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浆造纸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40997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浆造纸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特别是制浆造纸污水处理厂或高浓度污水处 理厂的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制浆造纸企业生产污水种类多、水量水质波动大,污水处理工艺需要污水进 水池均衡污水水量水质以保证处理设施进水的稳定,因此制浆造纸企业污水处理厂污水进 水池一般设置停留时间2 4h,在常规设计中,通常将制浆造纸企业污水处理厂污水进水 池称为均衡池、集水池、调节池、均质池等等(本说明书以均衡池进行描述)。制浆造纸企 业生产污水大多是通过生产区的污水管网收集至污水总管,然后自流到污水处理厂。正常 情况下,污水自流到污水处理厂均衡池时总管管底标高已在地面2m以下,需通过均衡池进 行均衡并经提升泵提升以满足污水处理流程的需要。因此均衡池和污水提升泵房是制浆造 纸企业污水处理厂常规设计必备的设施。目前国内外对制浆造纸企业污水处理厂污水提升泵房的设置方法有很多,如湿 式泵房、干式泵房。湿式泵房结构简单,但管理人员工作条件差,水泵部件腐蚀较严重、检修 不方便,目前在制浆造纸企业污水处理厂使用较少。干式泵房以其检修方便、操作环境较 好,在制浆造纸企业污水处理厂广泛使用,在常规的干式泵房设计中根据均衡池与污水提 升泵房的位置关系按又可分为分建式和合建式。分建式干式泵房(如附图1所示)为均衡 池与污水提升泵房分开建设,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该方式的优点是污水提升泵房与均 衡池互不影响,但缺点是占地较大、投资较大、吸水管较长,水头损失大;常规合建式干式泵 房(如附图2所示)是污水提升泵房与均衡池共用一面池壁,该方式设置紧凑,占地少,结 构投资较分建式省,但由于均衡池池壁断面设计经常为梯形,造成预埋套管、吸水管管道安 装等存在一定的难度。在均衡池和污水提升泵房的实践工程设计中,由于污水管已在地面2m以下,使得 均衡池上部池容不具备调节功能,导致均衡池上部容积浪费,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同时也 遇到用地紧张、投资控制的情况。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污水处理厂不能利用均衡池上部池容的缺陷,提供 一种结构非常简单的污水处理装置,既保证污水提升泵运行安全可靠,效率高、检修及维护 方便,又可充分利用均衡池上部池容且投资省、占地少的污水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制浆造纸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均衡池、污水提升泵房和连接管 道,其特征在于污水提升泵房设置于污水均衡池内,利用污水均衡池上部的空间容积,所 述的污水均衡池下部有吸水管路,穿过污水提升泵房池壁后接到污水提升泵房的水泵组进 口,水泵组出口安装有出水管路输出。以上所述的污水提升泵房与污水均衡池可以共用两面池壁。[0008]以上所述的污水提升泵房与污水均衡池可以共用三面池壁。以上所述的提升泵房内根据需要设置一个或多个水泵组。本实用新型制浆造纸污水处理装置建造的步骤是(1)需要根据污水处理厂的总用地范围、地面标高、设计规模、处理工艺流程、污水 进水总管标高、设计停留时间等信息,确定污水均衡池的尺寸(长、宽、总池高、有效水深);(2)需要根据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规模、处理工艺流程及水力高程、污水提升泵房内 提升泵的种类、型式、数量、尺寸、允许吸上高度、引水方式及其它相关技术要求,确定污水 提升泵房的平面尺寸(长、宽)及污水提升泵房底板的标高;(3)设计污水均衡池的尺寸和泵房的尺寸以及空间位置以后,再确定共用几面池 壁,建造以后接好管路就可以使用了。与传统的外置式污水提升泵房相比,本污水处理装置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将污水提升泵房置于均衡池内,构成了新的污水处理装置,充分利 用均衡池上部池容,节省了建设用地;2.可以合理利用均衡池池壁作为污水提升泵房的池体以节约土建投资;3.水泵吸水管路短,水头损失小,水泵运行效率高;4.不受高位地下水的影响。

图1是常规分建式干式泵房的平面图。图2是图1的剖面图。 图3是常规合建式干式泵房平面图。图4是图3的剖面图。图5是全内置式污水提升泵房(与均衡池共用两面池壁)平面图。图6图5的剖面图。图7是全内置式污水提升泵房(与均衡池共用三面池壁)平面图。图8是图7的剖面图。图中部件标志1_进水管;2-均衡池;3-吸水管路;4-水泵组;5-出水管路;6_污 水提升泵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 图4所示,常规分建式干式泵房和常规合建式干式泵房,包括污水均衡池 2,污水提升泵房6和连接管道,其中污水均衡池2设有进水管1,污水提升泵房6设置于 污水均衡池2外,污水均衡池2下部有吸水管路3,引出污水均衡池2,再穿过污水提升泵房 6池壁后接到污水提升泵房的水泵组进口 4,水泵组4出口安装有阀门和出水管路5。如图5 图6所示,内置式污水提升泵房与均衡池共用两面池壁,污水提升泵房6 设置于污水均衡池2内,可以利用污水均衡池2上部的空间容积,污水均衡池2下部有吸水 管路3,穿过污水提升泵房6池壁后接到污水提升泵房6的水泵组进口 4,水泵组出口 4安 装有阀门和出水管路输出。[0031]如图7 图8所示,内置式污水提升泵房与均衡池共用三面池壁,污水提升泵房6 设置于污水均衡池2内,可以利用污水均衡池2上部的空间容积,污水均衡池2下部有吸水 管路3,穿过污水提升泵房6池壁后接到污水提升泵房6的水泵组进口(4),水泵组出口 4 安装有阀门和出水管路输出。工作工程厂区的生产污水和生活污水经厂区污水管网收集后在进水管1( 一般 在地面下2. 0m 2. 5m)处进入均衡池2,在均衡池2内停留一段时间的污水经吸水管路3 进入水泵组4,污水经水泵组4加压后,通过出水管路5进入后续的处理单元。其中提升水 泵组4、吸水管路3和出水管路5的阀门等管件设置在提升泵房6内。实例1 (与均衡池共用2面池壁)一家漂白蔗渣浆生产文化用纸的企业,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24000m3/d。污水 管进污水处理厂的管内底标高为地面下2. 9m,均衡池采用全地下式,设计水力停留时间为 3h,尺寸(LXBXH)为40mX18mX7. lm,其中有效水深为4. 2m,有效容积为3000m3,均衡池 为钢筋钢筋混凝土结构。污水提升泵房内设4组泵,第1组为均衡池污水提升泵(3台,2用1备,并预留2 台泵位),第2组为事故池污水提升泵(2台,1用1备),第3组为生活污水提升泵(2台, 1用1备),第4组为潜水泵1台。为满足这些提升泵的布置,确定污水提升泵房平面尺寸 (LXB)为13mX5. 5m,泵房操作层高为3. 7m,泵房筒体深为3. 6m。根据均衡池和污水提升 泵房的尺寸,确定均衡池与污水提升泵房可共用2面池壁。污水提升泵房上部为砖混结构,置于均衡池内、外造价一致,污水处理装置中将污水提升泵房内置于均衡池内,共用2面池壁后,可以利用均 衡池上部池容207m3 ;污水提升泵房内置于均衡池内泵房筒体所需钢筋混凝土量为45m3,污 水提升泵房设置于均衡池外泵房筒体所需钢筋混凝土量为62m3,污水提升泵房内置于均衡 池内比其设置在均衡池外钢筋混凝土量少17m3(约节省27.4% ),按当时当地钢筋混凝土 平均价格1250元/m3计算,节省土建费用2. 12万元(提升泵房操作层为砖混结构,置于均 衡池内、外造价一致,故只比较泵房筒体土建造价,对操作层不做比较,也未包括外置提升 泵房征地费用及开挖的土方费用)。实例2 (与均衡池共用3面池壁)一个生产漂白硫酸盐木浆的企业,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35000m3/d,污水管进污 水处理厂的管内底标高为地面下2. 4m,均衡池采用全地下式,设计水力停留时间为2. 6h, 尺寸(LXBXH)为32mX22. 5mX8m,其中有效水深为5. 25m,有效容积为3780m3,均衡池为 钢筋钢筋混凝土结构。污水提升泵房内设3组泵,第1组为均衡池污水提升泵(3台,2用1备,并预留2 台泵位),第2组为事故池污水提升泵(2台,1用1备),第3组为潜水泵1台。为满足这些 提升泵的布置,同时兼顾污水提升泵房顶部设置的冷却塔尺寸,确定污水提升泵房平面尺 寸(LXB)为22. 5mX7m,泵房操作层高为4m,泵房筒体深为3. 8m。根据均衡池和污水提升 泵房的尺寸,确定均衡池与污水提升泵房可共用3面池壁。污水处理装置中将污水提升泵房内置于均衡池内,共用3面池壁后,可以利用均 衡池上部池容433m3 ;污水提升泵房内置于均衡池内泵房筒体所需钢筋混凝土量为92. 5m3, 污水提升泵房设置于均衡池外泵房筒体所需钢筋混凝土量为173. 2m3,污水提升泵房内置于均衡池内比其设置在均衡池外节省钢筋混凝土量为80. 7m3(约节省46. 6% ),按当时当 地钢筋混凝土平均价格1630元/m3计算,节省土建费用13. 15万元(提升泵房操作层为砖 混结构,置于均衡池内、外造价一致,故只比较泵房筒体土建造价,对操作层不做比较,也未 包括外置提升泵房征地费用及开挖的土方费用)。
权利要求一种制浆造纸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均衡池、污水提升泵房和连接管道,其特征在于污水提升泵房(6)设置于污水均衡池(2)内,利用污水均衡池上部的空间容积,所述的污水均衡池(2)下部有吸水管路(3),穿过污水提升泵房(6)池壁后接到污水提升泵房的水泵组(4)进口,水泵组出口安装有阀门和出水管路(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浆造纸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污水提升泵房(6)与污 水均衡池(2)共用两面池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浆造纸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污水提升泵房(6)与污 水均衡池(2)共用三面池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浆造纸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升泵房(6)内 根据需要设置一个或多个水泵组(4)。
专利摘要一种制浆造纸污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污水均衡池、污水提升泵房和连接管道,其特征在于污水提升泵房设置于污水均衡池内,污水提升泵房与污水均衡池共用二~三面池壁,利用污水均衡池上部的空间容积,所述的污水均衡池下部有吸水管路,穿过污水提升泵房池壁后接到污水提升泵房的水泵组进口,水泵组出口安装有出水管路输出。与传统的污水处理将均衡池和污水提升泵房分离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装置可节省建设用地,合理利用污水均衡池上部容积,节约土建投资,减少水头损失,而且不受地下水的影响。
文档编号C02F103/28GK201587867SQ20092016496
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7日
发明者贺进涛, 邝湘泉, 陈贤科, 龙宁 申请人:中国轻工业南宁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