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回收废塑料制造植草砖及透水砖的方法

文档序号:4881169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回收废塑料制造植草砖及透水砖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利用回收的废弃材料制造建材产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植草砖及透水砖,其工厂制造工法及现场施工技术依序分别如下A、工厂制造工法1、以水泥拌合适合颗粒大小之级配料,浇铸于模具中2、视天候及温度状况,约24小时左右,进行脱模工作3、进行产品养护湿治,约14日左右方可出货B、现场施工技术1、工程施工现场整地、地壤夯实2、铺置15-20CM级配料3、铺置砂子于级配料上,并整平4、放样、排设植草砖及透水砖5、植草砖需先回填砂子,再回填土壤6、植草砖需植入草皮,或播撒草皮种子按传统的工厂制造方法及现场施工技术制造植草砖及透水砖的技术存在着如下缺点A、工厂制造工法缺点1、传统的植草砖及透水砖,其制作材料大多以水泥、级配料(砂石)自然资源为主要原料,对于自然资源、环保等只有耗损、破环而无助益。
2、传统的植草砖及透水砖,制造过程因水泥制品的材料特性,制程费时费工,且需使用大量模具,占用大面积场地,不符经济效益。
3、传统的植草砖及透水砖,所用的水泥制品、成品养护湿治,需大量用水,浪费水资源,不利于水资源的保护。
4、传统的植草砖及透水砖的制造原料,其中,级配料(砂、石)的含水率,因气候及储放等因素影响,各有差异。而水灰比是影响水泥制品、材料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加上水泥制品、成品养护湿治与气候、环境温度等因素、亦有相当大差异,而水泥制品养护湿治是影响水泥成品后期材料强度重要因素之一。以上诸多难以有效掌握的因素,使传统的植草砖及透水砖品质一直无法确实稳定。不符合产业的品管效益。
传统的植草砖及透水砖现场施工技术缺点如下1、传统的植草砖及透水砖,现场施工时,为护水资源蕴藏于地层,不能使用水泥砂浆打底,仅能排列铺置于级配料上,经使用一段时间后,因雨水及重量受力分布不均缘故,底层级配料因应力关系走位而呈不平均分配现象,最后导致施工面高低参差不齐,而难以使用,终于废弃。
2、传统的植草砖及透水砖,大多以混凝土为主要原料,其料料特性刚硬,不具韧性、挠度,当受力超过其材料抗压强度时,则易破碎。
3、传统的植草砖及透水砖,使用混凝土为主要原料,因受限于材料特性,对于产品颜色、图案、造型、功能设计、制造等,皆有相当大的技术瓶颈而无法突破。
4、传统的透水砖,因其透水孔,孔径不规则,棱角多,上下错综复杂,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阻塞且无法清理遭阻塞之透水孔,终至无法透水,形同虚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保护水资源并具环保实际效益的产品与技术;在雨水丰沛季节,可将多余的水资源导入地下层而蕴藏于地底,待旱季缺水时即可抽取使用,这样不仅舒解水资源问题,亦可降低温室效应。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具经济环实用效益之产品与技术;以解决环保回收废塑料(保特瓶等)的去化问题,将无法自然降解的废弃物转化成环保建材。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避免使用自然资源、大量模具、大场地及水资源并缩短制造时间,且品质确实稳定,具经济环保实用效益的产品与技术。以解决传统的植草砖及透水砖使用水泥、级配料(砂石)等自然资源为主要材料,制程及产品养护湿治时间长,又需大量模具,大面积场地,且浪费大量水资源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卡榫原理,使植草砖及透水砖整个施工面连为一体,应力得以平均传导分布,避免局部陷落而造成高低参差不平现象的高品质、坚固、耐久、实用效益的产品与技术。以解决传统的植草砖及透水砖,使用一段时日后,因受力不均等因素,导致施工面高低参差不平而难以使用,终至废弃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五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整韧度、硬度的材料,可成型上下垂直、适合孔径间距、不易阻塞、清理容易的透水孔,达到耐久实用效益的产品与技术。以解决传统的透水砖,因其透水孔上下错综复杂,使用不久容易阻塞且无法清理遭阻塞的透水孔,终至因无法透水而形同虚设的问题。
发明的目的之六在于提供一种可塑性高的材料,具有颜色、图案、造型、功能形状可多元变化,能符合创意设计要求达到美观、多样、进步性效益的产品与技术。以解决传统的植草砖及透水砖,因使用原料大都以水泥制品为主,且受限于材料特性,对于产品颜色、图案、造型、功能、设计制造皆有相当大的瓶颈而无法突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以环保回收废塑料为原料,经粉碎成适合的颗粒形状后,依不同用途需要的硬度、韧度等材质要求,添加适合比例的矽土及其它添加物,再依各种指定颜色,添加适合比例的色料,经搅拌均匀后,加热至流体状,分别浇铸于各种图案、造型、功能设计的模具中,经冷却脱模后得到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它不需大量模具及大面积场地,更不用浪费大量水资源养护湿治,加上材料可塑性高,对于产品之图案、颜色、造型、功能形状及材质等,皆能随产业需要设计要求,予以调整变化,尤其特别是依工程设计,施工需要,可设计各种适用之卡榫于产品上,使材料之间接合更紧密牢靠,例如设计于植草砖及透水砖之卡榫,可将整个施工面连结成一体,应力得以平均传导分配,解决习用植草砖及透水砖,使用不久施工面则高低参差不齐现象,至于针习用透水砖,透水孔上下错综复杂,易阻塞且无法清理阻塞透水孔问题,则利用回收废塑料材料韧性之特色,于透水砖产品上留置垂直,适合孔径与间距之透水孔,以解决透水孔易阻塞及无法清理之虑。是以本发明对于习用植草砖及透水砖、工厂制造工法、现场施工技术等,诸我缺点皆可一一克服改良,且因制造及施工技术简易、快捷,故能同时达到品质稳定、坚固、耐用、美观多样、环保、经济等多项进步实用性效益。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1为本发明的制造流程图附图2为本发明所得到的植草砖之一的立体结构图附图3为本发明所得到的植草砖之一组合后的仰视图附图4为本发明所得到的植草砖之一工程完工后的示意图附图5为本发明所得到的植草砖之二的立体结构图附图6为本发明所得到的植草砖之二工程完工后的示意图附图7为本发明所得到的植草砖之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8为本发明所得到的植草砖之三工程完工后的示意图附图9为本发明所得到的透水砖之一的立体结构图附图10为本发明所得到的透水砖之一组合后的示意图附图11为本发明所得到的透水砖之二的立体结构图附图12为本发明所得到的透水砖之二组合后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见附图1所示该图为本发明制造流程图,它主要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A、粉碎,将环保回收废塑料,粉碎成适合颗粒形状。
B、拌合,将粉碎后的废塑料拌合需要比例的矽土及色料。
C、加热,将搅拌均匀的原料加热成流体状。
D、成型,将经加热的原料浇铸于所需模具中。
E、脱模,将浇铸成型原料冷却后,即可进行脱模工作。
F、成品,脱模后即为成品,随时可以出货、送交现场组装。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得到下述效益1、解决环保回收废塑料去化问题;2、避免使用水泥及配料(砂石)及浪费水资源等大自然资源;3、节省模具数量、场地面积;4、缩短产品制造时间;5、制造产品,品质稳定确实;6、产品设计美观、多样;7、现场施工技术简易、快捷;8、工程品质坚固、耐久实用。
本发明的创作成品,是于现今植草砖及透水砖产品制造及施工技术领域中,未曾有如此生产制程单纯、快速、品质稳定确实,产品颜色、图案、造型美观多样,功能多元;现场施工技术简易、快捷、工程品质坚固、耐久实用,更能落实环保要求,合乎经济效益的产品与技术,它不但提供一种具市场实用性的产品(一般人皆可按图施工DIY)外,更能让设计者发挥创意,使保护水资源、环保工程的植草砖及透水砖产品,对于颜色、图案、造型、功能的选择,更具多样化。
权利要求
1.利用回收废塑料制造植草砖及透水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以环保回收废塑料为原料,经粉碎成适合的颗粒形状后,依不同用途需要的硬度、韧度等材质要求,添加适合比例的矽土及其它添加物,再依各种指定颜色,添加适合比例的色料,经搅拌均匀后,加热至流体状,分别浇铸于各种图案、造型、功能设计的模具中,经冷却脱模后得到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回收废塑料制造植草砖及透水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材料硬度、韧度等可依产品指定需要而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回收废塑料制造植草砖及透水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产品颜色、图案、造型,可依设计要求而有所差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回收废塑料制造植草砖及透水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产品的卡榫结合设计及其它功能形状,可依产业需要及产品设计要求而变化。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利用回收的废弃材料制造建材产品的方法。其技术方案为以环保回收废塑料为原料,经粉碎成适合的颗粒形状后,依不同用途需要的硬度、韧度等材质要求,添加适合比例的矽土及其它添加物,再依各种指定颜色,添加适合比例的色料,经搅拌均匀后,加热至流体状,分别浇铸于各种图案、造型、功能设计的模具中,经冷却脱模后得到成品。其制造及施工技术简易、快捷,能同时达到品质稳定、坚固、耐用、美观多样、环保、经济等多项进步实用性效益。
文档编号B09B3/00GK1569432SQ20041002703
公开日2005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29日
发明者陈建成 申请人:陈建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