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循环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629901阅读:来源:国知局
,吸热旁通阀75a以及吸热主流阀75b也可以省略。吸热流量调整机构75所包含的三通阀例如是电动三通阀。
[0154]接着,对制冷循环装置la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制冷循环装置la进行通常运转时,控制吸热流量调整机构75,以使得在吸热旁通流路70中流动的流体的流量成为零或最小。例如,控制吸热旁通阀75a以使得吸热旁通阀75a关闭或吸热旁通阀75a的开度成为最小,并控制吸热主流阀75b以使得吸热主流阀75b打开或吸热主流阀75b成为预定的开度。由此,在内部热交换器6中几乎不产生热交换,向吸热热交换器42供给比较低温的流体。
[0155]在吸热热交换器42暴露于低温的大气时,霜会附着于吸热热交换器42。由此,吸热热交换器42的性能(热交换量)下降。在吸热热交换器42的性能由于霜附着于吸热热交换器42而下降至低于预定的等级的情况下,为了使吸热热交换器42的性能恢复,制冷循环装置la的运转从通常运转转变为除霜运转。例如,基于吸热热交换器42的入口处的流体的温度、吸热热交换器42的出口处的流体的温度以及第一送液机41的送液量算出吸热热交换器42的性能。在算出的吸热热交换器42的性能低于预定的阈值时,使制冷循环装置la的运转从通常运转转变为除霜运转。
[0156]在制冷循环装置la进行除霜运转时,控制吸热流量调整机构75,以使在吸热旁通流路70中流动的流体的流量与通常运转时相比增加、且吸热循环路40的分支位置45a与合流位置45b之间的部分的流体的流量与通常运转时相比减少。例如,控制吸热旁通阀75a以使得吸热旁通阀75a打开或吸热旁通阀75a的开度增加,并控制吸热主流阀75b以使得吸热主流阀75b关闭或吸热主流阀75b的开度减少。由此,在内部热交换器6中产生热交换,由在放热循环路50中流动的流体对在吸热旁通流路70中流动的流体进行加热。由此,向吸热热交换器42供给比较高温的流体,将附着于吸热热交换器42的霜溶解。S卩,除去附着于吸热热交换器42的霜。其结果,下降了的吸热热交换器42的性能恢复。根据上述方法,在算出的吸热热交换器42的性能超过了预定的阈值时,停止除霜运转,制冷循环装置la的运转转变为通常运转。或者,制冷循环装置la也可以以在除霜运转持续预定期间之后自动转变为通常运转的方式运转。在该情况下,制冷循环装置la进行除霜运转的期间可以根据内部热交换器6中的热交换量等制冷循环装置la的运转条件而适当设定。
[0157]在制冷循环装置la进行除霜运转时,通过吸热流量调整机构75来调整在吸热旁通流路70中流动的流体的流量,由此,能够调整在内部热交换器6中对应该供给到吸热热交换器42的流体赋予的热量。因而,能够将内部热交换器6中的热交换量调整为吸热热交换器42的除霜所需的适当量。由此,能够减少与吸热热交换器42的除霜相伴的热损失。
[0158]在制冷循环装置la中,吸热循环路40和放热循环路50彼此独立地形成。S卩,制冷循环装置la独立具备仅作为吸热循环路40发挥功能的流路和仅作为放热循环路50发挥功能的流路。因而,在吸热循环路40中循环的流体和在放热循环路50中循环的流体不会混合。其结果,能够使具有互不相同的特性的流体在吸热循环路40和放热循环路50中循环。例如,在吸热循环路40中循环的流体成为比较低的温度,所以可以以比较高的浓度含有冻结防止剂。与此相对,放热循环路50中的流体为了具有低粘性而以比较低的浓度含有冻结防止剂,或者也可以不含有冻结防止剂。由此,能够减少使流体在放热循环路50中循环所需的投入动力。
[0159]在不进行除霜时,能够在吸热循环路40中不使流体通过内部热交换器6而通过吸热流量调整机构75将流体供给到吸热热交换器42。由此,能够减少吸热循环路40中的流体的流动的压力损失,能够减少第一送液机41所要求的动力。其结果,制冷循环装置la的f生會κ?是1?。
[0160](变形例)
[0161]制冷循环装置la可以从各种各样的观点进行变更。例如,制冷循环装置la也可以形成冷却器或蓄热系统。在吸热循环路40中流动的流体也可以在吸热热交换器42中与空气以外的气体进行热交换。另外,在放热循环路50中流动的流体也可以在放热热交换器52中与空气以外的气体或液体进行热交换。
[0162]〈第二实施方式〉
[0163]接着,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lb进行说明。除了特别说明的情况之外,制冷循环装置lb与制冷循环装置la同样地构成。对制冷循环装置lb的构成要素中与制冷循环装置la的构成要素相同或对应的构成要素附上相同的标号,有时省略详细的说明。另外,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说明只要在技术上不矛盾,就也适用于第二实施方式。这对于后述的第三实施方式?第六实施方式也同样适用。
[0164]如图2所示,在制冷循环装置lb中,省略了制冷循环装置la的吸热旁通流路70和吸热流量调整机构75。取而代之,吸热循环路40贯穿内部热交换器6而延伸。内部热交换器6配置于吸热循环路40中的第一送液机41的出口与吸热热交换器42的入口之间。这样,吸热循环路40形成为通过内部热交换器6后的制冷剂或吸热传热介质被供给到吸热热交换器42。
[0165]制冷循环装置lb具备放热旁通流路80和放热流量调整机构85 (第二流量调整机构)。放热旁通流路80 (第二旁通流路)从放热循环路50分支,贯穿内部热交换器6而延伸。放热旁通流路80在位于比放热热交换器52的入口靠上游的分支位置55a从放热循环路50分支。这样,放热旁通流路80形成为在放热循环路50中的比放热热交换器52的入口靠上游流动的制冷剂或放热传热介质被供给到内部热交换器6。在制冷循环装置lb进行除霜运转时,向内部热交换器6供给在放热循环路50中流动的通过放热热交换器52进行放热之前的制冷剂或放热传热介质,因此,在内部热交换器6中进行热交换的2种流体的温差大。因而,能够使内部热交换器6小型化,或者能够缩短制冷循环装置lb进行除霜运转的期间。另外,放热旁通流路80贯穿内部热交换器6而从分支位置55a延伸至位于放热循环路50中的比分支位置55a靠下游的合流位置55b。
[0166]放热流量调整机构85调整放热旁通流路80中的制冷剂或放热传热介质的流量以及放热循环路50的比放热旁通流路80分支的位置(分支位置55a)靠下游侧的部分的制冷剂或放热传热介质的流量。放热流量调整机构85例如包括放热旁通阀85a和放热主流阀85b。放热旁通阀85a配置于放热旁通流路80。放热主流阀85b配置于放热循环路50的分支位置55a与合流位置55b之间的部分。放热旁通阀85a例如是电磁阀等闸阀或电动阀等可调整开度的流量调整阀。放热主流阀85b例如是电磁阀等闸阀或电动阀等可调整开度的流量调整阀。通过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等控制器(省略图示)来进行放热旁通阀85a的开闭或放热旁通阀85a的开度的调节、以及放热主流阀85b的开闭或放热主流阀85b的开度的调节。由此,调整在放热旁通流路80中流动的流体的流量。在放热旁通阀85a和放热主流阀85b的一方是流量调整阀的情况下,放热旁通阀85a和放热主流阀85b的另一方也可以置换为孔口。另外,放热流量调整机构85也可以包括配置于分支位置55a的三通阀。在该情况下,放热旁通阀85a和放热主流阀85b也可以省略。放热流量调整机构85所包含的三通阀例如是电动三通阀。
[0167]在制冷循环装置lb进行通常运转时,控制放热流量调整机构85,以使得在放热旁通流路80中流动的流体的流量成为零或最小。例如,控制放热旁通阀85a以使得放热旁通阀85a关闭或放热旁通阀85a的开度成为最小,并控制放热主流阀85b以使得放热主流阀85b打开或放热主流阀85b成为预定的开度。由此,在内部热交换器6中几乎不产生热交换,向吸热热交换器42供给比较低温的流体。
[0168]在制冷循环装置lb进行除霜运转时,控制放热流量调整机构85,以使得在放热旁通流路80中流动的流体的流量与通常运转时相比增加、且放热循环路50的比分支位置55a靠下游侧的部分的流体的流量与通常运转时相比减少。例如,控制放热旁通阀85a以使得放热旁通阀85a打开或放热旁通阀85a的开度增加,并控制放热主流阀85b以使得放热主流阀85b关闭或放热主流阀85b的开度减少。由此,在内部热交换器6中产生热交换,由在放热旁通流路80中流动的流体对在吸热循环路40中流动的流体进行加热。因而,向吸热热交换器42供给比较高温的流体。其结果,可除去附着于吸热热交换器42的霜。
[0169]在制冷循环装置lb进行除霜运转时,若通过放热流量调整机构85调整在放热旁通流路80中流动的流体的流量,则能够调整在内部热交换器6中对应该供给到吸热热交换器42的流体赋予的热量。因而,能够将内部热交换器6中的热交换量调整为吸热热交换器42的除霜所需的适当量。由此,能够减少与吸热热交换器42的除霜相伴的热损失。另外,在不进行除霜时,可以通过放热流量调整机构85使流体不通过内部热交换器6而在放热循环路50中返回冷凝器23。由此,可减少放热循环路50中的流体的流动的压力损失,也可减少需要的投入动力。其结果,制冷循环装置lb的性能提高。
[0170](变形例)
[0171]制冷循环装置lb可以从各种各样的观点来进行变更。例如,制冷循环装置lb也可以如图3所示的制冷循环装置lc那样变更。除了特别说明的情况之外,制冷循环装置lc与制冷循环装置lb同样地构成。对制冷循环装置lc的构成要素中与制冷循环装置lb的构成要素相同或对应的构成要素附有相同的标号。
[0172]在制冷循环装置lc中,放热旁通流路80从分支位置55a延伸至放热循环路50中的比放热热交换器52的出口靠下游侧的位置。即,合流位置55b位于放热循环路50中的比放热热交换器52的出口靠下游侧的位置。在放热旁通流路80中通过内部热交换器6后的制冷剂或放热传热介质不通过放热热交换器52而返回冷凝器23。因而,可减少放热旁通流路80中的流体的流动的压力损失,也可减少需要的投入动力。其结果,制冷循环装置lc的性能提高。另外,放热旁通流路80也可以不与放热循环路50合流而直接延伸至冷凝器23ο
[0173]制冷循环装置lb例如也可以如图4所示的制冷循环装置Id那样变更。除了特别说明的情况之外,制冷循环装置Id与制冷循环装置lb同样地构成。对制冷循环装置Id的构成要素中与制冷循环装置lb的构成要素相同或对应的构成要素附有相同的标号。
[0174]在制冷循环装置Id中,放热旁通流路80形成为在放热循环路50中的比放热热交换器52的出口靠下游流动的制冷剂或放热传热介质被供给到内部热交换器6。具体而言,放热旁通流路80从放热循环路50中的位于比放热热交换器52的出口靠下游的分支位置55a贯穿内部热交换器6而延伸至放热循环路50中的位于比分支位置55a靠下游的合流位置55b。在制冷循环装置Id中,在进行除霜运转时,向内部热交换器6供给在放热循环路50中流动的通过放热热交换器52进行放热后的制冷剂或放热传热介质。因而,即使在
当前第4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