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格网絮凝装置及絮凝反应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63843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格网絮凝装置及絮凝反应池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格网絮凝装置及絮凝反应池,它涉及一种基于过程能耗和絮凝体分型维数控制的格网絮凝装置。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絮凝设备结构复杂、能量分配不合理、能耗分布不均匀、絮凝体分型维数低、水头损失大以及抗冲击负荷能力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格网絮凝装置,包括多层格网、连杆、支撑短管和螺母,格网包括格网支撑、格网肋条和圆孔;格网边框内部固定有格网支撑,多条格网肋条横纵交错排列,其边缘通过格网支撑固定,每层格网在格网支撑的相应位置上开有多个圆孔,多层格网之间平行设置,多根连杆分别穿过格网支撑开设的圆孔,相邻格网之间的连杆上套接有支撑短管,连杆两端套接有螺母。本实用新型用于给水和污水的絮凝反应。
【专利说明】一种格网絮凝装置及絮凝反应池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格网絮凝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过程能耗和絮凝体分型维数控制的格网絮凝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絮凝反应池。

【背景技术】
[0002]混凝是常规水处理工艺中最核心的部分,混凝效果的优劣直接影响后续沉淀池的沉淀效果。混凝工艺分为水力搅拌和机械搅拌两大类,由于机械搅拌能量难以均匀分配,能量利用效率低,加之机械设备维护工作量大,因此,我国使用水力搅拌混凝工艺居多。目前常用的水力絮凝池主要有隔板絮凝池、折板絮凝池、网格絮凝池。这三种水力絮凝池均存在各自的不足之处,隔板絮凝池具有絮凝时间较长,絮凝效果一般,且水量要求大于30000m3/d等的不足,目前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较少;折板絮凝池具有构造复杂,施工及维护检修难度大的缺点;网格反应的混凝效率较以往的工艺有明显提高。在混凝反应区布置网格,其目的是为了形成微小的水力对流,水力对流有利于水中微粒的扩散,充分利用流体能量,增加脱稳胶粒的碰撞机率,提高凝聚效率。但是常规网格絮凝装置结构复杂,施工检修困难,且絮凝过程能量分布难以调节,致使絮凝体不能充分成长,絮凝体形态控制极其困难,导致絮凝效果差强人意,絮凝体密度低,难以在后续沉淀池沉降。基于上述混合装置的缺点,亟需一种结构简单、能量分布均匀、絮凝体成长充分、絮凝体分型维数高、絮凝体密实、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的絮凝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絮凝设备结构复杂、能量分配不合理、能耗分布不均匀、絮凝体分型维数低、水头损失大以及抗冲击负荷能力差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格网絮凝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格网絮凝装置,包括多层格网1、连杆2、支撑短管3和螺母4,格网I包括格网支撑1-1、格网肋条1-2和圆孔1-3 ;格网I边框内部固定有格网支撑1-1,多条格网肋条1-2横纵交错排列,其边缘通过格网支撑1-1固定,每层格网I在格网支撑1-1的相应位置上开有多个圆孔1-3,多层格网I之间平行设置,多根连杆2分别穿过格网支撑1-1开设的圆孔1-3,相邻格网I之间的连杆2上套接有支撑短管3,连杆2两端套接有螺母4。
[0005]一种絮凝反应池,包括上述的格网絮凝装置,絮凝池还包括池体预埋件5、池体支撑构件6和池体7,池体7底部设置池体预埋件5,池体预埋件5上铺设有池体支撑构件6,所述格网絮凝装置架设于池体支撑构件6上。
[0006]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的格网絮凝装置,可以通过调整池体的不同尺寸来设定分级数量,使絮凝能耗由前端到末端不断降低,防止絮体破碎,有利于絮体的成长;通过调整格网的层数来控制絮凝过程的能耗,使得絮凝过程的能耗分配更加合理、分布更加均匀;通过调整格网肋条的宽度和格网肋条之间的净间距来控制絮体的分析维数,形成分形维数大、密度高的絮凝体。另外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拆卸、施工维修方便。水头损失小。同时絮凝反应时间短,设备体积较小,占地面积小,节省基建费用。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发明格网絮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是本发明格网絮凝装置的格网结构示意图,
[0009]图3是本发明格网絮凝装置的格网支撑结构示意图,
[0010]图4是本发明格网絮凝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1]各个部件标号如下:格网1、格网支撑1-1、格网肋条1-2、圆孔1-3、连杆2、支撑短管3、螺母4,池体预埋件5、池体支撑构件6、池体7。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格网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格网1、连杆2、支撑短管3和螺母4,格网I包括格网支撑1-1、格网肋条1-2和圆孔1-3 ;格网I边框内部固定有格网支撑1-1,多条格网肋条1-2横纵交错排列,其边缘通过格网支撑1-1固定,每层格网I在格网支撑1-1的相应位置上开有多个圆孔1-3,多层格网I之间平行设置,多根连杆2分别穿过格网支撑1-1开设的圆孔1-3,相邻格网I之间的连杆2上套接有支撑短管3,连杆2两端套接有螺母4。
[0013]【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每层格网I在格网支撑1-1的相应位置上开有多个圆孔1-3,多根连杆2之间平行设置。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14]格网的层数不一定只是图中的四层,也可以是3层、5层或8层等等,格网的层数是根据当地水质、絮凝所需能耗及絮凝池的设计尺寸来确定的,圆孔的数量也不是固定的,圆孔的作用是为了穿过连杆,连杆和支撑短管的作用是为了是格网支撑起来不塌,所以圆孔的数量也是根据格网的大小和絮凝池的大小来调整的。
[0015]【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格网肋条1-2宽度为8?15mm,格网5的孔眼净间距宽度是格网肋条1_2宽度的3?5倍,每层格网5的间距不超过格网5的孔眼净间距的5?20倍。通过控制肋条宽度和格网孔眼净间距来控制水体中微涡旋的尺寸,使得能耗控制根据合理,即不产生太大的涡旋,也不产生太小的涡旋;通过控制每层格网的间距来控制微涡旋的能量耗散程度,即防止格网间距过小使得能量浪费,又防止格网间距过大导致能量不足。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16]【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絮凝反应池,包括上述的格网絮凝装置,还包括池体预埋件5、池体支撑构件6和池体7,池体7底部设置池体预埋件5,池体预埋件5上铺设有池体支撑构件6,所述格网絮凝装置架设于池体支撑构件6上。
[0017]本装置的组装过程为:先将螺母4套于带螺纹的连杆2 —端上,然后穿过第一层格网I上的圆孔1-3之后套入支撑短管3,依次类推,直到套入另外一个螺母4。
[0018]本装置在絮凝池中的安装过程为:反应池池体7底部设置池体预埋件5,池体预埋件5上铺设池体支撑构件6,装置架设于池体支撑构件6上。絮凝池分三级,每级絮凝池设置不同的格网絮凝装置,第一级絮凝池中的格网装置能耗0.10?0.15m,絮凝时间I?2min ;第二级絮凝池中的格网装置能耗0.08?0.1Om,絮凝时间3?4min ;第三级絮凝池中的格网装置能耗0.05?0.07m,絮凝时间3?4min。控制絮凝体中位径0.4?1.0mm, 二维分形维数1.4?1.7。
[0019]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思和精神,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相应的变通或修改,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格网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格网(1)、连杆(2)、支撑短管(3)和螺母(4),格网(1)包括格网支撑(1-1)、格网肋条(1-2)和圆孔(1-3);格网(1)的边框内部固定有格网支撑(1-1),多条格网肋条(1-2)横纵交错排列,其边缘通过格网支撑(1-1)固定,每层格网(1)在格网支撑(1-1)的相应位置上开有多个圆孔(1-3),多层格网(1)之间平行设置,多根连杆⑵分别穿过格网支撑(1-1)开设的圆孔(1-3),相邻格网⑴之间的连杆(2)上套接有支撑短管(3),连杆(2)两端套接有螺母(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网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层格网(1)在格网支撑(1-1)的相应位置上开有多个圆孔(1-3),多根连杆(2)之间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网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格网肋条(1-2)宽度为8?15mm,格网(5)的孔眼净间距宽度是格网肋条(1_2)宽度的3?5倍,每层格网(5)的间距不超过格网(5)的孔眼净间距的5?20倍。
4.一种絮凝反应池,包括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格网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絮凝池还包括池体预埋件(5)、池体支撑构件(6)和池体(7),池体(7)底部设置池体预埋件(5),池体预埋件(5)上铺设有池体支撑构件(6),所述格网絮凝装置架设于池体支撑构件(6)上。
【文档编号】C02F1/52GK204125220SQ201420463459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5日
【发明者】赫俊国, 刘剑, 袁一星, 何开帆, 于淼, 董志虎 申请人:赫俊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