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式自动出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85888发布日期:2021-01-01 13:25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式自动出冰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出冰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式自动出冰机。



背景技术:

对于出冰机而言,其能够将制备而成的冰块储存于指定的存冰空间内,在需要使用的情况下,存冰空间内的冰块被取出;其中,出冰机被广泛应用于需要使用大量冰的饭店等商业场所中。

需指出的是,现有市场上没有大容量自动出冰的设备,虽然现有技术中存在形式各样的出冰机产品;然而,对于现有的出冰机而言,普遍存在容量小、使用不方便、功能较为单一且不能够实现大容量出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式自动出冰机,该新式自动出冰机结构设计新颖、使用方便且可实现大容量出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式自动出冰机,包括有出冰机箱体,出冰机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箱体容置腔,出冰机箱体的上端部装设有双层存冰筒,双层存冰筒的下端部伸入至出冰机箱体的箱体容置腔内,双层存冰筒的上端部凸出于出冰机箱体的上表面,双层存冰筒包括有内侧筒体、套装于内侧筒体外围的外侧筒体,内侧筒体的内部成型有朝上开口的存冰腔室,内侧筒体的底部装设有与存冰腔室连通且朝下穿过外侧筒体并延伸至外侧筒体下端侧的出冰管,内侧筒体的上端部于存冰腔室的上端开口处装设有存冰筒盖板,存冰筒盖板装设有用于对存冰腔室内的冰块进行搅拌的存冰搅拌组件;内侧筒体的侧壁与外侧筒体的侧壁间隔布置,内侧筒体的侧壁与外侧筒体的侧壁之间成型有冰水腔室,内侧筒体的底部于出冰管的外围开设有连通存冰腔室与冰水腔室且呈均匀间隔分布的底部漏水孔;出冰机箱体装设有取冰口、冰水口、热水口,取冰口与出冰管连通,冰水口通过管道与冰水腔室的底部连通;

出冰机箱体的箱体容置腔内于双层存冰筒的下端侧嵌装有第一压缩机、第二压缩机、冷凝器、热交换回收器,出冰机箱体的箱体容置腔内于双层存冰筒的周侧嵌装有第一冰机蒸发筒、第二冰机蒸发筒,第一压缩机、冷凝器、第一冰机蒸发筒通过制冷剂管道依次连接并形成闭环回路;热交换回收器的内部设置有水流道、制冷剂流道,水流道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冰水腔室的底部连通,水流道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热水口连接,第二压缩机、热交换回收器中的制冷剂流道、第二冰机蒸发筒通过制冷剂管道依次连接并形成闭环回路;

第一冰机蒸发筒、第二冰机蒸发筒的出冰口分别通过导冰管道与存冰腔室的上端部连通,各导冰管道依次穿过外侧筒体、内侧筒体。

其中,所述存冰搅拌组件包括有螺装紧固于所述存冰筒盖板上表面的搅拌驱动电机,搅拌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穿过存冰筒盖板并延伸至存冰筒盖板的下端侧;

所述内侧筒体的内壁紧固安装有转轴支架,转轴支架通过轴承安装有呈竖向布置的驱动转轴,驱动转轴的上端部与搅拌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驱动转轴紧固安装有搅拌桨。

其中,所述出冰机箱体的箱体容置腔内于所述冷凝器的旁侧嵌装有散热风机,出冰机箱体的前表面开设有对齐散热风机的散热进风口,出冰机箱体的后表面开设有对齐散热风机的散热出风口。

其中,所述出冰机箱体于所述取冰口、所述冰水口、所述热水口的下方设置有接水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式自动出冰机,其包括有出冰机箱体,出冰机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箱体容置腔,出冰机箱体的上端部装设有双层存冰筒,双层存冰筒的下端部伸入至出冰机箱体的箱体容置腔内,双层存冰筒的上端部凸出于出冰机箱体的上表面,双层存冰筒包括有内侧筒体、套装于内侧筒体外围的外侧筒体,内侧筒体的内部成型有朝上开口的存冰腔室,内侧筒体的底部装设有与存冰腔室连通且朝下穿过外侧筒体并延伸至外侧筒体下端侧的出冰管,内侧筒体的上端部于存冰腔室的上端开口处装设有存冰筒盖板,存冰筒盖板装设有用于对存冰腔室内的冰块进行搅拌的存冰搅拌组件;内侧筒体的侧壁与外侧筒体的侧壁间隔布置,内侧筒体的侧壁与外侧筒体的侧壁之间成型有冰水腔室,内侧筒体的底部于出冰管的外围开设有连通存冰腔室与冰水腔室且呈均匀间隔分布的底部漏水孔;出冰机箱体装设有取冰口、冰水口、热水口,取冰口与出冰管连通,冰水口通过管道与冰水腔室的底部连通;出冰机箱体的箱体容置腔内于双层存冰筒的下端侧嵌装有第一压缩机、第二压缩机、冷凝器、热交换回收器,出冰机箱体的箱体容置腔内于双层存冰筒的周侧嵌装有第一冰机蒸发筒、第二冰机蒸发筒,第一压缩机、冷凝器、第一冰机蒸发筒通过制冷剂管道依次连接并形成闭环回路;热交换回收器的内部设置有水流道、制冷剂流道,水流道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冰水腔室的底部连通,水流道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热水口连接,第二压缩机、热交换回收器中的制冷剂流道、第二冰机蒸发筒通过制冷剂管道依次连接并形成闭环回路;第一冰机蒸发筒、第二冰机蒸发筒的出冰口分别通过导冰管道与存冰腔室的上端部连通,各导冰管道依次穿过外侧筒体、内侧筒体。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新颖、使用方便且可实现大容量出冰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存冰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存冰筒的分解示意图。

在图1至图5中包括有:

1——出冰机箱体11——散热进风口

12——散热出风口2——双层存冰筒

21——内侧筒体211——存冰腔室

212——底部漏水孔22——外侧筒体

23——出冰管24——存冰筒盖板

25——存冰搅拌组件251——搅拌驱动电机

252——转轴安装架253——驱动转轴

254——搅拌桨26——冰水腔室

3——取冰口4——冰水口

5——热水口6——接水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新式自动出冰机,其包括有出冰机箱体1,出冰机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箱体容置腔,出冰机箱体1的上端部装设有双层存冰筒2,双层存冰筒2的下端部伸入至出冰机箱体1的箱体容置腔内,双层存冰筒2的上端部凸出于出冰机箱体1的上表面,双层存冰筒2包括有内侧筒体21、套装于内侧筒体21外围的外侧筒体22,内侧筒体21的内部成型有朝上开口的存冰腔室211,内侧筒体21的底部装设有与存冰腔室211连通且朝下穿过外侧筒体22并延伸至外侧筒体22下端侧的出冰管23,内侧筒体21的上端部于存冰腔室211的上端开口处装设有存冰筒盖板24,存冰筒盖板24装设有用于对存冰腔室211内的冰块进行搅拌的存冰搅拌组件25;内侧筒体21的侧壁与外侧筒体22的侧壁间隔布置,内侧筒体21的侧壁与外侧筒体22的侧壁之间成型有冰水腔室26,内侧筒体21的底部于出冰管23的外围开设有连通存冰腔室211与冰水腔室26且呈均匀间隔分布的底部漏水孔212;出冰机箱体1装设有取冰口3、冰水口4、热水口5,取冰口3与出冰管23连通,冰水口4通过管道与冰水腔室26的底部连通。

进一步的,出冰机箱体1的箱体容置腔内于双层存冰筒2的下端侧嵌装有第一压缩机、第二压缩机、冷凝器、热交换回收器,出冰机箱体1的箱体容置腔内于双层存冰筒2的周侧嵌装有第一冰机蒸发筒、第二冰机蒸发筒,第一压缩机、冷凝器、第一冰机蒸发筒通过制冷剂管道依次连接并形成闭环回路;热交换回收器的内部设置有水流道、制冷剂流道,水流道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冰水腔室26的底部连通,水流道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热水口5连接,第二压缩机、热交换回收器中的制冷剂流道、第二冰机蒸发筒通过制冷剂管道依次连接并形成闭环回路。

更进一步的,第一冰机蒸发筒、第二冰机蒸发筒的出冰口分别通过导冰管道与存冰腔室211的上端部连通,各导冰管道依次穿过外侧筒体22、内侧筒体21。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存冰搅拌组件25而言,其可以采用下述结构设计,具体的:存冰搅拌组件25包括有螺装紧固于存冰筒盖板24上表面的搅拌驱动电机251,搅拌驱动电机251的动力输出轴穿过存冰筒盖板24并延伸至存冰筒盖板24的下端侧;内侧筒体21的内壁紧固安装有转轴支架,转轴支架通过轴承安装有呈竖向布置的驱动转轴253,驱动转轴253的上端部与搅拌驱动电机251的动力输出轴连接,驱动转轴253紧固安装有搅拌桨254。需解释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存冰搅拌组件25工作过程中,搅拌驱动电机251驱动驱动转轴253转动,转动的驱动转轴253带动搅拌桨254转动,搅拌桨254对存冰腔室211内的冰块进行搅动,以防止存冰腔室211内的冰块结块。本实用新型的搅拌驱动电机251可以为变频驱动电机,工作时,搅拌驱动电机251可以根据需要来调节搅拌的速度,由于搅拌速度决定了出冰速度,即可以通过速度控制来控制出冰速度。

为加快冷凝器散热速度,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散热结构设计,具体的:出冰机箱体1的箱体容置腔内于冷凝器的旁侧嵌装有散热风机,出冰机箱体1的前表面开设有对齐散热风机的散热进风口11,出冰机箱体1的后表面开设有对齐散热风机的散热出风口12。

在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可以通过取冰口3取用冰块,可以通过冰水口4取用冰水,可以通过热水口5取用热水,即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冰块、冰水、热水供应,功能多样且使用方便。其中,出冰机箱体1于取冰口3、冰水口4、热水口5的下方设置有接水盘6,接水盘6用于承托取水工具或者取冰工具,进而方便使用者取水或者取冰。

在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第一冰机蒸发筒、第二冰机蒸发筒分别用于制冰,且第一冰机蒸发筒、第二冰机蒸发筒所制备而成的冰块通过导冰管道送入至内侧筒体21的存冰腔室211内;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冰机蒸发筒来同时制冰,制冰效率高且能够实现大容量出冰。

内侧筒体21通过存冰腔室211储存冰块时,冰块会部分融化,融化所产生的冰水会先经过内侧筒体21底部的底部漏水孔212而流入至内侧筒体21与外侧筒体22之间的冰水腔室26内,冰水腔室26内的冰水再通过管道而引流至冰水口4,以方便使用者取用冰水。

另外,在第二压缩机将制冷剂送入至热交换回收器的制冷剂流道时,从冰水腔室26引流进入至热交换回收器的水流道内的冰水会与高温制冷剂产生热交换,冰水通过热交换的方式进行加热并形成热水,热水通过管道引流至热水口5,以方便使用者取用。

综合上述情况可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新颖、使用方便且可实现大容量出冰的优点。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