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沉池配水渠道浮渣清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80937阅读:18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二沉池配水渠道浮渣清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污水处理厂的固液分离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二沉池配水渠道浮渣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原则上,平流式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和竖流式沉淀池都可以作为污水处理厂中的二沉池(即二次沉淀池)使用,而其中的辐流式沉淀池又分为中心进水周边出水与周边进水周边出水两种结构。周边进水周边出水的二沉池具有耐冲击能力强、表面负荷高、固体停留时间长、沉淀区容积利用率高等优点。因此,目前在污水处理厂中普遍都采用的是辐流式周边进水周边出水的二沉池。其形式有周边单堰出水的结构,即在二沉池的内侧周边设有单相或双向的配水渠道,在二沉池的外侧边设置有与配水渠道相接的进水井和出水渠。曝气池的液位一般高出二沉池配水渠道的液面。正常情况下,曝气池的出水靠此落差进入二·沉池内,在二沉池的配水渠道内,通过分布在配水渠道底面上的布水管流入二沉池中。在此运行过程中,在配水渠道的末端,由于来水速度减慢,会有浮渣污泥泛起,在水面上形成大量的堆积。在夏季,由于天气炎热,污泥浮渣会发生板结和生蛆,同时产生有毒有害的恶臭气味,严重污染了周围的空气环境,并危害着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在冬季,浮渣极易结冻,成为安全生产的一大隐患。目前污水处理厂对二沉池配水渠道上的浮渣的清除方式,一是采用人工清除或用水枪喷冲,其工作效率低,清除效果差;二是在配水渠道的末端加装闸板阀,进行污泥浮渣的排放,但由于配水的流速太慢,板结的浮渣不能自动流出,因此还需要人工将其推入浮渣井中。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二沉池配水渠道浮渣清除装置,以解决二沉池配水渠道上的浮渣清除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二沉池配水渠道浮渣清除装置,在二沉池配水渠道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对过水表面上的浮渣进行吸附的吸渣管;所述吸渣管的下端口与所述配水渠道下部的二沉池相通,或是与二沉池外侧的浮渣井相连通。所述吸渣管的上部开口高度低于配水渠道过水面的高度。所述吸渣管的上部开口距配水渠道过水面的距离为0. 2 — 60cm。所述吸渣管的上口为平口、斜口或喇叭口。所述吸渣管的下端穿接并固定在所述配水渠道的渠底。在所述吸渣管的管壁上开有排除配水渠道底部淤泥的排泥口。 在所述吸渣管上套接有可遮挡或开通所述排泥口的活动套管。所述吸渣管集中设置在二沉池配水渠道的末端位置处,因为这里的浮渣相对集中,易于集中清除。[0013]本实用新型能及时清除二沉池配水渠道上的浮渣,避免浮渣的板结,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产生,减少对环境污染;同时,由于本装置具有对浮渣的自行吸附作用和对淤泥的排除作用,还相应减轻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并可保证污水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辐流式周边进水二沉池的配水渠道是设置在二沉池内侧周圈的上部,分为单向配水和双向配水两种结构。配水渠道分为内槽和外槽,其中,外槽为 进水堰,内槽为出水堰。在二沉池配水渠道外侧的进水堰的底部均布有贯通槽底的布水管。在二沉池的外侧沿上设置有进水井、出水渠和浮渣井等。其中,进水井与进水堰相通;出水渠与出水堰相通。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在二沉池的配水渠道I上,根据水质和浮渣的产生情况,确定吸渣管2的设置位置和设置数量,一般以集中设置在配水渠道的末端为宜,因为此处的水流变缓,浮渣比较集中,吸渣管的作用效果可以得到最大的发挥。吸渣管2及其设置方式可有多种多样一是单独管体,独立设置在配水渠道I的末端;二是设置在配水渠道末端的布水管3的上端口,其下端与布水管3连为一体;三是穿过配水渠道的槽底,直通下方的二沉池;四是穿过二沉池的侧壁或闸板阀,连通到二沉池外侧的浮渣井;五是附带排除配水渠道槽底淤泥的二重吸排管等等。这种二重吸排的吸渣管,是在吸渣管2的管壁上开有排泥口,以排除配水渠道I底部的淤泥。在吸渣管2外部可以套接一根活动套管,通过转动或升降该活动套管,即可使吸渣管2上的排泥口被遮挡或者被开通。也可通过在排泥口上设置阀板,实现排泥口的启闭控制。吸渣管2可以是圆管、方管、扁圆管、扁方管、扇形管或弯管等多种形式的管型,可以直立、倾斜或弯曲设置在配水渠道I中。吸渣管2的上管口可以是平口、斜口、喇叭口等多种形状;吸渣管2的上部开口设置在配水渠道的过水面以下,距水面可在0. 2—60cm的范围内,以满足对浮渣的吸附。在吸渣管2的管口上还可开出尖角的或方角的锯齿口,以对连片的浮渣起到一定的旋流破碎作用,从而有利于浮渣向二沉池或向浮渣井的顺利下沉。
权利要求1.一种二沉池配水渠道浮渣清除装置,其特征是,在二沉池配水渠道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对过水表面上的浮渣进行吸附的吸渣管;所述吸渣管的下端口与所述配水渠道下部的二沉池相通,或是与二沉池外侧的浮渣井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沉池配水渠道浮渣清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吸渣管的上部开口高度低于配水渠道过水面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沉池配水渠道浮渣清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吸渣管的上部开口距配水渠道过水面的距离为O. 2 — 6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沉池配水渠道浮渣清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吸渣管的上口为平口、斜口或喇叭口。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二沉池配水渠道浮渣清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吸渣管的下端穿接并固定在所述配水渠道的渠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沉池配水渠道浮渣清除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吸渣管的管壁上开有排除配水渠道底部淤泥的排泥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沉池配水渠道浮渣清除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吸渣管上套接有可遮挡或开通所述排泥口的活动套管。
8.根据权利要求1、2、3、4、6或7所述的二沉池配水渠道浮渣清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吸渣管集中设置在二沉池配水渠道的末端位置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沉池配水渠道浮渣清除装置,其结构是在二沉池配水渠道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对过水表面上的浮渣进行吸附的吸渣管;所述吸渣管的下端口与所述配水渠道下部的二沉池相通,或是与二沉池外侧的浮渣井相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及时清除二沉池配水渠道上的浮渣,避免浮渣的板结,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产生,减少对环境污染;同时,由于本装置具有对浮渣的自行吸附作用和对淤泥的排除作用,还相应减轻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并可保证污水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
文档编号C02F1/52GK202829666SQ20122054400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3日
发明者张晓强, 王增华, 张桐海, 赵路平 申请人:张晓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