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685030阅读:来源:国知局
不均的问题。
[0036]在各第一分水支路13和/或各第二分水支路14上均设置有调节阀15。在本实施例中,在各第一分水支路13和各第二分水支路14上均设置有调节阀15。调节阀15的作用在于,可以对每个单独的温度调节支路进行分别控制,从而对相应位置处的房间温度进行控制,使得房间内的温度调整更加灵活方便。在不需要温度调节支路进行温度调节时,还可以通过关闭相应的调节阀15来使该调节阀15所在的温度调节支路关闭,从而使该温度调节支路上的使用末端不参与换热。
[0037]第一分集水器11或第二分集水器12与第二换热器4之间设置有液压栗16。液压栗16可以为第二换热部7所在的换热循环提供循环动力,保证第二换热部7所在的换热循环的换热介质可以在换热循环内正常流动,实现第二换热部7与使用末端之间的热量传递,进而可以有效地保证使用末端对房间温度的有效调节。
[0038]由于在实际的实用过程中,只要能够将第二换热部7处的热量传递至使用末端位置处,就可以通过使用末端与房间内的空气实现热交换,从而实现对房间内的温度调节,在此过程中,第二换热部7所在的换热循环内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并不会对使用末端的功能实现造成致命影响,因此,可以使用单向液压栗来使第二换热部7所在的换热循环内的换热介质始终保持一个流动方向。
[0039]但是基于在制冷和制热过程中,第一换热部6内的制冷剂流动方向并不相同,为了使第二换热部7所在的换热循环具有较高的热传递效率,需要根据第一换热部6内的制冷剂流动方向的不同,对位于第二换热部7所在的换热循环内的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加以调整。为此,需要选择双向液压栗或者选择换向装置与单向液压栗的组合,来实现不同情况下对于第二换热部7所在的换热循环内的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的调整。
[0040]通过在第二换热部7所在的换热循环上增加换向装置,可以方便地实现对其内的换热介质的流向调整。
[0041]在本实施例中,换向装置和液压栗16设置在第二分集水器12与第二换热部7之间的管路上。换向装置包括第一控制阀17、第二控制阀18、第三控制阀19和第四控制阀20,第一控制阀17的第一端和第三控制阀19的第二端连接至液压栗16的入口,第二控制阀18的第二端和第四控制阀20的第一端连接至液压栗16的出口,第二控制阀18的第一端和第三控制阀19的第一端共同连接至第二换热器4,第四控制阀20的第二端和第一控制阀17的第二端共同连接至第一分集水器11或第二分集水器12。通过对第一控制阀17、第二控制阀18、第三控制阀19和第四控制阀20的开闭进行控制,就可以在不改变液压栗16的输出方向的基础上方便地调节第二换热部7所在的换热循环内的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0042]分集水器的支路数可以根据具体需求来定,从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使用末端进行布置,使得房间内的温度分布更加合理,能量利用效率更高。
[0043]换热装置的结构形式也可以为多种,例如板板换热等。
[0044]第一节流单元8例如为电子膨胀阀或者毛细管等。
[0045]优选地,第二换热部7、第一分集水器11、第二分集水器12和使用末端之间通过软管连接,从而使得使用末端的位置可以更具使用者的意愿方便地进行调整,使得使用末端的温度调节更加灵活,使用户可以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
[0046]在本实施例中,在空调系统制热运行时,第一控制阀17和第二控制阀18开启,第三控制阀19和第四控制阀20关闭,具体额制热流程为:从压缩机1的排气口出来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汽通过四通换向阀2进入第一换热器3和换热装置5的第一换热部6冷却冷凝,冷凝后的液态制冷剂通过第一节流单元8节流后进入第二换热器4中蒸发吸热,从第二换热器4出来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汽通过四通换向阀2进入压缩机1的吸气口,完成一次工作循环,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通过换热装置5吸热升温的水通过第一分集水器11进入室内支路,在使用末端处将热量散向室内,支路回水通过第二分集水器12进入换热装置5重新吸热升温,整个支路内的液体的流动由液压栗16提供动力。
[0047]在制冷运行时,第三控制阀19和第四控制阀20开启,第一控制阀17和第二控制阀18关闭,具体的制冷流程为:从压缩机1的排气口出来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汽通过四通换向阀2进入第二换热器4冷却冷凝,冷凝后的液态制冷剂通过第一节流单元8节流后进入第一换热器3和换热装置蒸发吸热,从第一换热器3和换热装置5出来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汽通过四通换向阀2进入压缩机1的吸气口,完成一次工作循环,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通过换热装置5冷却降温的水通过第二分集水器12进入室内支路,在使用末端处吸收室内热量,支路回水通过第一分集水器11进入换热装置5重新冷却降温,整个支路内的液体的流动由液压栗16提供动力。
[0048]由于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第一换热部6沿着制冷剂的流动方向温度变化逐渐变小,而第二换热部7沿着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温度变化也是逐渐变小的,因此如果使第一换热部6内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与第二换热部7内的制冷剂流动方向相同,则沿着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第一换热部6与第二换热部7之间的温差逐渐变小,换热效率逐渐降低,不利于第一换热部6与第二换热部7之间的换热。在使第一换热部6内的制冷剂与第二换热部7内的换热介质流动方向相反之后,就能够使得整个换热过程更加均匀,换热效率更高。
[0049]结合参见图4至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液压栗16和换向装置设置在第一分集水器11和第二换热部7之间。
[0050]在本实施例中,在空调系统制热运行时,第三控制阀19和第四控制阀20开启,第一控制阀17和第二控制阀18关闭,具体的制冷流程为:从压缩机1的排气口出来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汽通过四通换向阀2进入第一换热器3和换热装置5的第一换热部6冷却冷凝,冷凝后的液态制冷剂通过第一节流单元8节流后进入第二换热器4中蒸发吸热,从第二换热器4出来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汽通过四通换向阀2进入压缩机1的吸气口,完成一次工作循环,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通过换热装置5吸热升温的水通过第一分集水器11进入室内支路,在使用末端处将热量散向室内,支路回水通过第二分集水器12进入换热装置5重新吸热升温,整个支路内的液体的流动由液压栗16提供动力。
[0051 ] 在制冷运行时,第一控制阀17和第二控制阀18开启,第三控制阀19和第四控制阀20关闭,具体的制热流程为:从压缩机1的排气口出来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汽通过四通换向阀2进入第二换热器4冷却冷凝,冷凝后的液态制冷剂通过第一节流单元8节流后进入第一换热器3和换热装置蒸发吸热,从第一换热器3和换热装置5出来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汽通过四通换向阀2进入压缩机1的吸气口,完成一次工作循环,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通过换热装置5冷却降温的水通过第二分集水器12进入室内支路,在使用末端处吸收室内热量,支路回水通过第一分集水器11进入换热装置5重新冷却降温,整个支路内的液体的流动由液压栗16提供动力。
[0052]结合参见图7至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节流装置包括第二节流单元9和第三节流单元10,第一换热器3和第二节流单元9形成第一串联支路,换热装置5和第三节流单元10形成第二串联支路,第一串联支路和第一.串联支路并联。
[0053]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第二节流单元9对流经第一换热器3内的制冷剂进行节流,通过第三节流单元10对流经第一换热部6内的制冷剂进行节流,通过调节第二节流单元9和第三节流单元10,可以使流经第一换热器3和第一换热部6的制冷剂具有不同的节流效果,从而可以分别对第一换热器3和第一换热部6的换热效果进行调节,使得第一换热器3对房间温度的调节与使用末端对房间温度的调节相匹配,使得空调系统对房间温度的调节更加均衡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