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振高效的热泵系统管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4271发布日期:2020-05-22 21:49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缓振高效的热泵系统管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缓振高效的热泵系统管路。



背景技术:

热泵系统,是一种将低位热源的热能转移到高位热源的装置,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现有的热泵系统中,压缩机工作时会带来噪音和振动,长期的振动会振裂管路脆弱的地方,如系统部件之间的焊口位置。

因此,需要对热泵系统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缓振高效的热泵系统管路,其通过在压缩机的各输出、输入端设置麻花管,降低压缩机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和噪音,从而避免振动导致管路振裂和产生噪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缓振高效的热泵系统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冷凝器、第一膨胀阀和蒸发器;

压缩机,其输出端与四通阀的第一接口连接,输入端与四通阀的第四接口连接;

冷凝器,其输入端与四通阀的第二接口连接,输出端与第一膨胀阀的输入端连接;

蒸发器,其输入端与第一膨胀阀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四通阀的第三接口连接;

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与第一接口之间、压缩机的输入端与第四接口之间,均设有麻花管。

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热泵系统还包括经济器,其具有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第一管路的输入端与冷凝器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第一膨胀阀的输入端连接;

和第二膨胀阀,第二膨胀阀的输入端接于第一管路输出端与第一膨胀阀输入端之间,第二膨胀阀的输出端与第二管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管路的输出端与压缩机的输入端连接。

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路的输出端与压缩机的输入端之间也设有麻花管。

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路的输出端与压缩机的输入端之间还设有单向阀。

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经济器为板式换热器。

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膨胀阀为第二电子膨胀阀。

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膨胀阀为第一电子膨胀阀。

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凝器设有循环水路,所述循环水路中设有水泵。

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麻花管的管长为100-300mm。

本实用新型同背景技术相比存在的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方案,在压缩机的排气和回气管段前端加入适当长度的麻花管,能加强该管段的强度,而且麻花管的螺旋型结构管段能对力的方向进行发散和分解,避免局部地方受力过度而断裂,也对系统其他部件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种带有螺旋麻花管的系统管路设计,能增强管路的强度,提高防振能力,减少压缩机振动对其他部件带来的不良影响,可以降低机组运行噪音,对系统能效方面都有一定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热泵系统管路各部件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麻花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参看附图1和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缓振高效的热泵系统管路,所述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1、四通阀2、冷凝器3、第一膨胀阀4和蒸发器5,其中,所述压缩机1,其输出端与四通阀2的第一接口连接,输入端与四通阀2的第四接口连接;冷凝器3,其输入端与四通阀2的第二接口连接,输出端与第一膨胀阀4的输入端连接;蒸发器5,其输入端与第一膨胀阀4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四通阀2的第三接口连接;所述压缩机1的输出端与第一接口之间、压缩机1的输入端与第四接口之间,均设有麻花管6。

本实施例通过在压缩机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位置设置麻花管6,利用麻花管6的螺旋形结构,对压缩机1工作时所产生的振动力进行发散和分解,降低振动对系统管理的影响,避免管道中各部件之间的焊口位置收到振动的影响而导致断裂,此外,麻花管6还能一定程度上对机组进行降噪,以及对系统能效有一定的提升;此外,在同等管长和管径的情况下,麻花管6的表面积大于普通直管,因而增大了热泵系统换热面积,提高热泵系统的换热效能。

优选的,为了加强热泵系统的制冷效果,所述热泵系统还包括经济器7,其具有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第一管路的输入端与冷凝器3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第一膨胀阀4的输入端连接;和第二膨胀阀8,第二膨胀阀8的输入端接于第一管路输出端与第一膨胀阀4输入端之间,第二膨胀阀8的输出端与第二管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管路的输出端与压缩机1的输入端连接。当第二膨胀阀8打开时,系统中部分冷媒经过第二膨胀阀8和第二管路后回到压缩机1,第二膨胀阀8对该部分冷媒进行节流后,第二管路中的冷媒处于温度较低的状态,进一步降低第一管路中冷媒的问题,因而这些温度更低的冷媒在第一膨胀阀4的节流下,温度更进一步的降低,使蒸发器5的制冷效果加强。

优选的,所述第二管路的输出端与压缩机1的输入端之间也设有麻花管6,进一步缓振降噪。所述第二管路的输出端与压缩机1的输入端之间还设有单向阀9,避免冷媒回流。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经济器7为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具有热损失小的优点。所述第一膨胀阀4和第二膨胀阀8均为电子膨胀阀,电子膨胀阀具有无级变容量制冷系统制冷供液量调节范围宽,要求调节反应快等优点。

优选的,所述冷凝器3设有循环水路,所述循环水路中设有水泵10,冷凝器3工作时会放热,对循环水路进行加热,水泵10可抽取经过加热的热水作为日常用水使用。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麻花管6的管长为100-300mm,麻花管6的具体长度根据实际需要选取,振动越大,适当加长管长,同时每端口的管径也应与压机输入输出端的口径一致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缓振高效的热泵系统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1)、四通阀(2)、冷凝器(3)、第一膨胀阀(4)和蒸发器(5);压缩机(1),其输出端与四通阀(2)的第一接口连接,输入端与四通阀(2)的第四接口连接;

冷凝器(3),其输入端与四通阀(2)的第二接口连接,输出端与第一膨胀阀(4)的输入端连接;

蒸发器(5),其输入端与第一膨胀阀(4)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四通阀(2)的第三接口连接;

所述压缩机(1)的输出端与第一接口之间、压缩机(1)的输入端与第四接口之间,均设有麻花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振高效的热泵系统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系统还包括经济器(7),其具有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第一管路的输入端与冷凝器(3)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第一膨胀阀(4)的输入端连接;

和第二膨胀阀(8),第二膨胀阀(8)的输入端接于第一管路输出端与第一膨胀阀(4)输入端之间,第二膨胀阀(8)的输出端与第二管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管路的输出端与压缩机(1)的输入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缓振高效的热泵系统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的输出端与压缩机(1)的输入端之间也设有麻花管(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缓振高效的热泵系统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的输出端与压缩机(1)的输入端之间还设有单向阀(9)。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缓振高效的热泵系统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经济器(7)为板式换热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缓振高效的热泵系统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膨胀阀(8)为第二电子膨胀阀。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缓振高效的热泵系统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膨胀阀(4)为第一电子膨胀阀。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缓振高效的热泵系统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3)设有循环水路,所述循环水路中设有水泵(10)。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缓振高效的热泵系统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麻花管(6)的管长为100-30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缓振高效的热泵系统管路,所述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其输出端与四通阀的第一接口连接,输入端与四通阀的第四接口连接;冷凝器,其输入端与四通阀的第二接口连接,输出端与第一膨胀阀的输入端连接;蒸发器,其输入端与第一膨胀阀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四通阀的第三接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与第一接口之间、压缩机的输入端与第四接口之间,均设有麻花管。在压缩机的排气和回气管段前端加入适当长度的麻花管,能加强该管段的强度,而且麻花管的螺旋型结构管段能对力的方向进行发散和分解,避免局部地方受力过度而断裂,也对系统其他部件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罗家健;罗志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耀华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3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