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冰箱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840476发布日期:2020-08-14 16:29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冰箱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食品的安全健康。果蔬、肉类、海鲜、饮品等都有不同的适宜的储存温度,为了能够更加科学健康地保存各种食物,使其保存在各自的保鲜温区,多温区冰箱越来越受消费者的欢迎,所占市场份额逐步提高。

现有一种冰箱,具有至少两个制冷间室:冷藏室和冷冻室,在同一制冷间室内布置有多个具有不同制冷温度需求的制冷子空间,例如,在冷藏室设置冷藏空间和变温空间,其中变温空间一般是采用变温抽屉的形式,冷藏空间和变温空间之间没有保温结构,温度容易互相影响,冷藏空间和变温空间共用一个风道,在风道内设置蒸发器和风机。冷藏室的工作模式为,在冷藏空间需要制冷时,蒸发器工作产生冷量;在变温空间需要制冷时,蒸发器工作产生冷量,在冷藏空间和变温空间均需要制冷时,蒸发器工作产生冷量。蒸发器长时间工作会产生结霜,而对于蒸发器没有配置化霜加热器的冰箱,一般需要控制蒸发器停止工作,通过风道与冷藏空间之间产生循环气流,通过冷藏空间较高的温度对蒸发器进行化霜,此时,会对变温空间的温度产生影响,导致变温空间无法达到需求温度。而如果减少化霜次数,增加制冷时间,变温空间的温度可以达标,但是,蒸发器的结霜风险大大增加。

因而,对于同一制冷间室包括多个制冷子空间,多个制冷子空间共用一个蒸发器且没有配置化霜加热器的冰箱,如何实现蒸发器化霜可靠性且保证变温制冷子空间的制冷效果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同一制冷间室包括多个制冷子空间,多个制冷子空间共用一个蒸发器且没有配置化霜加热器的冰箱,如何实现蒸发器化霜可靠性且保证变温制冷子空间的制冷效果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冰箱,包括:

至少两个制冷间室,用于储存物品,同一制冷间室内具有至少两个制冷子空间,所述制冷子空间包括第一制冷子空间和第二制冷子空间,所述第一制冷子空间的制冷需求温度高于所述第二制冷子空间的制冷需求温度;

压缩机;

风道;

蒸发器,位于所述风道内,用于受控产生冷量或不产生冷量;

风机和风门,用于受控产生在所述风道与所述制冷子空间之间循环的气流;

所述冰箱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记录所述压缩机开机和停机时间,用于记录所述同一制冷间室内所有制冷子空间的制冷时间;

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同一制冷间室内所有制冷子空间的累计制冷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在所述同一制冷间室内所有制冷子空间的累计制冷时间未达到第一预设时间且所述压缩机开机和停机累计时间达到第二预设时间时,控制所述蒸发器处于化霜状态;

所述同一制冷间室内所有制冷子空间的累计制冷时间包括每个制冷子空间单独制冷的制冷时间和至少两个制冷子空间同时制冷的制冷时间;

所述蒸发器处于化霜状态为:所述蒸发器受控不产生冷量,所述风机和风门受控产生的气流在所述风道与所述第一制冷子空间之间循环;

所述第一预设时间为事先通过实验测定的能够保证所述第二制冷子空间的制冷需求温度且所述蒸发器开始化霜的时间;

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为事先通过实验测定的同一制冷间室内所有制冷子空间的累计制冷时间未达到第一预设时间且所述蒸发器开始化霜的时间。

一种冰箱控制方法:

记录压缩机的开机和停机时间、同一制冷间室内所有制冷子空间的制冷时间;

在所述同一制冷间室内所有制冷子空间的累计制冷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在所述同一制冷间室内所有制冷子空间的累计制冷时间未达到第一预设时间且所述压缩机开机和停机累计时间达到第二预设时间时,控制蒸发器处于化霜状态;

所述同一制冷间室内所有制冷子空间的累计制冷时间包括每个制冷子空间单独制冷的制冷时间和至少两个制冷子空间同时制冷的制冷时间;

所述蒸发器处于化霜状态为:所述蒸发器受控不产生冷量,所述风机和风门受控产生的气流在所述风道与所述第一制冷子空间之间循环;

所述第一预设时间为事先通过实验测定的能够保证所述第二制冷子空间的制冷需求温度且所述蒸发器开始化霜的时间;

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为事先通过实验测定的同一制冷间室内所有制冷子空间的累计制冷时间未达到第一预设时间且所述蒸发器开始化霜的时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发明冰箱包括存储模块,存储模块记录压缩机开机和停机时间、同一制冷间室内所有制冷子空间的累计制冷时间,在同一制冷间室内所有制冷子空间的累计制冷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同一制冷间室内所有制冷子空间的累计制冷时间未达到第一预设时间且压缩机开机和停机累计时间达到第二预设时间时,使蒸发器处于化霜状态。由于第一预设时间为事先通过实验测定的能够保证第二制冷子空间的需求温度且蒸发器开始化霜的时间,第二预设时间为事先通过实验测定的同一制冷间室内所有制冷子空间的累计制冷时间未达到第一预设时间且所述蒸发器开始化霜的时间,因而,本发明通过第一预设时间和第二预设时间相结合作为判定蒸发器化霜的判断条件,能够在保证第二制冷子空间的制冷需求的同时避免蒸发器结霜或者保证蒸发器化霜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冰箱的示意图(去掉门体)。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冰箱内部蒸发器和风机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冰箱冷藏室的气体流向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控制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冰箱工作模式1的参数曲线图。

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冰箱工作模式2的参数曲线图。

图8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冰箱工作模式3的参数曲线图。

图9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冰箱工作模式4的参数曲线图。

附图标记:

1、箱体;11、风道;12、风机;13、冷藏蒸发器;2、冷藏室;21、第一制冷子空间;22、第二制冷子空间;23、第三制冷子空间;3、冷冻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冰箱包括箱体1,箱体1内形成有至少两个制冷间室:冷藏室2和冷冻室3,制冷间室用于储存物品。

箱体1与冷藏室2和冷冻室3对应的位置均具有保温层,用于对冷藏室和冷冻至进行保温。

冷藏室2(同一制冷间室)包括至少两个制冷子空间。

制冷子空间包括第一制冷子空间21和第二制冷子空间22,第一制冷子空间21的制冷需求温度高于第二制冷子空间22的制冷需求温度。第一制冷子空间21的制冷需求温度高于其余制冷子空间的制冷需求温度,第二制冷子空间22的制冷需求温度低于其余制冷子空间的制冷需求温度。

本实施例中,冷藏室2包括第一制冷子空间21、第二制冷子空间22和第三制冷子空间23。其中,第一制冷子空间21的制冷需求温度最高,第二制冷子空间22的制冷需求温度最低,第三制冷子空间23的制冷需求温度在第一制冷子空间21和第二制冷子空间22之间或者与第二制冷子空间22相同。

例如,本实施例的第一制冷子空间21为冷藏空间,第二制冷子空间22为变温空间,第三制冷子空间为干湿复用空间。

在箱体1上设置有风道11,风道11具有与第一制冷子空间21连通的第一进风口、与第二制冷子空间22连通的第二进风口,与第三制冷子空间23连通的第三进风口,风道11具有回风口,回风口位于冷藏室2的底部,第一制冷子空间21、第二制冷子空间22和第三制冷子空间23共用一个回风口。

在风道11内设置有风机12,用于受控启动或停止。

在进风口处设置有风门(图中未示出),用于受控打开进风口或者关闭进风口。

在第一进风口处设置第一风门,第一风门用于受控打开或者关闭第一进风口。

在第二进风口处设置第二风门,第二风门用于受控打开或者关闭第二进风口。

在第三进风口处设置第三风门,第三风门用于受控打开或者关闭第三进风口。

风机12和风门用于受控产生在风道11与第一制冷子空间21和/或第二制冷子空间22和/或第三制冷子空间23之间循环的气流。

风机12启动时,第一风门打开、第二风门和第三风门关闭,产生在风道11与第一制冷子空间21之间的循环的气流;第一风门关闭、第二风门打开、第三风门关闭,产生在风道11与第二制冷子空间22之间的循环的气流;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关闭、第三风门打开,产生在风道11与第三制冷子空间23之间循环的气流;第一风门打开、第二风门打开、第三风门关闭,产生在风道11与第一制冷子空间21、第二制冷子空间22之间的循环的气流;第一风门打开、第二风门关闭和第三风门打开,产生在风道11与第一制冷子空间21、第三制冷子空间23之间的循环的气流;第一风门关闭、第二风门和第三风门打开,产生在风道11与第二制冷子空间22和第三制冷子空间23之间的循环的气流;第一风门打开、第二风门关闭和第三风门打开,产生在风道11与第一制冷子空间21、第三制冷子空间23之间的循环的气流;第一风门、第二风门和第三风门均打开,产生在风道11与第一制冷子空间21、第二制冷子空间22和第三制冷子空间23之间的循环的气流。

冰箱包括向冷藏室和冷冻室供冷的制冷系统,制冷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其中,蒸发器包括冷藏室对应的冷藏蒸发器和冷冻室对应的冷冻蒸发器。

本实施例仅对冷藏室相关的冷藏蒸发器13进行说明,冷藏蒸发器13位于风道11内,用于受控产生冷量或者不产生冷量。

在第一制冷子空间21、第二制冷子空间22和第三制冷子空间23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任意两个或者三个有制冷需求时,冷藏蒸发器13受控产生冷量,配合风机12和风门产生在风道11与有制冷需求的制冷子空间之间循环的气流。

具体的,冷藏蒸发器13受控产生冷量的方法为,压缩机工作且制冷剂流经冷藏蒸发器13。冷藏蒸发器13受控不产生冷量的方法为,制冷剂不流经蒸发器13。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冰箱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记录压缩机开机和停机时间、用于记录同一制冷间室内所有制冷子空间的制冷时间。

本实施例中,存储模块用于记录第一制冷子空间21的制冷时间、第二制冷子空间22的制冷时间和第三制冷子空间23的制冷时间。

其中,第一制冷子空间21的制冷时间是指冷藏蒸发器13受控产生冷量、风机12和风门受控产生在风道11和第一制冷子空间21之间循环的气流的时间;第二制冷子空间22的制冷时间是指冷藏蒸发器13受控产生冷量、风机12和风门受控产生在风道11和第二制冷子空间22之间循环的气流的时间;第三制冷子空间23的制冷时间是指冷藏蒸发器13受控产生冷量、风机12和风门受控产生在风道11和第三制冷子空间23之间循环的气流的时间。

压缩机的开机和停机累计时间是指冰箱在所有情况下的压缩机开机和停机累计时间,不区分冷藏开机、冷冻开机或者变温开机。

控制模块,用于判断同一制冷间室内所有制冷子空间的累计制冷时间与第一预设时间的关系,用于判断压缩机开机和停机时间与第二预设时间的关系。在同一制冷间室内所有制冷子空间的累计制冷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在同一制冷间室内所有制冷子空间的累计制冷时间未达到第一预设时间且压缩机开机和停机累计时间达到第二预设时间时,输出控制信号至冷藏蒸发器13、风机12和风门,控制冷藏蒸发器13处于化霜状态。

同一制冷间室内所有制冷子空间的累计制冷时间包括每个制冷子空间单独制冷的制冷时间和至少两个制冷子空间同时制冷的制冷时间。

例如,第一制冷间室21的制冷时间为10:20-10:45、11:10-11:30;第二制冷间室22的制冷时间为10:30-10:40、10:50-11:00。则所有制冷空间的累计制冷时间为10min(10:20-10:30第一制冷子空间单独制冷的制冷时间)+10min(10:30-10:40第二制冷子空间和第一制冷子空间同时制冷的制冷时间)+5min(10:40-10:45第一制冷子空间单独制冷的制冷时间)+10min(10:50-11:00第二制冷子空间单独制冷的制冷时间)+20min(11:10-11:30第一制冷子空间单独制冷的制冷时间)。

冷藏蒸发器13处于化霜状态为:冷藏蒸发器13受控不产生冷量,风机12和风门受控产生的气流在风道11与第一制冷子空间21之间循环,利用第一制冷子空间21温度较高的空气对冷藏蒸发器13进行化霜。

其中,第一预设时间为事先通过实验测定的能够保证第二制冷子空间22的制冷需求温度且冷藏蒸发器13开始化霜的时间。

第一预设时间根据环境温度的不同,可以为50-150min内的任意值,如果时间小于50min,第二制冷子空间22无法实现负温,如果时间大于150min,冷藏蒸发器13有结霜隐患。

优选的,第一预设时间为90min。

第二预设时间为事先通过实验测定的第一制冷子空间21的累计时间未达到第一预设时间且所述蒸发器开始化霜的时间。

第二预设时间是在低环温下(例如10度),实验测试的平均值。第二预设时间为200-600min内的任意值,超过这个范围,冷藏蒸发器13有结霜隐患。

优选的,第二预设时间为480min。

在第一制冷子空间21的制冷时间与其余制冷子空间的制冷时间重叠时,以第一制冷子空间21的制冷时间作为累计制冷时间。

如图6所示,第一制冷子空间21冷藏设置正常档位(4℃档),第二制冷子空间22和第三制冷子空间23都关闭。此时,仅第一制冷子空间21冷藏开机,冷藏单次开机约36min,进行3次开停,第三次还未完成,即达到90min限值,冷藏蒸发器13处于化霜状态。化霜间隔243min。

如图7所示,第一制冷子空间21冷藏设置正常档位(4℃档),第二制冷子空间22变温设置最深档(-3℃档),冷藏开机时间27min,变温开机约8min。而冷藏开机和变温开机有重叠,冷藏连续3次开机,达到累计限值90min,冷藏蒸发器13处于化霜状态。化霜间隔320min。

如图8所示,第一制冷子空间21冷藏设置高档位,开机次数少,单次开机约为15min。第二制冷子空间22变温设置档位深(-3℃档),开停机非常频繁。第二制冷子空间22单次开机约5min。第一制冷子空间21开机一次、第二制冷子空间连续开机15次,达到累计限值90min,冷藏蒸发器13处于化霜状态。化霜间隔338min。

如图9所示,环境温度比较低(10℃)时,第一制冷子空间21冷藏设置高档位,第一制冷子空间21基本不开机。第二制冷子空间22即使设置最低档,开机时间仅7min,非常短。且当第二制冷子空间22关闭时,将无法进入化霜模式。此时,计算冰箱的运行时间(压缩机开机和停机累计时间),达到480min(8h),强制吹风化霜一次。

冰箱还包括蒸发器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冷藏蒸发器13温度,在冷藏蒸发器13温度大于蒸发器温度设定值时,冷藏蒸发器13结束化霜状态,冰箱进入正常运行状态。

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冰箱控制方法:

记录压缩机的开机和停机时间、同一制冷间室内所有制冷子空间的制冷时间。

在同一制冷间室内所有制冷子空间的累计制冷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在同一制冷间室内所有制冷子空间的累计制冷时间未达到第一预设时间且压缩机开机和停机累计时间达到第二预设时间时,蒸发器处于化霜状态。

同一制冷间室内所有制冷子空间的累计制冷时间包括每个制冷子空间单独制冷的制冷时间和至少两个制冷子空间同时制冷的制冷时间。

蒸发器处于化霜状态为:蒸发器受控不产生冷量,风机和风门受控产生的气流在风道与第一制冷子空间之间循环。

第一预设时间为事先通过实验测定的能够保证第二制冷子空间的制冷需求温度且蒸发器开始化霜的时间。

第二预设时间为事先通过实验测定的同一制冷间室内所有制冷子空间的累计制冷时间未达到第一预设时间且蒸发器开始化霜的时间。

第一制冷子空间的制冷时间与其余制冷子空间的制冷时间重叠时,以第一制冷子空间的制冷时间作为累计制冷时间。

第一预设时间为50-150min内的任意值;第二预设时间为200-600min内的任意值。

获取蒸发器温度,在蒸发器温度大于蒸发器温度设定值时,控制蒸发器结束化霜状态,冰箱进入正常运行状态。

具体的,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冰箱的控制流程如下:

s1、冰箱正常运行。控制模块根据各个间室的实际温度和制冷需求温度控制压缩机、风机和风门等部件,以使各个间室满足制冷需求温度。

s2、记录压缩机开机停机时间,记录第一制冷子空间21、第二制冷子空间22和第三制冷子空间23的制冷时间。

s3、判断同一制冷间室内所有制冷子空间的累计制冷时间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时间,若是,进入步骤s5,否则,进入步骤s4。

s4、判断压缩机开机停机时间是否达到第二预设时间,若是,进入步骤s5,否则,进入步骤s1。

s5、控制冷藏蒸发器处于化霜状态。

s6、判断化霜是否完成,若是,进入步骤s1,否则,进入步骤s5。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