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993298阅读:来源:国知局
邻的划分壁24彼此在管高度方向(上下方向)的两端交替连结,且钎焊在两平坦壁11、12的内表面上。而且,以与各划分部件16中的管宽度方向外端部的划分壁24的管高度方向的一端部相连的方式一体形成有加强部件14,在此,加强部件14的作为管高度方向的一端部的上端部与管宽度方向外端部的划分壁24的作为管高度方向的一端部的上端部相连。
[0074]左右的集液箱3、4由集液箱主体26、和钎焊在集液箱主体26的两端而将两端开口封闭的铝制封闭部件27构成,其中,集液箱主体26通过将在两面具有硬钎料层的铝硬钎焊片成形为筒状并将两侧缘部彼此的对接部钎焊而形成。
[0075]如图3以及图4所示,第2铝硬钎焊片28(第2硬钎焊片)由芯材29、将芯材29的外表面覆盖且流动性比形成热交换管2的第I铝硬钎焊片17的第I硬钎料19低的第3硬钎料31、和将芯材29的内表面覆盖且流动性比形成热交换管2的第I铝硬钎焊片17的第I硬钎料19低的第4硬钎料30构成,第2铝硬钎焊片28以使第3硬钎料31处于外表面侧的方式形成为筒状,并且使两侧缘部局部重合并相互钎焊,由此形成两集液箱3、4的集液箱主体26,两集液箱3、4的集液箱主体26的外周面由第3硬钎料31覆盖,两集液箱3、4的集液箱主体26的内周面由第4硬钎料30覆盖。在集液箱主体中的与成形为筒状的第2铝硬钎焊片28的两侧缘部彼此的对接部的钎焊部28相反一侧的部分上,沿上下方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在通风方向上长的管插入孔33。
[0076]在集液箱主体26的管插入孔33中的彼此相对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缘部(上下两侧缘部)上,分别一体形成有向集液箱主体26内侧突出的冲缘加工部34,热交换管2的端部插入至管插入孔33内并钎焊在集液箱主体26中的管插入孔33的周围的部分以及冲缘加工部34上。冲缘加工部34的突出高度为集液箱主体26的周壁的厚度以上,并且冲缘加工部34朝向突出端而使厚度逐渐变薄。在冲缘加工部34的朝向热交换管2侧的面中的从突出端起具有固定宽度的部分,第2铝硬钎焊片28的芯材29通过将第I硬钎焊片17的外表面覆盖的第I硬钎料19而钎焊在第I硬钎焊片17的芯材上。冲缘加工部34的朝向热交换管2侧的面中的通过第I硬钎料19钎焊在热交换管2上的钎焊部分35的宽度,为集液箱主体26的周壁的厚度以上。
[0077]在冲缘加工部34的朝向热交换管2侧的面的除了钎焊部分35以外的部分,第2硬钎焊片28的芯材29与第I硬钎焊片17的芯材18之间的间隔,从钎焊部分35侧向着集液箱主体26外侧逐渐变宽,由此在两硬钎焊片17、28的芯材18、29彼此之间设有硬钎料蓄留部36。而且,在硬钎料蓄留部36内,形成有由第I硬钎焊片17的第I硬钎料19和第2硬钎焊片28的第3硬钎料31的混合物构成的角焊缝37,通过该角焊缝37,两硬钎焊片17、28的芯材18、29中的形成硬钎料蓄留部36的部分彼此钎焊。
[0078]在此,在将冲缘加工部34的朝向热交换管2侧的面中的钎焊部分35的热交换管2的长边方向的长度设为Xmm,将形成在硬钎料蓄留部36内的角焊缝37的热交换管2的长边方向的长度设为Ymm的情况下,优选满足Y/X = 0.40?1.40的关系。在Y/X < 0.40的情况下,担心角焊缝37不足而发生钎焊不良,在Y/X > 1.40的情况下,超出基于接头形状实现的抑制效果,担心集液箱主体26的第3硬钎料31向热交换管2侧流出,在热交换管2上发生腐蚀。
[0079]冷凝器I通过如下所述的方法制造。
[0080]首先,将由铝制芯材18、覆盖芯材18的一面的铝制第I硬钎料19、和覆盖芯材18的另一面的铝制第2硬钎料21构成的第I铝硬钎焊片17以使第I硬钎料19位于外表面侧的方式折曲,由此制作形状与热交换管2相同且各部分没有被钎焊的热交换管还件41 (参照图5)。
[0081]另外,在由铝制芯材29、覆盖芯材29的一面的第3硬钎料31、和覆盖芯材29的另一面的第4硬钎料30构成的第2硬钎焊片28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上形成管插入孔33,并且形成冲缘加工部34。使冲缘加工部34的突出高度H为集液箱主体26的周壁的厚度T以上,并且使冲缘加工部34向着突出端而厚度逐渐变薄,而且在冲缘加工部34的朝向热交换管2侧的面中的从突出端起具有固定宽度的部分,使第2硬钎焊片28的芯材29露出而设置露出部分29A。接着,将第2硬钎焊片28以使第3硬钎料31处于外表面侧的方式成形为筒状,由此制作形状与集液箱主体26相同且两侧缘部的对接部彼此没有被钎焊的集液箱主体坯件42 (参照图5)。
[0082]接着,使集液箱主体坯件42与封闭部件27组合,并且将热交换管坯件41的两端部插入至集液箱主体坯件42的管插入孔33内。此时,使集液箱主体坯件42的冲缘加工部34的芯材29露出的露出部分29A与热交换管坯件41的外表面接触,并且在除了露出部分29A之外的部分,使冲缘加工部34的朝向热交换管2侧的面与热交换管坯件41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隔从露出部分29A侧向着集液箱主体坯件42外侧逐渐变宽而形成硬钎料蓄留部36 (参照图6) ο
[0083]然后,将集液箱主体坯件42、划分部件7、封闭部件27以及热交换管坯件41的组合体加热至规定温度,由此将热交换管坯件41的接缝部分钎焊而形成热交换管2,并且将集液箱主体坯件42的接缝部分钎焊而形成集液箱主体26,而且将集液箱主体26和划分部件7以及封闭部件27钎焊而形成集液箱3、4。另外,与热交换管2的形成以及集液箱3、4的形成同时地,通过第I硬钎焊片17的第I硬钎料19将冲缘加工部34的露出部分29A、与形成热交换管2的第I硬钎焊片17的芯材19的朝向外侧的面钎焊,而且在硬钎料蓄留部36上形成由第I硬钎焊片17的第I硬钎料19和第2硬钎焊片28的第3硬钎料31的混合物构成的角焊缝37,通过该角焊缝37,将两硬钎焊片17、28的芯材18、29中的形成硬钎料蓄留部36的部分彼此钎焊。而且,与热交换管2的形成以及集液箱3、4的形成同时地,将热交换管2与波纹散热片5、波纹散热片5与侧板6、以及集液箱3、4与入口部件8以及出口部件9钎焊。这样地制造冷凝器I。
[0084]在此,作为形成热交换管2的第I硬钎焊片17,而优选使用如下的由芯材18、将芯材18的一面覆盖的第I硬钎料19和将芯材18的另一面覆盖的第2硬钎料21构成的硬钎焊片,其中,芯材18由3000系列Al合金构成,第I硬钎料19由包含6.8?8.2质量%的S1、1.5?2.5质量%的Zn且剩余部分由Al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Al合金构成,第2硬钎料21由包含9.0?11.0质量%的Si且剩余部分由Al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Al合金构成,第I硬钎料19的包覆率为14?18%,第2硬钎料21的包覆率为8?12%。
[0085]在第I硬钎焊片17中,使第I硬钎料19中的Si含量为6.8?8.2质量%是因为,若不足6.8质量%,则担心熔化时的流动性不充分而在热交换管2与波纹散热片5的钎焊时无法形成充分的角焊缝37,若超过8.2质量%,则担心熔化时的流动性变得过高而因第I硬钎料19而在热交换管2上发生腐蚀。另外,使第I硬钎料19中的Zn含量为1.5?2.5质量%是因为,若不足1.5质量%,则担心无法在热交换管2的外表面上形成充分的锌扩散层,由此该锌扩散层的作为流电阳极(牺牲阳极;sacrificial anode)的作用不充分,无法得到充分的防腐蚀效果,若超过2.5质量%,则担心锌扩散层的厚度变得过大而导致牺牲性地被腐蚀之后的热交换管2的强度不足。另外,在第I硬钎焊片17中,使第2硬钎料21中的Si含量为9.0?11.0质量%是因为,若不足9.0质量%,则担心熔化时的流动性不充分而在热交换管2的内部的钎焊时无法形成充分的角焊缝37,若超过11.0质量%,则担心熔化时的流动性变得过高而因第2硬钎料21在热交换管2上产生腐蚀。而且,在第I硬钎焊片17中,使第I硬钎料19的包覆率为14?18%是因为,若不足14%则担心无法充分地确保对于钎焊所必要的硬钎料,若超过18%则担心因剩余的硬钎料而在热交换管2上产生腐蚀,使第2硬钎料21的包覆率为8?12%是因为,若不足8%则担心无法充分地确保对于钎焊所必要的硬钎料,若超过12%则担心因剩余的硬钎料而在热交换管2上产生腐蚀。
[0086]作为形成集液箱主体26的第2硬钎焊片28优选使用如下的由芯材29、将芯材29的一面覆盖的第3硬钎料31、和将芯材29的另一面覆盖的第4硬钎料30构成的硬钎焊片,其中,芯材29由3000系列Al合金构成,第3硬钎料31由作为不会对硬钎料的流动性产生影响的元素而包含4.5?5.5质量%的Si的Al合金构成,第4硬钎料30由作为不会对硬钎料的流动性产生影响的元素而包含4.5?5.5质量%的Si的Al合金构成,第3硬钎料31以及第4硬钎料30的包覆率为4.5?8.5%。
[0087]在第2硬钎焊片28中,使第3硬钎料31以及第4硬钎料30的Si含量为4.5?
5.5质量%是因为,若不足4.5质量%,则担心熔化的第3硬钎料31的流动性不充分,若超过5.5质量%,则担心熔化的第3硬钎料31的流动性与第I硬钎焊片17的熔化的第I硬钎料19的流动性成为相同程度。另外,在第2硬钎焊片28中,使第3硬钎料31的包覆率为4.5?8.5%是因为,若不足4.5%,则担心无法充分地确保对于集液箱主体26与外部部件之间的钎焊所必要的硬钎料,若超过8.5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