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机组及其储液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52540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热泵机组及其储液单元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热泵机组的储液单元(100),设置在翅片换热器(200)与板式换热器(300)之间,所述储液单元(100)包括能存储制冷剂的储液器(130),并联设置且允许制冷剂通过的第一支路(110)和第二支路(120),其中,所述储液器(130)设置在所述第二支路(120)上;所述储液单元(100)还包括支路控制阀门(140),所述支路控制阀门(140)的数量不超过两个。
【专利说明】
热泵机组及其储液单元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涉及热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液单元及采用该储液单元的热栗机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热栗空调制冷循环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四通阀、节流装置、换热器等组成。在制冷循环系统中,制冷剂的流动阻力和状态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工作性能。如果能够减小制冷剂在系统中的流动阻力,可以有效地提高机组的工作能效。
[0003]—些现有设计公开了系统在制冷、制热模式间切换时通过控制设置在系统管路上的多个电磁阀和单向阀来改变制冷剂流向的方案,这些在模式切换时改变制冷剂流向的方案通常是出于储液器的使用和节流装置流量考虑。然而,这些方案普遍存在着管路结构复杂和/或阀门数量过多的问题,实际运行时容易导致系统运行不稳定或者运行阻力大,反而对机组的实际工作效能产生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栗机组及其储液单元,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5]为此,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热栗机组的储液单元,设置在翅片换热器与板式换热器之间,所述储液单元包括能存储液态制冷剂的储液器,并联设置且允许液态制冷剂通过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其中,所述储液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路上;所述储液单元还包括支路控制阀门,所述支路控制阀门的数量不超过两个。
[0006]根据一个可行实施方式,所述支路控制阀门为单向阀。
[0007]根据一个可行实施方式,所述支路控制阀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路控制阀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上,其中,所述第一支路的支路控制阀门入口端连接翅片换热器、出口端连接板式换热器,所述第二支路的支路控制阀门入口端连接板式换热器、出口端连接翅片换热器。
[0008]根据一个可行实施方式,所述支路控制阀门的数量为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二支路上,所述支路控制阀门的入口端连接板式换热器、出口端连接翅片换热器。
[0009]根据一个可行实施方式,仅设置一个所述支路控制阀门时所述储液器的容积比设置两个所述支路控制阀门时所述储液器的容积小。
[0010]根据一个可行实施方式,仅设置一个所述支路控制阀门时所述储液器的容积为设置两个所述支路控制阀门时所述储液器的容积的85%。
[0011]根据一个可行实施方式,还包括电子膨胀阀,其将流经所述第一支路的制冷剂流速控制在15?25m/s。
[0012]根据一个可行实施方式,所述储液器、第一支路、第二支路以及支路控制阀门集成在同一模块上。
[0013]根据一个可行实施方式,所述储液器、第一支路、第二支路、支路控制阀门以及电子膨胀阀集成在同一模块上。
[0014]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热栗机组,包括顺序连接的板式换热器、压缩机、气液分离器、翅片换热器以及如前文所述的储液单元。
[0015]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制冷时,翅片换热器作为冷凝器,板式换热器作为蒸发器;制热时,翅片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板式换热器作为冷凝器。通过对支路控制阀门进行调节,使得储液单元中的储液器仅在制热模式下打开而在制冷模式下关闭。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充分考虑了热栗系统在制冷和制热运行时对制冷剂的不同的需求量,提高了系统的能效;此外,本申请的系统管路设计简单,制冷剂在系统中的流动阻力较小。
[0016]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申请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申请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申请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0017]本申请的前述和其它方面将通过下面参照附图所做的详细介绍而被更完整地理解和了解,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申请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确切地理解本申请要求保护的主题,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所示,一种热栗机组的储液单元100,设置在翅片换热器200与板式换热器300之间,储液单元100包括能存储液态制冷剂的储液器130以及并联设置且允许液态制冷剂通过的第一支路110和第二支路120。其中,储液器130设置在第二支路120上,用于存储经板式换热器300冷凝后的制冷剂。储液单元100还包括支路控制阀门140,支路控制阀门140的总数量不超过两个。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支路控制阀门140采用单向阀。
[0022]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支路控制阀门140数量为两个,这两个支路控制阀门140分别设置在第一支路110和第二支路120上。其中,第一支路110上的支路控制阀门140入口端连接翅片换热器200、出口端连接板式换热器300;第二支路120的支路控制阀门140的入口端连接板式换热器300、出口端连接翅片换热器200。
[0023]储液单元100的前端还设置电子膨胀阀400,该电子膨胀阀400将流经第一支路的气液混合制冷剂的流速控制在15?25m/s。经电子膨胀阀400后的管路分为两路,一路经由第一支路110以及其上的支路控制阀门140直接连通板式换热器300,另一路经由第二支路120的储液器130以及另一个支路控制阀门140与板式换热器300连通。通过控制分别设置在两个支路上的支路控制阀门140可以控制制冷剂的运行路径。图中A方向为系统制冷运行时,制冷剂的流向;B方向为系统制热运行时,制冷剂的流向。由此,系统在制热运行时,仅开启第二支路的支路控制阀门140,制冷剂仅流经第二支路120,不流经第一支路110;而在制冷运行时,仅开启第一支路的支路控制阀门140,制冷剂仅流经第一支路110而不流经第二支路120。因为制热运行时需要制冷剂的数量比制冷运行时更大,储液器130仅在系统制热的时候工作即可。电子膨胀阀400确保了制冷剂经过板式换热器300时维持一定的流速,使得制冷剂能够在板式换热器300中更均匀地分布;除了控制制冷剂的流量之外,电子膨胀阀400还能保证系统的翅片换热器200和板式换热器300之间有一定的压差,从而实现系统的制冷和制热模式切换。设置两个单向阀的优点是在系统制冷运行时,可以避免节流后的制冷剂直接进入储液器130引发闪蒸现象,造成无效制冷。该方案提高了系统的制冷能力和能效,且采用单向阀的数量少,成本低。
[0024]如图2所示,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热栗机组的储液单元100设置在翅片换热器200与板式换热器300之间,储液单元100包括能存储制冷剂的储液器130以及并联设置且允许制冷剂通过的第一支路110和第二支路120。其中,储液器130设置在第二支路120上,用于存储经翅片换热器200冷凝后的制冷剂。支路控制阀门140的数量为一个,设置在第二支路120上,支路控制阀门140的入口端连接板式换热器300、出口端连接翅片换热器200。同样地,图中A方向为系统制冷运行时,液态制冷剂的流向$方向为系统制热运行时,液态制冷剂的流向。
[0025]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储液器130的容积相比前一个实施方式而言可以适当减小,例如储液器130的容积仅需要达到前述实施例中的85%即可。由此既可以避免仅采用一个支路控制阀门140时,过多的液态制冷剂进入储液器130中,同时又降低了成本。此外,由于仅采用了一个支路控制阀门140,制冷剂的在系统中的流动阻力进一步减小。
[0026]同样地,本实施方式中在翅片换热器200后设置电子膨胀阀400,其将流经所述第一支路110的气液混合制冷剂的流速控制在15?25m/s。
[0027]为了便于安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储液器130、第一支路110、第二支路120以及支路控制阀门140集成在同一模块上。或者,储液器130、第一支路110、第二支路120、支路控制阀门140以及电子膨胀阀400集成在同一模块上。
[0028]本申请同时提供了一种热栗机组,包括顺序连接的板式换热器300、压缩机(未图示)、气液分离器(未图示)、翅片换热器200以及如前文所述的储液单元100。可以理解的是,采用本申请储液单元100的热栗机组,结构简单,运行阻力小,整机能力和能效较高。
[0029]虽然基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显示和描述了本申请,但本申请并不限制于所示出的细节。相反地,在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替换的范围内,本申请的各种细节可以被改造。
【主权项】
1.一种热栗机组的储液单元(100),设置在翅片换热器(200)与板式换热器(300)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单元(100)包括能存储制冷剂的储液器(130)、并联设置且允许制冷剂通过的第一支路(110)和第二支路(120),其中,所述储液器(130)设置在所述第二支路(120)上;所述储液单元(100)还包括支路控制阀门(140),所述支路控制阀门(140)的数量不超过两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单元(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路控制阀门(140)为单向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液单元(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路控制阀门(14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路控制阀门(140)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路(110)和所述第二支路(120)上,其中,所述第一支路(110)的支路控制阀门(140)入口端连接翅片换热器(200)、出口端连接板式换热器(300),所述第二支路(120)的支路控制阀门(140)入口端连接板式换热器(300)、出口端连接翅片换热器(20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液单元(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路控制阀门(140)的数量为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二支路(120)上,所述支路控制阀门(140)的入口端连接板式换热器(300)、出口端连接翅片换热器(200)。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储液单元(100),其特征在于,仅设置一个所述支路控制阀门(140)时所述储液器(130)的容积比设置两个所述支路控制阀门(140)时所述储液器(130)的容积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液单元(100),其特征在于,仅设置一个所述支路控制阀门(140)时所述储液器(130)的容积为设置两个所述支路控制阀门(140)时所述储液器(130)的容积的8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单元(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子膨胀阀(400),其将流经所述第一支路(110)的制冷剂的流速控制在15?25m/s。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单元(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器(130)、第一支路(110)、第二支路(120)以及支路控制阀门(140)集成在同一模块上。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液单元(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器(130)、第一支路(110)、第二支路(120)、支路控制阀门(140)以及电子膨胀阀(400)集成在同一模块上。10.—种热栗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顺序连接的板式换热器(300)、压缩机、气液分离器、翅片换热器(200)以及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储液单元(100)。
【文档编号】F25B30/02GK205641678SQ201620354485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5日
【发明人】吴昌顺, 林川
【申请人】博世热力技术(山东)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