和能量转化构件,所述支撑构件与所述压缩机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能量转化构件与所述支撑构件固定连接。

较佳的,所述能量转化构件包括悬臂梁,所述悬臂梁上设置有压电材料;所述悬臂梁与所述支撑构件固定连接;所述压缩机底板振动时,带动所述悬臂梁振动,所述悬臂梁振动过程中设置于所述悬臂梁上的所述压电材料发生变形,产生电能。

较佳的,所述能量转化构件还包括质量块,所述质量块固定连接于所述悬臂梁的下端。

较佳的,所述压电发电模块还包括调节构件和互动构件,所述调节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构件上;所述互动构件的上半部分与所述能量转化构件相接触,所述互动构件的下半部分与所述调节构件相接触。

较佳的,所述调节构件包括调节连杆、连杆交点和若干调节单元;所述调节连杆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连杆交点位于所述支撑构件底部的中心位置;所述调节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构件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交点固定连接;若干所述调节单元设置于所述调节连杆上,每一所述调节单元的固有振动频率均不相同;所述调节单元与所述互动构件相接触。

较佳的,每一所述调节单元均包括振动元件和腔室,所述腔室用于包裹所述振动元件;所述腔室设置于所述调节连杆上;所述振动元件的上端与所述互动构件相接触。

较佳的,所述互动构件包括一半包围结构和一第五连接部,所述半包围结构的下端与所述第五连接部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半包围结构与所述能量转化构件相接触,所述第五连接部与所述调节构件相接触。

较佳的,所述第五连接部包括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第五连接部的下端,所述接触部与所述调节构件相接触。

较佳的,所述接触部包括横向齿,所述调节连杆上还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调节单元的两侧,所述横向齿插入所述凹槽中。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提供的冰箱压缩机的固定装置,通过在压缩机底板上设置压电发电模块,将冰箱运行过程中振动产生的机械能进行收集,并转化为电能,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2,本发明提供的冰箱压缩机的固定装置,通过电力变换模块,将能量转化构件产生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以方便用户使用。

3,本发明提供的冰箱压缩机的固定装置,电能转化过程中,利用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转化装置简单,转化过程易于实现。

4,本发明提供的冰箱压缩机的固定装置,通过调节构件与互动构件的设置,使得压电发电模块可以在一个较宽的频率范围内工作,便于压电发电模块将更多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冰箱压缩机固定装置的简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冰箱压缩机固定装置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压缩机固定片的简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压电发电模块的简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压电发电模块的简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互动构件的简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调节构件的简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调节单元的简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互动构件的简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接触部的简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振动元件与纵向齿工作时的简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静止状态时调节构件的简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工作状态时调节构件的简图。

图中数字表示:

1-压缩机底板;11-第一连接板;111-翻边柱;1111-安装卡槽;12-第二连接板;13-第三连接板;131-安装孔;2-压缩机固定片;21-异形孔;22-圆孔;3-压电发电模块;31-支撑构件;32-能量转化构件;321-悬臂梁;322-质量块;33-调节构件;331-调节连杆;332-连杆交点;333-调节单元;3331-振动元件;3332-第一通孔;3333-第二通孔;3334-第一凸块;3335-第二凸块;3336-突部;334-凹槽;34-互动构件;341-第一连接部;342-第二连接部;343-第三连接部;344-第四连接部;345-第五连接部;3451-接触部;3452-横向齿;3453-纵向齿;4-电力变换模块;5-电能储存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2、图3,图1为本实施例中冰箱压缩机固定装置的简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冰箱压缩机固定装置的左视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压缩机固定片的简图。

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压缩机的固定装置,包括:用于支撑压缩机的压缩机底板1和用于固定压缩机的压缩机固定片2,其中压缩机底板1包括第一连接板11、第二连接板12和第三连接板13,第一连接板11、第二连接板12、第三连接板13依次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11上设置有两个翻边柱111,该翻边柱111与第一连接板11相垂直并向远离第一连接板11的方向延伸,翻边柱111与第一连接板11固定连接;翻边柱111的上部设置有安装卡槽1111;第三连接板13上设置有两个安装孔131,两个安装孔131的中心点与两个翻边柱111的中心点围成一个矩形;压缩机固定片2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本实施例优选两个,压缩机固定片2的一端安装于翻边柱111上,压缩机固定片2的另一端安装于安装孔131处;其中压缩机固定片2与翻边柱111相连的一端设置有异型孔21,另一端设置有圆孔22,将压缩机固定片2安装于压缩机底板1上时,压缩机固定片2的异型孔21正好卡在翻边柱111的安装卡槽1111内,压缩机固定片2上的圆孔22与第三连接板13上的安装孔131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

为将压缩机振动过程中产生的机械能进行收集并转化为电能,本发明提供的压缩机固定装置还包括压电发电模块3,压电发电模块3利用压电效应将压缩机底板1振动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压电发电模块3与压缩机底板1固定连接。

压缩机运行过程中引起压缩机固定装置产生振动,带动压缩机底板1振动,压缩机底板1的振动引发与之固定连接的压电发电模块3振动,压电发电模块3基于压电效应将振动产生的机械能进行收集,并转化为电能。

基于压电效应直接产生的电能为交流电,为便于用户使用,本实施例的冰箱压缩机的固定装置还包括电力变换模块4,该电力变换模块4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电力变换模块4与压电发电模块3通过导线电连接;压缩机底板1振动时,压电发电模块3基于压电效应,产生电能;产生的电能通过导线传输至电力变换模块4,电力变换模块4将由压电发电模块3传输来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供用户使用;该电力变换模块4的输出端可直接通过导线连接至用电器件,为用电器件供电,也可设置一电能储存模块5,通过导线将电力变换模块4的输出端与电能储存模块5的输入端相连接,将产生的电能储存于电能储存模块5,再供用户使用。

电力变换模块4与电能储存模块5均可固定连接于压缩机底板1上,也可以连接于冰箱外的墙体上等位置;本实施例优选将电力变换模块4与电能储存模块5连接于压缩机底板1上。

压缩机运行时,带动压缩机底板1振动,压电发电模块3随压缩机底板1一起振动,基于压电效应,压电发电模块3振动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通过导线将压电发电模块3产生的电能传输至电力变换模块4,电力变换模块4将压电发电模块3产生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通过导线将电力变换模块4中的直流电传输至电能储存模块5进行储存,以方便用户随时使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冰箱压缩机的固定装置,通过在压缩机底板上设置压电发电模块3,将冰箱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机械能进行收集,并转化为电能,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通过电力变换模块4,将压电发电模块3产生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以方便用户使用;通过电能储存模块5,将产生的电能进行储存,方便用户随时使用产生的电能。

实施例二

参见图4,图4是本实施例中压电发电模块3的简图。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的压电发电模块3包括支撑构件31和能量转化构件32,其中支撑构件31的底部与压缩机底板1固定连接,支撑构件31用于将压电发电模块3连接至压缩机底板1上;能量转化构件32与支撑构件31的顶部固定连接,能量转化构件32用于将压缩机振动引发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支撑构件31可设置于压缩机底板1上任意位置处,本实施例为便于压电发电模块3能够更好的工作,将支撑构件31设置于压缩机底板1上能够使压电发电模块3保持水平的位置处;支撑构件31与压缩机底板1的固定连接方式可以为卡接、螺栓连接、焊接等;本实施例优选支撑构件31与压缩机底板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卡接,以简化连接结构,同时便于对压电发电模块3进行检修或更换等操作。

能量转化构件32包括悬臂梁321,且悬臂梁321上设置有压电材料,压电材料固定连接于悬臂梁321的上表面,其中压电材料可以为压电陶瓷或者压电复合材料;悬臂梁321与支撑构件31固定连接;悬臂梁321与支撑构件31的固定连接方式可以为键合连接;在压缩机底板振动过程中,压缩机底板1带动悬臂梁321振动,悬臂梁321振动时,设置于悬臂梁321上的压电材料一起振动,压电材料收到拉伸或挤压,由于压电效应,压电材料的上下表面不断感应出正负电荷,产生电能。

将电力变换模块4通过导线与压电材料的上下表面相连接,使压电发电模块3产生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供用户使用。

由于压电材料变形程度越大,产生的电能越多,本实施例进一步将固定连接有压电材料的悬臂梁321设置为一种具有一定弧度的形状,使得该悬臂梁321上的压电材料一直处于被拉伸或被压缩的状态,从而利于产生更多的正负电荷,收集到更多的电能。

为加大悬臂梁321的振动幅度,将更多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本实施例中的能量转化构件32还包括质量块322,该质量块322固定连接于悬臂梁321的下表面。在振动过程中质量块322进一步加大悬臂梁321的振动幅度,使得固定连接于悬臂梁321上的压电材料具有更大的变形,压电材料受力增大,使得压电材料的上下表面不断感应出更多的正负电荷,从而将更过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质量块322与悬臂梁321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粘接,也可通过质量块322与悬臂梁321一体成型的方式进行制作;本实施例优选一体成型的方式,以增加质量块322与悬臂梁321之间的连接强度,延长压电发电模块3的使用寿命。

冰箱的使用过程中,压缩机运行时产生振动,带动悬臂梁321上下振动,此时悬臂梁321主要在自己的固有频率下进行振动,振动过程中,设置在悬臂梁321上的压电材料的上下表面不断感应出正负电荷,产生电能。在质量块322的带动下,悬臂梁321的振幅进一步增大,从而将更多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通过能量转化构件32,将压缩机振动产生的无用的机械能转为电能再利用,且电能产生过程中不会产生污染环境的物质,属于绿色能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电能转化过程中,利用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转化装置简单,转化过程易于实现。

实施例三

参见图5,图5是本实施例中压电发电模块3的简图。

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的压电发电模块3还包括调节构件33和互动构件34,其中调节构件33固定连接于支撑构件31上,调节构件33与能量转化构件32分别连接于支撑构件31的两端;互动构件34的上半部分与能量转化构件32相接触,互动构件34的下半部分与调节构件33相接触;当压缩机底板1的振动频率与能量转化构件32的固有频率不相同或不相接近时,互动构件34能够与调节构件33进行互动,并且调节构件33能够根据压缩机底板1的振动频率改变互动构件34与能量转化构件32的接触位置,互动构件34与能量转化构件32的接触位置改变,能够很明显地改变能量转化构件32的固有频率,以使能量转化构件32的固有振动频率接近压缩机底板的振动频率,从而使得能量转化构件32可以在一个较宽的振动频率范围内工作。

具体的,互动构件34的上半部分与能量转化构件32中的悬臂梁321相接触;互动构件34与悬臂梁321的接触位置改变,能够改变悬臂梁321的固有谐振频率;对于本实施例,互动构件34靠近质量块322一端时,悬臂梁321的固有谐振频率增大;互动构件34靠近支撑构件31一端时,悬臂梁321的固有谐振频率减小。

调节构件33包括调节连杆331和连杆交点332,调节连杆33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本实施例中优选调节连杆331的数量为四个;连杆交点332为各个调节连杆331相连接的交点,连杆交点332位于支撑构件31内;每一调节连杆331的一端与支撑构件31固定连接,每一调节连杆331的另一端与连杆交点332相连接。其中调节连杆331用于根据压缩机底板1的振动频率来移动互动构件34的位置;调节连杆331可在较宽的振动频率内与压缩机底板1产生共振。

参见图6,图6为本实施例中互动构件34的简图。

互动构件34整体呈现问号的形状,包括第一连接部341、第二连接部342、第三连接部343、第四连接部344、第五连接部345,第一连接部341、第二连接部342、第三连接部343、第四连接部344、第五连接部345依次固定连接;其中第一连接部341与第二连接部342相垂直,第三连接部343与第二连接部342相垂直,第四连接部344与第三连接部343相垂直,使得第一连接部341、第二连接部342、第三连接部343、第四连接部344共同围合成一个半包围结构,该半包围结构用于包围能量转化构件32,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半包围结构用于包围能量转化构件32中的悬臂梁321,避免互动构件34从悬臂梁321上脱出,并使形成的半包围结构总会与悬臂梁321相接触;半包围结构的下端与第五连接部345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五连接部345的下端与调节构件33中的调节连杆331接触。

当压缩机底板1的振动频率与悬臂梁321的固有频率不相同或不相接近时,悬臂梁321由于不能与压缩机底板1产生共振,不能良好的工作;由于调节连杆331可在较宽的振动频率内与压缩机底板1产生共振,调节连杆331根据压缩机底板1的振动频率,带动第五连接部345移动位置,改变互动构件34与悬臂梁321的接触位置,从而改变悬臂梁321的固有振动频率,使得压电发电模块3可以在一个较宽的频率范围内工作,将更多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通过调节构件33与互动构件34的设置,使得压电发电模块3可以在一个较宽的频率范围内工作,便于能量转化构件4将更多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实施例四

参见图7,图7是本实施例中调节构件33的简图。

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的调节构件33包括若干调节单元333,各调节单元333顺次、单列设置于调节连杆331上;在压缩机底板进行振动时,各调节单元333可单独进行振动;互动构件34中的第五连接部345与设置于调节连杆331上的调节单元333接触。

在压缩机底板1振动过程中,各调节单元333产生振动。每个调节单元333的结构相近,但是通过调整各调节单元333的质量、大小等,使得每两个调节单元333的固有谐振频率均不同,且顺次排列的调节单元333的固有谐振频率从连杆交点332至支撑构件31按照依次减小的顺序排列;这样,在某个振动频率下,必定有一个调节单元333振动幅度最大,而与该振动幅度最大的调节单元333相邻的调节单元333,振动幅度呈由中间到两边逐渐衰减的状态,越接近振动幅度最大的那个调节单元333,振动幅度越大,反至,距离振幅最大处越远,调节单元333的振幅越小。

工作时,互动构件34中的第五连接部345接触调节单元333,考虑以下情况,两个相邻的调节单元333,一个调节单元333振幅大,另一个调节单元333振幅小,那么两个相邻的调节单元333同时接触第五连接部345,由于两个调节单元333的固有谐振频率不同,必然振动幅度不同,第五连接部345会被振动幅度更大的调节单元333顶起,调节单元333的振幅越大,第五连接部345被顶起的高度就越高,也就是说,此时第五连接部345仅受到振动幅度较大的调节单元333的作用;第五连接部345被调节单元333顶起时,同时受到向上和侧向且指向振幅最大的调节单元333方向的力,因此,第五连接部345向上运动的同时,逐渐向振幅最大的调节单元333一侧运动,即第五连接部345总是逐渐脱离振动幅度较小的调节单元333,进而受振动幅度较大的调节单元333的影响,逐渐移动至振动幅度最大的调节单元333的上方;移动至振动幅度最大的调节单元333上方后,第五连接部345不再移动,此时互动构件34与悬臂梁321的接触位置发生改变,悬臂梁321的固有振动频率也随之改变参见图8,图8是本实施例中调节单元333的简图。

本实施例中每一调节单元333均包括振动元件3331和对应的腔室,该腔室用于包裹振动元件3331;每一腔室均包括第一通孔3332和第二通孔3333,其中第一通孔3332位于腔室的上端,第一通孔3332用于使振动元件3331的上端通过;第二通孔3333位于腔室的下端,第二通孔用于使振动元件3331的下端通过;振动元件3331与互动构件34相接触,振动元件3331振动时,带动互动构件34移动。

振动元件3331包括第一凸块3334和第二凸块3335,其中第一凸块3334设置于振动元件3331的上部,用于限制振动元件3331的向上位移,避免振动元件3331从第一通孔3332处脱出;第二凸块3335设置于振动元件3331的下部,用于限制振动元件3331的向下位移,避免振动元件3331从第二通孔3333处脱出。

为使相邻的两个调节单元333的固有谐振频率不同,通过设置振动元件3331的参数,例如质量、粗细、第一凸块3334和第二凸块3335的位置,使得相邻的每两个振动元件3331的固有谐振频率不同,且顺次排列的振动元件3331的固有谐振频率从连杆交点332至支撑构件31按照依次减小的顺序排列;从而保证相邻的两个振动元件3331的固有谐振频率不同,在每一振动频率下,均有一振动幅度最大的振动元件3331。

压缩机底板1振动时,各个振动元件3331振动,带动与之接触的互动构件34向振动幅度最大的振动元件3331一侧移动,直至互动构件34移动至振幅最大的振动元件3331位置处,使互动构件34与能量转化构件32的接触位置改变,从而改变能量转化构件32的固有谐振频率,使得压电发电模块3可以在一个较宽的频率范围内工作,将更多的机械能转化为动能。

参见图9,图9是本实施例中互动构件34的简图。

为便于振动元件3331振动过程中带动互动构件34移动,在互动构件34第五连接部345的下端,设置接触部3451,接触部3451包括横向齿3452与纵向齿3453;调节连杆331上设置有凹槽334,该凹槽334分别设置在调节单元333的两侧。

其中接触部3451的横向齿3452能够插入调节单元333的两侧的凹槽334中,避免互动构件34从调节连杆331上脱落;纵向齿3453与振动元件3331配合,实现互动构件34在调节连杆331长度方向上的移动。

参见图10,图10为本实施例中接触部3451的简图;为使互动构件34可以产生横向位移,将接触部3451上纵向齿3453设计为两个侧面对称分布的结构,即每一齿状结构两侧的斜面倾斜角度相同;相应的,将与纵向齿3453相配合的相邻振动元件3331之间的距离限定为小于纵向齿3453齿间距的一半。为便于振动元件3331对纵向齿3453产生横向力,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将振动元件3331的上端设计为突起状,称为突起3336。

参见图11,图11为本实施例中振动元件3331与纵向齿3453工作时的简图;由于振动元件3331的固有谐振频率从连杆交点332至支撑构件31按照依次减小的顺序排列,假设初始状态时,互动构件34位于靠近连杆交点332的一端,当压缩机底板1在某一较低的振动频率下振动时,相对靠近支撑构件31一端的某一振动元件3331的振动频率与压缩机底板1的振动频率最接近,该与压缩机底板1振动频率最接近的振动元件3331的振动幅度最大,又由于相邻振动元件3331之间的距离小于纵向齿3453齿间距的一半,因此,同时与每一相邻纵向齿3453之间的谷段相对应的振动元件3331的数量至少为三个,本实施例以三个为例,阐述振动元件3331与纵向齿3453的工作过程。

由于初始状态时互动构件34位于靠近连杆交点332的一端,而相对靠近支撑构件31一端的某一振动元件3331的振动幅度最大,初始状态与某一相邻纵向齿3453之间的谷段相对应的三个振动元件3331按照从连杆交点332至支撑构件31的顺序依次记为a、b、c,其中a、b、c的振幅依次增大,此时接触部3451被振幅最大的c顶起,c与后面一个纵向齿3453的前侧面接触(本部分的前是指靠近连杆交点332的一侧,后是指靠近支撑构件31的一侧),c对该侧面同时产生向上和向后的力,因此,在c的作用下,接触部3451向后移动,即接触部3451向振动幅度最大的振动元件3331一侧移动;当接触部3451移动至振动幅度最大的振动元件3331上方时,振动元件3331只能对接触部3451产生向上的力,此时接触部3451不再横向移动,互动构件34与悬臂梁321的接触位置从连杆交点332一侧向支撑构件31的一侧移动,即互动构件34与悬臂梁321的接触位置从质量块322一侧向支撑构件31的一侧移动,悬臂梁321的固有谐振频率减小,使悬臂梁321的固有谐振频率与压缩机底板1的振动频率更接近,悬臂梁321的振动幅度增大,压电材料的变形程度也增大,压电材料将更多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同理,当压缩机底板1在某一较高的振动频率下振动时,振动元件3331对接触部3451同时产生向上和向前的力,接触部3451向前移动,即接触部345向振动幅度最大的振动元件3331一侧移动;当接触部3451移动至振动幅度最大的振动元件3331上方时,振动元件3331只能对接触部3451产生向上的力,此时接触部3451不再横向移动,互动构件34与悬臂梁321的接触位置从支撑构件31一侧向连杆交点332的一侧移动,即互动构件34与悬臂梁321的接触位置从支撑构件31一侧向质量块322的一侧移动,悬臂梁321的固有谐振频率增大,使悬臂梁321的固有谐振频率与压缩机底板1的振动频率更接近,悬臂梁321的振动幅度增大,压电材料的变形程度也增大,压电材料将更多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本实施例中压电发电模块3的工作过程如下:

参见图12,图12为静止状态时调节单元333的简图。

静止状态时,假设互动构件34的接触部3451位于靠近连杆交点332一侧;当压缩机运行时,振动元件3331感受到压缩机底板振动,固有谐振频率与压缩机底板1振动频率最接近的振动元件3331振动幅度最大,露出的部分最多;由于各振动元件3331的固有谐振频率均不同,在某个振动频率下,必定有一个振动元件3331振动幅度最大,而与该振动幅度最大的振动元件3331相邻的振动元件3331,振动幅度呈由中间到两边逐渐衰减的状态,与振动幅度最大的振动元件3331越接近的振动元件3331,振动幅度越大,反至,与振动幅度最大的振动元件3331越远的振动元件3331,振幅越小。

参见图13,图13为工作状态时调节单元333的简图。

压电发电模块3工作时,接触部3451接触振动元件3331,三个相邻的振动元件3331的振幅从前往后依次增大或依次减小,那么三个振动元件3331同时接触接触部3451时,接触部3451会被振动幅度更大的、露出的上端更多的振动元件3331顶起,即此时接触部3451仅受到振幅较大的振动元件3331的作用。

振动元件3331上端与接触部3451接触,振动元件3331上端会接触接触部3451的齿状结构的侧面上,与斜面接触的振动元件3331对纵向齿3453同时产生向上的作用力和横向作用力,横向作用力的方向为指向振幅最大的振动元件3331一侧,在横向作用力下,使接触部3451产生横向移动,所以接触部3451总是逐渐脱离振动幅度较小的振动元件3331、进而受振动幅度较大的振动元件3331的影响,逐渐移动至振动幅度最大的振动元件3331上方,接触部3451移动至振动幅度最高的振动元件3331上方后不再移动,接触部3451移动过程中同时带动互动构件34移动,随着互动构件34位置的移动,互动构件34与悬臂梁321之间的接触位置改变,从而改变悬臂梁321的固有振动频率,接触部3451移动至振动幅度最高的振动元件3331上方时,悬臂梁321的固有振动频率最接近压缩机底板1的振动频率,悬臂梁321的振动幅度最大,悬臂梁321上的压电材料变形程度最大,便于能量转化模块3将更多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将调节构件33中设置若干调节单元333,使得相邻调节单元333的固有谐振频率均不同,在某个振动频率下,必定有一个调节单元333振动幅度最大,振动过程中,在调节单元333的作用下,互动构件34逐渐移动,使得互动构件34与能量转化构件32的接触位置改变,从而改变能量转化构件32的固有频率,使得能量转化构件32的固有振动频率接近压缩机底板的振动频率,使得压电发电模块3可以在一个较宽的频率范围内工作,便于压电发电模块3将更多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通过设置固有谐振频率均不同的振动元件3331,使得在压缩机底板1在不同振动频率振动时,均有一振幅最大的振动元件3331,在振动元件3331与接触部3451的共同作用下,互动构件34位置发生移动,同时互动构件34与能量转化构件32之间的接触位置发生改变,从而改变能量转化构件32的固有频率,使能量转化构件32的固有振动频率接近压缩机底板的振动频率,使得能量转化构件32可以在一个较宽的频率范围内工作,便于能量转化构件33将更多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