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水的过滤软化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62688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却水的过滤软化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却水的过滤软化处理系统,包括:多介质过滤装置,其设有预处理水入口和预处理水出口;离子吸附装置,其顶部设有通道,且内腔的上部设有树脂过滤层,其下方设有布水器,布水器的中心管穿过树脂过滤层与离子吸附装置的顶部连通;软化阀头,其固定在离子吸附装置的顶端,且其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排污口、吸盐口、活塞、控制阀以及射流器喷嘴,活塞在控制阀的控制下在第一、第二及第三位置之间移动,进水口与预处理水出口连接;以及工业盐装置,其设有液位计,且其与吸盐口之间设有虹吸管。预处理水过滤后又进行离子置换,形成软化的冷却水,避免设备的冷却部件结垢引起的水路堵塞以及后续故障。
【专利说明】一种冷却水的过滤软化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却水的过滤软化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从地下深井抽出的原水中的泥砂含量和悬浮物细微量都有超过国家标准的现象,尤其是原水里的钙、镁离子使得原水的硬度很高。对企业生产设备的冷却循环来讲,如果长时间使用这种未经处理的高硬度水对设备进行冷却,设备内的冷却部分会结垢严重,导致水路堵塞,使设备的冷却效果恶化,冷却功率下降,机体发热,声音异常,严重时则造成设备的传动部分热抱死,轴承、轴等报废,为企业带来无法估算的损失。
[0003]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水的过滤软化处理系统,从而克服使用高硬度的原水带来的结垢、水路堵塞、冷却效果下降等缺陷。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却水的过滤软化处理系统,过滤软化处理系统包括:多介质过滤装置,多介质过滤装置内设有石英砂吸附剂,且多介质过滤装置上设有预处理水入口和预处理水出口 ;离子吸附装置,其内腔的上部设有树脂过滤层,且树脂过滤层的下方设有布水器,布水器的中心管穿过树脂过滤层与离子吸附装置的顶部连通;离子吸附装置的顶部设有供冷却水流动的通道;软化阀头,其固定在离子吸附装置的顶端,软化阀头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排污口、吸盐口、活塞、控制阀以及射流器喷嘴,活塞在控制阀的控制下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及第三位置之间移动,进水口与预处理水出口连接;以及工业盐装置,工业盐装置内设有液位计及工业盐,且工业盐装置与吸盐口之间设有虹吸管;其中,在第一位置,进水口与通道连通,且布水器的中心管与出水口连通,以进行软化处理;在第二位置,进水口与布水器的中心管连通,且通道与排污口连通,以进行反向清洗;在第三个位置,进水口与射流器喷嘴连通,且布水器的中心管与排污口连通,同时吸盐口与通道连通,以进行吸盐。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7]本实用新型通过石英砂的过滤后又经离子吸附剂的离子置换,形成软化的冷却水,避免设备的冷却部件结垢引起的水路堵塞以及后续故障;而且离子吸附装置还具有反清洗、吸盐以及给工业盐装置注水的功能,延长了离子吸附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确保可靠的过滤质量,该处理系统运行稳定,经久耐用;利用虹吸原理为离子吸附装置补充工业盐溶液,省去了盐泵和溶盐设备等附加设备,因此系统的结构简单,方便操作,高效率,且低能耗,低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水的过滤软化处理系统的结构图。
[0009]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10]1-工业盐装置,11-液位计,2-介质过滤装置,21-预处理水入口,22-预处理水出口,3-控制阀,4-软化阀头,41-进水口,42-出水口,43-排污口,44-吸盐口,5-离子吸附装置,51-树脂过滤层,52-通道,6-布水器,61-中心管,7-虹吸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12]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0013]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冷却水的过滤软化处理系统包括介质过滤装置2、离子吸附装置5以及工业盐装置1,离子吸附装置5的顶端固定有软化阀头4。
[0014]介质过滤装置2上端设有预处理水入口 21,内部装有石英砂,下端设有预处理水出水口 22。
[0015]离子吸附装置5的内腔的上部设有树脂过滤层51,树脂过滤层51上具有钠离子,在树脂过滤层51的下方设有布水器6,布水器6的中心管61穿过树脂过滤层51与离子吸附装置5的顶部的中心处连通,离子吸附装置5的顶部设有供冷却水流动的通道52。优选地,在离子吸附装置5的顶部均布设有多个相对于中心管61对称的通道52。
[0016]软化阀头4上设有进水口 41、出水口 42、排污口 43、吸盐口 44、活塞(图中未示出)以及射流器喷嘴(图中未示出),且软化阀头4上设有控制阀3,活塞在控制阀3的控制下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以及第三位置之间移动,控制冷却水的水流方向。进水口 41与介质过滤装置2的预处理水出口 22连通。
[0017]工业盐装置I内设有液位计11及工业盐,且工业盐装置I与离子吸附装置5之间设有虹吸管7,用于为树脂过滤层51提供钠离子。
[0018]利用上述的冷却水的过滤软化处理系统工作时,预处理水经过外部泵从预处理水入口 21进入介质过滤装置2,经过石英砂过滤掉待处理水中的泥沙、铁锈、胶体物质和20um以上的悬浮物颗粒。过滤后的水通过预处理水出口 22进入软化阀头4的进水口 41。
[0019]当需要处理时,控制阀3控制活塞处于第一位置,此时进水口 41与通道52连通,布水器6的中心管61与出水口 42连通,预处理水从软化阀头4的进水口 41进入控制阀3,从顶部经通道52进入离子吸附装置5内部,并向下穿过树脂过滤层51,水中的钙、镁离子被树脂吸附,同时释放出钠离子,从而使水软化,达到国标要求的范围,过滤后的水通过布水器6向上通过出水口 42排出后供生产使用。与此同时,吸盐口 44与进水口 41接通,在对预处理水进行软化的同时给工业盐装置I注水,当工业盐装置I内的液位计11上升到一定液位时,吸盐口 44关闭,停止加水。
[0020]当需要反向清洗时,控制阀3动作,活塞移动至第二位置,此时进水口 41与布水器的中心管61连通,且通道52与排污口 43连通。预处理水从软化阀头4的进水口 41经中心管61进入离子吸附装置5内,由于进水口 41的压力比排污口 43的压力大,预处理水向上经过树脂过滤层51,并经过通道52从排污口 43排出,以松动树脂过滤层51,同时清洗附在表面的杂质。
[0021]当需要吸盐时,控制阀3动作,活塞移动至第三位置,此时进水口 3与射流器喷嘴连通,且中心管61与排污口 43连通,同时吸盐口 44与通道52连通,预处理水从软化阀头4的进水口 41流过射流器喷嘴产生负压,使得工业盐装置I中的压力比离子吸附装置5中的压力大,虹吸管7利用虹吸原理将高浓度工业盐溶液从盐罐I吸入离子吸附装置5内,无需盐泵和溶盐设备等附加设备。工业盐溶液向下流经树脂层51,将钠离子截留在树脂吸附层51,浓度降低的工业盐溶液穿过下布水器6,沿中心管61向上,经过通道52从排污口 43排出。
[0022]本实用新型通过石英砂的过滤后又经离子吸附剂的离子置换,形成软化的冷却水,避免设备的冷却部件结垢引起的水路堵塞以及后续故障;而且离子吸附装置还具有反清洗、吸盐以及给工业盐装置注水的功能,延长了离子吸附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确保可靠的过滤质量,该处理系统运行稳定,经久耐用;利用虹吸原理为离子吸附装置补充工业盐溶液,省去了盐泵和溶盐设备等附加设备,因此系统的结构简单,方便操作,高效率,且低能耗,低成本。
[0023]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冷却水的过滤软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软化处理系统包括: 多介质过滤装置,所述多介质过滤装置内设有石英砂吸附剂,且所述多介质过滤装置上设有预处理水入口和预处理水出口; 离子吸附装置,其内腔的上部设有树脂过滤层,且所述树脂过滤层的下方设有布水器,所述布水器的中心管穿过所述树脂过滤层与所述离子吸附装置的顶部连通;所述离子吸附装置的顶部设有供冷却水流动的通道; 软化阀头,其固定在所述离子吸附装置的顶端,所述软化阀头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排污口、吸盐口、活塞、控制阀以及射流器喷嘴,活塞在控制阀的控制下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及第三位置之间移动,所述进水口与所述预处理水出口连接;以及 工业盐装置,所述工业盐装置内设有液位计及工业盐,且所述工业盐装置与所述吸盐口之间设有虹吸管; 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进水口与通道连通,且所述布水器的中心管与所述出水口连通,以进行软化处理;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布水器的中心管连通,且所述通道与所述排污口连通,以进行反向清洗;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射流器喷嘴连通,且所述布水器的中心管与所述排污口连通,同时所述吸盐口与所述通道连通,以进行吸盐。
【文档编号】C02F9/04GK203959960SQ201420344284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5日
【发明者】黄聚慧, 贺旭起 申请人:中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