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推拉门冷柜柜口及卧式冷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2874发布日期:2019-03-30 08:07阅读:6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推拉门冷柜柜口及卧式冷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玻璃推拉门冷柜柜口及卧式冷柜。



背景技术:

玻璃推拉门卧式冷柜柜口一般由注塑柜口和挤出柜口组装而成,主要有如下两种形式:第一种是两条挤出柜口为直线状,两条注塑柜口包括直线状和位于直线状两端的拐角,挤出柜口插接在注塑柜口的拐角,然而,挤出柜口与注塑柜口的插接会产生接缝位于玻璃推拉门滑道部位,滑道上的接缝容易产生对接不平整、缝隙变大或翘起现象,在推拉玻璃推拉门时有顿挫感,影响客户体验;使玻璃推拉门与柜口的密封性变差;还容易积灰,在柜口凝露水的冲击下积灰可能流进冷柜内,影响食品安全。第二种是由两条直线状的挤出型材和两条直线状的注塑型材作为边框拼接成柜口,此种虽然可以避免在滑道上产生接缝,但是挤出型材上不容易形成造型,外观单一,档次较低,竞争力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推拉门卧式冷柜柜口,解决了现有以挤出型材和注塑型材形成的柜口在玻璃推拉门滑道上具有接缝、在挤出型材上无法造型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玻璃推拉门卧式冷柜柜口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玻璃推拉门冷柜柜口,所述柜口由两条注塑柜口与两条挤出柜口连接形成,所述挤出柜口上设置承担玻璃推拉门的上层滑道和下层滑道,所述上层滑道和下层滑道的两端分别与两条注塑柜口连接,形成的接缝均在滑道承担玻璃推拉门的部位之外;所述挤出柜口设置有外观面板,所述注塑柜口上设置有造型面板,所述造型面板覆盖部分外观面板。

如上所述的玻璃推拉门冷柜柜口,所述造型面板位于所述注塑柜口的端部,所述造型面板与所述注塑柜口呈一定角度。

如上所述的玻璃推拉门冷柜柜口,所述造型面板与所述注塑柜口形成的拐角部具有与冷柜柜体配合的弧形段。

如上所述的玻璃推拉门冷柜柜口,所述造型面板包括顶面板和侧面板,所述外观面板包括顶面板和侧面板,所述造型面板的顶面板覆盖部分外观面板的顶面板,所述造型面板的侧面板覆盖部分外观面板的侧面板。

如上所述的玻璃推拉门冷柜柜口,所述造型面板与所述外观面板的覆盖宽度至少为4mm。

如上所述的玻璃推拉门冷柜柜口,所述注塑柜口上设置有用于承载所述上层滑道和下层滑道两端的承载部。

如上所述的玻璃推拉门冷柜柜口,所述承载部和/或所述上层滑道、下层滑道上设置定位结构。

如上所述的玻璃推拉门冷柜柜口,所述注塑柜口底部具有与挤出柜口底部连接的拐角部,所述拐角部具有与冷柜内胆的形状相适配的弧形部。

如上所述的玻璃推拉门冷柜柜口,所述拐角部上设置有用于承载所述注塑柜口底部的承载部。

一种卧式冷柜,所述卧式冷柜包括上述的柜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玻璃推拉门冷柜柜口由两条注塑柜口与两条挤出柜口连接形成,挤出柜口上设置承担玻璃推拉门的上层滑道和下层滑道,上层滑道和下层滑道的两端分别与两条注塑柜口连接,形成的接缝均在滑道承担玻璃推拉门的部位之外;因而,承担玻璃推拉门滑道部位平整、密封性好、玻璃推拉门推拉时不会因接缝而产生磨损,并且接缝在隐蔽部位,不容易积灰。在挤出柜口的顶部设置有外观面板,注塑柜口上设置有造型面板,造型面板覆盖部分外观面板,因而,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注塑柜口的造型面板上进行造型设计,实现了外观造型的丰富多样性,提高了产品的档次和竞争力。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冷柜的示意图。

图2是图1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图1左注塑柜口与前挤出柜口相接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左注塑柜口前端部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前挤出柜口左端部的示意图。

图6是前挤出柜口的剖视图。

1、柜体;2、左注塑柜口;3、右注塑柜口;231、造型面板;2311、顶面板;2312、侧面板;232、弧形段;233、第一承载部;234、定位筋;235、弧形拐角部;236、第二承载部;4、前挤出柜口; 5、后挤出柜口;451、上层滑道;452、下层滑道;453、外观面板;4531、顶面板;4532、侧面板;454、凸台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卧式冷柜,包括柜体1,在柜体1的顶部设置有柜口,在柜口上设置可滑动的玻璃推拉门(图中未示出),玻璃推拉门用以打开和关闭冷柜,其中,玻璃推拉门与柜口配合,在柜口上滑动。本实施例的柜口由两条注塑柜口和两条挤出柜口连接形成,其中,注塑柜口为通过注塑工艺加工形成的注塑型材,挤出柜口为通过挤出工艺加工形成的挤出型材。具体的,柜口由左注塑柜口2、右注塑柜口3、前挤出柜口4和后挤出柜口5连接形成。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柜口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玻璃推拉门冷柜柜口由两条注塑柜口和两条挤出柜口连接形成,其中,注塑柜口包括左注塑柜口2和右注塑柜口3,挤出柜口包括前挤出柜口4和后挤出柜口5。

如图2、3、5、6所示,在挤出柜口上设置承担玻璃推拉门的上层滑道451和下层滑道452,上层滑道451和下层滑道452的两端分别与两条注塑柜口连接,形成的接缝均在滑道承担玻璃推拉门的部位之外。如图3所示,滑道承担玻璃推拉门的部位上没有接缝,因而,滑道承担玻璃推拉门的部位平整,玻璃推拉门可在滑道上自由滑动。

上层滑道451包括位于上层玻璃推拉门下方用于承载上层玻璃推拉门的水平滑道和位于水平滑道上方与水平滑道垂直的竖直滑道,水平滑道用于承载上层玻璃推拉门的下表面,前挤出柜口4的竖直滑道用于限制上层玻璃推拉门的前侧,后挤出柜口5的竖直滑道用于限制上层玻璃推拉门的后侧。

下层滑道452包括位于下层玻璃推拉门下方用于承载下层玻璃推拉门的水平滑道和位于水平滑道上方与水平滑道垂直的竖直滑道,水平滑道用于承载下层玻璃推拉门的下表面,前挤出柜口4的竖直滑道用于限制下层玻璃推拉门的前侧,后挤出柜口5的竖直滑道用于限制下层玻璃推拉门的后侧。

上层滑道451与下层滑道452相接,也即上层滑道451的水平滑道与下层滑道452的竖直滑道相接。

在挤出柜口的顶部设置有外观面板453,用于形成柜口的外观形状,本实施例的外观面板包括位于柜体顶面的顶面板4531和位于柜体外侧面的侧面板4532,顶面板4531与侧面板4532相接。

外观面板453与上层滑道451相接,外观面板453的顶面板4531与上层滑道451的竖直滑道相接。

在挤出柜口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承载食品筐等部件的凸台结构454。

由于挤出型材是采用挤出工艺形成的,在挤出柜口上无法设置造型丰富的外观,为了提高柜口造型的丰富多样性,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注塑柜口上设置有造型面板231,造型面板231覆盖部分外观面板453。由于注塑柜口采用注塑工艺形成,可以在注塑柜口上形成丰富的造型,因而,造型面板231上也可在注塑过程中直接形成丰富的造型,通过造型面板231覆盖挤出柜口的部分外观面板453可以提高柜口的整体造型的丰富多样性。

如图2、3、4所示,造型面板231位于注塑柜口的端部,造型面板231与注塑柜口呈一定角度。优选的,造型面板231与注塑柜口垂直。

造型面板231包括顶面板2311和侧面板2312,造型面板231的顶面板2311覆盖部分外观面板453的顶面板4531,造型面板231的侧面板2312覆盖部分外观面板的侧面板4532。

为了与冷柜柜体1的形状相适配,造型面板231与注塑柜口形成的拐角部具有与冷柜柜体1配合的弧形段232,具体的,弧形段232位于侧面板2312上。

造型面板231与外观面板453的覆盖宽度D至少为4mm。注塑柜口与挤出柜口装配好后再与柜体1的箱壳、内胆进行装配,装配后进行发泡。由于发泡料内部的膨胀力,可能导致注塑柜口与挤出柜口有1-2mm的位移。但是,由于本实施例造型面板231与外观面板453的覆盖宽度D均超过了4mm,因此,即使注塑柜口与挤出柜口出现了位移,注塑柜口与挤出柜口之间也不会出现闪缝。

为了提高注塑柜口与挤出柜口装配后的稳定性,如图4所示,在注塑柜口上设置有用于承载上层滑道451和下层滑道452两端的第一承载部233,第一承载部233位于上层滑道451和下层滑道452的下方并与上层滑道和下层滑道452接触,对上层滑道451和下层滑道452起到支撑作用。优选的,在第一承载部233和上层滑道451、下层滑道452的接触面上设置定位结构,在上层滑道451、下层滑道452与第一承载部233的接触面上设置定位结构,定位结构可以为定位筋234。当然,定位结构也可仅设置在上层滑道451和下层滑道452上,或者定位结构在第一承载部、上层滑道451和下层滑道452上均设置。

注塑柜口底部具有与挤出柜口底部的凸台结构454连接的拐角部235,拐角部235的具有与冷柜内胆的形状相适配的弧形部。

在拐角部235上设置有用于承载注塑柜口底部的凸台结构454的第二承载部236。在第二承载部236上设置有定位筋234。

本实施例的重点在于对柜口的结构进行设计,以将挤出型材上玻璃推拉门滑道与注塑型材的接缝设计在滑道承担玻璃推拉门的部位之外,使得玻璃推拉门滑道平整、密封性好、玻璃推拉门推拉时不会因接缝而产生磨损,并且接缝在隐蔽部位,不容易积灰。本实施例柜口还在挤出柜口的顶部设置有外观面板,注塑柜口上设置有造型面板,造型面板覆盖部分外观面板,可以在注塑柜口的造型面板上进行造型设计,实现了外观造型的丰富,提高产品的档次和竞争力。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