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冷媒除霜专用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1606发布日期:2019-04-13 00:31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液体冷媒除霜专用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发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体冷媒除霜专用的蒸发器内部结构。



背景技术:

食品的冻结过程是一个高耗能的环节,为了加快食品冻结的速度,缩短食品冻结所需要的时间,增大冷却设备和冻结物之间的温差成为了一般使用方法。但冻结库湿度相对较大,常规的冻结装置运行10小时以后就需要除霜。在各种除霜方式中,液体冷媒除霜因为在除霜的过程中产生的库温波动足够小,除霜完成后能提高制冷系统的效率,缩短冻结的时间,而最具优势。

但对传统的蒸发器来说,当需要进行除霜操作时,液体冷媒需先通过分液器,再由分液管把冷媒分配到蒸发器的每根换热管中。在这个过程里,通过分液器的制冷剂的压力会降低,导致进入蒸发器中换热管的制冷剂温度降低,造成除霜效果不好,除霜时间延长,耗能增加。所以减少液体冷媒除霜时制冷剂的压降,对整个系统的节能降耗起着关键的核心作用。

因此,亟待提出一种液体冷媒除霜专用的蒸发器内部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是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减少现有冷媒除霜过程中制冷剂在经过分液器时所产生的压降,提供一种新型的液体冷媒除霜专用的蒸发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手段: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体冷媒除霜专用的蒸发器,壳体内设置有管箱,连接电磁阀一的供液管一穿过壳体连接管箱内的集液管,连接热力膨胀阀和电磁阀二的供液管二穿过壳体连接管箱内的分液器;壳体内设置有与壳体四周内壁固定的管板,多根换热管分别穿过管板。供液集管连接多个供液管路,每个供液管路分别连接相应的换热管,融霜时制冷剂通过每个供液管路通入相应的换热管中,每条供液管路上分别设有单向阀;分液器连接多个分液管,每个分液管连接相应的换热管,制冷时制冷剂通过每个分液管送入相应的换热管中。

蒸发器内的换热管穿过管板分别与分液器的分液管和集液器的供液管路相连接,且管路数量相同。其中换热管的左边管口与分液管一一连接,换热管的上部管口与集液管供液管路一一连接。每条集液管的供液管路安有单向阀,控制制冷剂的流通。而管箱内部的供液集管和位于集管下部的分液器分别与穿入蒸发器壳体的制冷剂供液管相连。用于液体冷媒除霜的供液管上只安有电磁阀来控制制冷剂的流通。用于降温制冷的供液管上安有热力膨胀阀和电磁阀来控制制冷剂的降温降压及流通与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因为当需要进行除霜操作时,制冷剂无需通过分液器,直接通过供液集管送入蒸发器的换热管中,减少了液体冷媒的压力损失。

2、采用此种蒸发器的内部结构,由于压力损失的减少将缩短液体冷媒除霜所需要的时间,可大大减少用于除霜时所需要的能耗。

3、本系统结构简单,便于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液体冷媒除霜专用蒸发器的内部结构图;

图2是位于蒸发器管壳内的分液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参照图1所示,是一种液体冷媒除霜专用蒸发器的内部结构图;蒸发器四周为壳体13,壳体内设置有管箱12;连接电磁阀一2的供液管一7穿过壳体13 连接壳体管箱内的集液管9,连接热力膨胀阀4和电磁阀二3的供液管二8穿过壳体13连接壳体管箱内的分液器5;壳体内设置有与壳体四周内壁固定的管板 14,多根换热管分别穿过管板14;供液集管连接多个供液管路,每个供液管路分别连接相应的换热管,融霜时制冷剂通过每个供液管路11通入相应的换热管 1中,每条供液管路11上分别设有单向阀10;分液器连接多个分液管,每个分液管连接相应的换热管,制冷时制冷剂通过每个分液管6送入相应的换热管1 中。

当冷库进行制冷无需融霜操作时,打开热力膨胀阀4和电磁阀二3,关闭控制除霜操作的电磁阀一2。从冷凝器出来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经过热力膨胀阀4 的降温降压过程后,通过电磁阀二3,经穿过壳体13设置的供液管二8进入到分液器5中,经过分液器的均匀分液之后,由分液管6将制冷剂送入蒸发器换热管1中,且穿过管板14的换热管1的左部管口与分液管6一一相连,低温低压制冷剂由此流入换热管1中对冷库进行制冷。当冷库进行融霜操作时,关闭控制制冷回路的电磁阀二3和热力膨胀阀4,打开电磁阀一2,使制冷剂可以通过穿入蒸发器壳体设置的供液管一7进入到集液管9中。集液管9上的各条供液管路11分别设有单向阀10,当需要除霜时可打开对应单向阀10进行融霜操作。集液管的供液管路11另一端同样与蒸发器内部的换热管1相连。穿过管板 14的换热器1的上部端口与集液器的供液管路11一一相连,高温高压的制冷剂由此流入换热管1中对蒸发器进行融霜操作。

参照图2所示,是一种蒸发器管壳内的分液器结构图。当冷库需要制冷时,制冷剂通过分液器下部的制冷剂入口段15进入到分液器的混合室16对制冷剂进行均匀分液后,由分液器5上部的分液管6送到换热管1中。

尽管上面结合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变形,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