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量电子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44440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流量电子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流量循环水电子处理装置,特别适用于电力、化工等工业领域大流量循环冷却水的处理。
在已知的循环水处理技术中,电子水处理如高频电场、高压静电等技术已在工、民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大流量循环水处理方面,虽有许多专利提出了不同的设计方案,却存在不同的缺陷。如中国专利号为00250409.X设计的大型电子水处理仪,进出水口呈相交状态,不仅流阻大而且不便在水平管道上安装;又如中国00200259.0和99213472.2号实用新型专利,虽设计了多电极方式来解决大流量水的电场强度问题,但在电极的安置与处理区域分配上不均匀,也不能保证大流量的水得到充分的处理;再如中国公开号为1197767A的发明专利,将阴阳电极均设计成筒形,且间隔安装构成一阳两阴搭配而形成高频电场,但是这种方案忽略了电场在大面积极板上的衰减,实际上不可能产生足够的有效功率来实施对大流量水的处理。而且,上述专利也未提出成功的实施案例来证明其方案的可行性。本申请人曾设计并获得了97245043.2号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解决了多电极完全分隔,水平直通及滤污问题,但也存在分隔不均匀,不适用大流量水处理的缺陷,另外,对于不同的水质条件,在处理设备上没有区别。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专利的缺陷,提供一种多电极,场强均匀,处理流量大的电子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电子水处理装置由主机高频信号发生器和辅机构成。主机的电子线路采用现有技术。辅机的筒体为圆形,在筒体内装有若干只钢质隔离管,在每只隔离管中心都固定一根绝缘电极(阳极),电极的连接电缆通过穿线管与本体外部的主机相接。筒体直径及内设隔离管和电极的多少,可根据处理水流量的大小设定;对水质较差的工况,电极可采用双排,以增加处理强度。为减少阻力,辅机筒体的截面积应大于对接管道截面积。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图2为单排电极,图3、图4为双排电极。

图1、图2、图3、图4所示,大流量电子水处理装置由主机(1和辅机(2)两大部分组成。主机(1)的数量与辅机(2)中筒体(3)内隔离管(4)和电极(6)相对应。主机(1)主要由发射高频信号的电路及输出线路组成,可采用现有技术。辅机(2)包括筒体(3),隔离管(4),穿线管(5),电极(6),进水口(7),出水口(8)构成。
图1、图2、图3、图4实施例辅机(1)的直径为1800m/m,进水口(7)和出水口(8)的直径为1400m/m。电极(6)的阳极电缆通过穿线管(5)与辅机(2)外壳上的主机(1)连接。
上述辅机(2)中筒体(3)内的隔离管(4)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正方形或六边形,其数量和内径,可根据处理水流量所需电极数量的多少来设定。
权利要求1.一种大流量电子水处理装置,由主机(1)和辅机(2)两大部分组成,其主要特征在于辅机(2)筒体(3)内装有若干隔离管(4)和电极(6),电极(6)通过穿线管(5)内的电缆与固定在辅机(2)外壳上的主机(1)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流量电子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机(1)既可以安装在辅机两侧外壳上,也可安装在辅机(2)上部或底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流量电子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辅机(2)中筒体(3)的截面积应分别大于进水口(7)和出水口(8)的截面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流量电子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筒体(3)内的隔离管(4)和电极(6)的长度基本一致且贯穿于筒体(3)内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流量电子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筒体(3)内的隔离管(4)的形状可以是圆形的、矩形的或多边形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流量电子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筒体(3)中隔离管(4)的纵向设置的电极(6)可以是单排,也可以是双排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流量电子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穿线管(5)可以是水平、垂直的或不水平、不垂直的。
专利摘要一种大流量电子水处理装置,由主机(1)和辅机(2)主要包括发生高频信号的电路和输出线路;辅机(2)由筒体(3)、隔离管(4)、穿线管(5)、电极(6)、进水口(7)、出水口(8)构成。其特征在于筒体(3)内的隔离管(4)和电极(6)的数量和排列方式可根据处理水流量、水质及管道的直径来设定,可满足不同水质条件大流量水处理需要,尤其适用于电力、化工等工业循环冷却水的处理。
文档编号C02F1/48GK2573475SQ02214159
公开日2003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24日
发明者郭新凯, 魏子庆, 李合营, 于方黎 申请人:山东沃尔特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