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工艺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21675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小型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工艺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工艺和装置,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垃圾渗滤液是一类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对它的处理是国内外水处理界的一大难题。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属于其中的一种,它不仅具有垃圾渗滤液的普遍特点,处理工艺比较复杂。而且其处理设备对空间要求较高,即要尽可能的减少垃圾处理设备设施的体积,保护周边景观环境。传统工艺一般采用生化+膜处理或者单纯生化法工艺路线,以上工艺虽然处理效果尚可,但存在 诸多弊端:较大的占地面积、较高的运行费用、较高的工艺运行要求,传统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不能满足以上要求。特别是中转站垃圾渗滤液的特点决定其不适合采用空间占用大、处理时间长的工艺路线。因此,必须开发一种小型高效的处理系统解决中转站渗滤液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符合中转站特点的新型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在污染物减量化的同时,做到使用寿命长,投资和运行成本低、占地较小。本发明的目标是采用较短处理时间、较高的处理效率和较低的运行成本的工艺组合(微电解+MBR),充分发挥物化处理和生化处理的优点,在比较短的处理时间使出水COD达到1000mg/L以内。本发明一种小型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工艺和装置,采用铁碳微电解反应器构成的物化区A和MBR反应器构成的生化区B,组合成为一体化小型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装置。本发明中的铁碳微电解反应器物化区A包括两级铁碳微电解反应器,垃圾渗滤液原液由收集池I收集后泵入第一级铁碳微电解反应器2,第一级铁碳微电解反应器2的出水泵入第二级铁碳微电解反应器3。本发明中的MBR反应器生化区B包括预曝气池4、第一级MBR反应器5、曝气沉淀池6和第二级MBR反应器8,第二级铁碳微电解反应器3的出水泵入预曝气池4,预曝气池4与第一级MBR反应器5以隔板分隔底部连通,预曝气池4和第一级MBR反应器5产生的污泥通过气提管排至装置外部,第一级MBR反应器5的出水用计量泵9抽吸至曝气沉淀池6。曝气沉淀池6备有加药池7,加药池7中的助凝剂溶液泵入曝气沉淀池6,曝气沉淀池6的上清液用计量泵9泵入第二级MBR反应器8,曝气沉淀池6产生的污泥通过气提管排至装置外部,第二级MBR反应器8的出水用计量泵9抽吸排至装置外部,第二级MBR反应器8产生的污泥通过气提管排至装置外部。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传统铁碳微电解预处理工艺,需先降低废水pH,然后进入铁碳微电解反应,再升高PH来提供生化反应条件和沉淀体系中铁元素,最后排泥;本发明针对垃圾中转站渗滤液水质特点(pH = 3 5),废水直接进入反应器,通过铁碳微电解的反应时间(I 2h)控制,逐步提高体系pH,通过铁碳填充比(50^-80%)控制,使一部分铁元素进入下一级功能段。相比传统工艺,本发明减少了降低pH、回调pH、沉淀、排泥的步骤,大大简化流程并节省成本。两级(或以上)铁碳微电解采用不同曝气量和铁碳填充比,有效解决了几个问题:
(I)铁碳填料在反应器中停留时间过长所导致的金属表面钝化和板结问题;(2)不同曝气量和pH条件下析出铁元素量的控制问题;通过控制预曝气区的曝气量,有效提高体系中的溶解氧(DO)含量,同时避免气量过大所造成亚铁离子提前氧化和沉淀。在第一级MBR反应器中,利用铁碳微电解过程中产生的铁元素驯化生化段活性污泥,产生生物铁强化污泥,使活性污泥去除污染物效率提高20% 30%,大大降低后级处理的负荷。在沉淀池曝气,析出溶液中铁元素,使之成为铁系悬浮物和沉淀物,同时产生絮凝作用,提高污泥沉降性能和污染物去除率,兼具脱氮除磷功能。由于前级反应去除大量污染物,在第二级MBR反应器中负荷较小,保证出水质量,缩短停留时间。


图1本发明的工艺概要框图

图2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和设备图其中A物化区,B生化区I收集池,2第一级铁碳微电解反应器,3第二级铁碳微电解反应器,4预曝气池,5第一级MBR反应器,6曝气沉淀池,7加药池,8第二级MBR反应器,9计量泵,10气泵。
具体实施例方式收集池I收集的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直接泵入第一级铁碳微电解反应器2,出水再泵入第二级铁碳微电解反应器3。由于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水质特点酸性比较强(pH =3 5),在两级铁碳微电解反应过程中需要控制微电解的反应时间,反应时间控制在l-2h。逐步提高体系PH,铁碳填充比的控制为50% -80%,使得一部分铁元素进入下一级功能段。第二级铁碳微电解反应器3的出水进入预曝气池4,通过控制预曝气池4的曝气量,两级铁碳微电解气水比控制为3: 1-5: I,有效提高体系中的溶解氧(DO)含量,同时避免气量过大所造成亚铁离子提前氧化和沉淀。预曝气池4和第一级MBR反应器5用隔板隔开底部连通,在第一级MBR反应器5中,利用铁碳微电 解过程中产生的铁元素驯化生化段活性污泥,产生生物铁强化污泥,使活性污泥去除污染物效率提高20% 30%,大大降低后级处理的负荷。第一级MBR反应器5的出水用计量泵9抽吸至曝气沉淀池6。曝气沉淀池6备有加药池7,加药池7的助凝剂溶液泵入曝气沉淀池6,曝气沉淀池6上清液用计量泵9泵入第二级MBR反应器8。调节MBR的气水比为80: 1-150: I范围内,第一级MBR溶解氧调节至0.5-2mg/L,第二级MBR溶解氧调节至3_5mg/L。
曝气沉淀池6产生的污泥通过气提管排至装置外部。第二级MBR反应器8的出水用计量泵9抽吸排至装置外部。由于前级反应去除大量污染物,在第二级MBR反应器中负荷较小,保证出水质量,缩短停留时间。污染物去除率达到99%,出水COD达到1000mg/L以内。实际运行表明,膜组件出水正常,整个系统运行稳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小型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工艺和装置,包括铁碳微电解反应器构成的物化区和MBR反应器构成的生化区,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碳微电解反应器构成的物化区(A)包括两级铁碳微电解反应器,垃圾渗滤液原液由收集池(I)收集后泵入第一级铁碳微电解反应器(2),第一级铁碳微电解反应器(2)的出水泵入第二级铁碳微电解反应器(3);所述MBR反应器构成的生化区(B)包括预曝气池(4)、第一级MBR反应器(5)、曝气沉淀池(6)和第二级MBR反应器(8),第二级铁碳微电解反应器(3)的出水泵入预曝气池(4),预曝气池(4)与第一级MBR反应器(5)以隔板分隔底部连通,预曝气池(4)和第一级MBR反应器(5)产生的污泥通过气提管排至装置外部,第一级MBR反应器(5)的出水用计量泵(9)抽吸至曝气沉淀池¢),曝气沉淀池(6)备有加药池(7),加药池(7)的助凝剂溶液泵入曝气沉淀池(6),曝气沉淀池(6)上清液用计量泵(9)泵入第二级MBR反应器(8),曝气沉淀池(6)产生的污泥通过气提管排至装置外部,第二级MBR反应器(8)的出水用计量泵(9)抽吸排至装置外部,第二级MBR反应器(8)产生的污泥通过气提管排至装置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工艺和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第一级铁碳微电解反应器(2)和第二级铁碳微电解反应器(3)采用底部穿孔管曝气,铁碳微电解气水比为3: 1-5: 1,填料填充率50%-80%,反应时间l-2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工艺和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MBR反应装置,第一级MBR反应器(5)和第二级MBR反应器(8),均采用曝气盘在距装置底部400mm处曝气,MBR膜片采用平板膜,MBR的气水比为80: 1-150: 1,第一级MBR反应器(5)溶解氧调节至0.5-2mg/L,第二级MBR反应器(8)溶解氧调节至3_5m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工艺和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气泵(10)同时向两级铁碳微电解反应器、两级MBR反应器以及预曝气池(4)、曝气沉淀池⑶供气 。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工艺和装置,采用两级微电解物化处理和两级MBR生化处理的组合工艺。垃圾渗滤液由收集池收集后泵入第一级铁碳微电解反应器,出水再泵入第二级铁碳微电解反应器。物化处理出水相继进入预曝气反应器、第一级MBR反应器、曝气沉淀池和第二级MBR反应器进行生化处理。生化处理出水用计量泵抽吸排至装置外部。本发明充分发挥物化和生化处理的优点,在比较短的处理时间使出水COD达到1000mg/L以内。设备使用寿命长,投资和运行成本低、占地较小,是一种符合中转站特点的新型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
文档编号C02F9/14GK103145292SQ201210129450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8日
发明者杨继臻, 王君, 戈斌, 於胜洪, 孙迎锋 申请人:苏州嘉净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