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柔性化生产的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9137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柔性化生产的净水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净化器,尤其涉及一种可柔性化生产的净水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净水器需要开模制作,研发和生产周期长,研发和模具费用高,其外壳专机专用,硬件不能按需升级,回报周期也随之加长。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我们研制了一种改进的可柔性化生产的净水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柔性化生产的净水器,有效解决传统的净水器需要开模制作,导致的研发和生产周期长、研发和模具费用高、其外壳专机专用、硬件不能按需升级、回报周期也随之加长的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柔性化生产的净水器,包括机壳1、水路2、电路、阀体3、滤芯4、水泵5、控制显示模块6,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结构采用钣金拼接方式,所述控制显示模块6设于机壳1外侧。

所述钣金拼接方式为采用激光切割及数控折弯成型。

还包括骨架板7,该骨架板7设于机壳1腔内,所述骨架板7为由激光切割及数控折弯成型的钣金件,所述水路2、电路、阀体3、滤芯4、水泵5都安装在骨架板7上。

还包括速热模块8。

还包括速冷模块9。

所述水路2为模块化水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该可柔性化生产的净水器包括机壳、水路、电路、阀体、滤芯、水泵、控制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结构采用钣金拼接方式,所述控制显示模块设于机壳外侧,此种工艺制造净水器不用开模,根据需要快速定制机壳,实现柔性化生产,净化器硬件升级不受限制,比如加大流量、增加制冷制热等附加功能,减少研发费用、开模具费用和产品模具费用摊派,缩短研发周期,减少模具制造费用,产品更具有多样性、量少样式多的特点,提升回报周期。所述钣金拼接方式为采用激光切割及数控折弯成型,简单快速。还包括骨架板,该骨架板设于机壳腔内,所述骨架板为由激光切割及数控折弯成型的钣金件,所述水路、电路、阀体、滤芯、水泵都安装在骨架板上,骨架板也可以按需快速定制,结构简单,可配合各种功能机型而灵活改变。还包括速热模块,增加了制热功能。还包括速冷模块,增加了制冷功能。所述水路为模块化水路,水路的接法简单易懂,实现简易DIY。

详细特点:

1.开启净水器行业“工业4.0”模式:由之前传统制造升级成柔性制造,可按顾客需求来订制净水方案,减少仓储与批发中间环节,直接由顾客需求(痛点)订制-设计与制造-零售与服务。

2.无模具费用,大量减少产品周期;由开塑料模的45天至60天升级到全钣金喷粉的10天左右;再不需要模具费高昂的成本摊派,不再约束产品的多样性,厂家可用更少的投入,做更多的型号,满足更多客户群体。

3.与传统制造相比,更具量小样式多的优点,符合当下产销模式。

4.像台式电脑一样DIY配置,泵+集成阀路+滤芯+温度模块+水路接头,再设计和生产外壳,真正做到定做,解决客户需求。列举几个机型:壁挂立式一体加热纯水机、台式速热纯水机、台式外置水壶加热纯水机、台式速热速冰纯水机,可以更多方式,满足于厨房灶上与灶下、客厅、会议室、公寓、酒店等场 所用水要求。

这样能有效解决传统的净水器需要开模制作,导致的研发和生产周期长、研发和模具费用高、其外壳专机专用、硬件不能按需升级、回报周期也随之加长的问题,并且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美观耐用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壁挂机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壁挂机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台式机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台式机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及其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4,本发明包括机壳1、水路2、电路、阀体3、滤芯4、水泵5、控制显示模块6,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结构采用钣金拼接方式,所述控制显示模块6设于机壳1外侧,此种工艺制造净水器不用开模,根据需要快速定制机壳,实现柔性化生产,净化器硬件升级不受限制,比如加大流量、增加制冷制热等附加功能,减少研发费用、开模具费用和产品模具费用摊派,缩短研发周期,减少模具制造费用,产品更具有多样性、量少样式多的特点,提升回报周期。

所述钣金拼接方式为采用激光切割及数控折弯成型,简单快速。

还包括骨架板7,该骨架板7设于机壳1腔内,所述骨架板7为由激光切割及数控折弯成型的钣金件,所述水路2、电路、阀体3、滤芯4、水泵5都安装在骨架板7上,骨架板7也可以按需快速定制,结构简单,可配合各种功能机型而灵活改变。

还包括速热模块8,增加了制热功能。

还包括速冷模块9,增加了制冷功能。

所述水路2为模块化水路,水路2的接法简单易懂,实现简易DIY。

本产品满足台式机、壁挂机等各种机型。

这样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美观耐用,能有效解决传统的净水器需要开模制作,导致的研发和生产周期长、研发和模具费用高、其外壳专机专用、硬件不能按需升级、回报周期也随之加长的问题。

通过上述的结构和原理的描述,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基础上采用本领域公知技术的改进和替代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