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氧化镁吸附剂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00998阅读:11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到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氧化镁吸附剂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废水排放量增加,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世界各国采用的含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化学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微生物法、吸附法等。其中化学法工艺较成熟,已被大规模广泛使用。然而对于含低浓度重金属的水,若采用化学法处理则需要消耗大量化学药剂,并增加污泥量;而采用离子交换法和膜分离方法则设备投资和维护成本高;生物法是一种新兴的方法,还处于在实验室研究阶段。吸附法由于成本低、操作简单、处理量大等特点,在处理低浓度重金属的水中显示出较大的优势。很多吸附剂(如活性炭、沸石、膨润土、活性污泥、纳米吸附剂等)对水中低浓度的重金属有很高的去除效率,已被广泛采用。例如,氢氧化镁由于pH缓冲性好、吸附能力强、无腐蚀性、无毒无害、易于安全操作,被称为“绿色安全水处理剂”,已广泛用于环保领域,包括印染废水脱色处理、酸性废水处理、重金属脱除等方面。

污水处理技术对于节水、节能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污水处理剂的使用,会给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污水处理剂的回收利用也不够理想。工业污水的排放要求严格,因此,寻求一种有效的污水处理吸附剂,能够使污水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是污水处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针对现有技术污水处理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利用氧化镁吸附剂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氧化镁吸附剂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氧化镁在100~700度加热1~3小时后,倒入正在搅拌的含有低浓度重金属污染物的水中,氧化镁立即与水反应生成纳米级片状氢氧化镁,同时吸附重金属离子;

(2)继续搅拌直到吸附平衡,用过滤、离心或沉降引流的方法将吸附有重金属的氢氧化镁从水中分离出来,形成含重金属的氢氧化镁泥浆,处理后的水如果达到排放标准直接排放,如果未能达到排放标准,再经过二次处理。

优选的,在步骤(2)之后,还包括:

(3)将步骤(2)中吸附有重金属的氢氧化镁泥浆进行回收,并做循环利用。

优选的,所述重金属离子包含CrO42-、Cr2O72-、AsO43-和AsO33-重金属阴离子,重金属浓度低于200mg/L。

优选的,加入0.1~15g/L氧化镁到待处理的水中,氧化镁加入量取决于水中重金属种类和浓度以及处理后水中要求的重金属浓度标准。

优选的,所述氧化镁为粒径分布为5~10nm。

有益效果:本发明以廉价的、安全无毒的环境友好型水处理剂-氧化镁作为吸附剂处理水中低浓度的重金属;对污水的净化速度快,反应物稳定、无污染、可回收再利用,本发明方法步骤科学、合理,脱除效率高、工艺简单有效、经济实用,具有远期应用前景及价值。本方法所需设备简单,操作容易,可大量处理,连续运行,成本低,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利用氧化镁吸附剂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方法,包括:(1)将氧化镁在500度加热2小时后,倒入正在搅拌的含有低浓度重金属污染物的水中,氧化镁立即与水反应生成纳米级片状氢氧化镁,同时吸附重金属离子;(2)继续搅拌直到吸附平衡,用过滤、离心或沉降引流的方法将吸附有重金属的氢氧化镁从水中分离出来,形成含重金属的氢氧化镁泥浆,处理后的水如果达到排放标准直接排放,如果未能达到排放标准,再经过二次处理。(3)将步骤(2)中吸附有重金属的氢氧化镁泥浆进行回收,并做循环利用。其中,所述重金属离子包含CrO42-、Cr2O72-、AsO43-和AsO33-重金属阴离子,重金属浓度低于200mg/L。加入5g/L氧化镁到待处理的水中,氧化镁加入量取决于水中重金属种类和浓度以及处理后水中要求的重金属浓度标准。所述氧化镁为粒径分布为5nm。

实施例2

一种利用氧化镁吸附剂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方法,包括:(1)将氧化镁在600度加热1.5小时后,倒入正在搅拌的含有低浓度重金属污染物的水中,氧化镁立即与水反应生成纳米级片状氢氧化镁,同时吸附重金属离子;(2)继续搅拌直到吸附平衡,用过滤、离心或沉降引流的方法将吸附有重金属的氢氧化镁从水中分离出来,形成含重金属的氢氧化镁泥浆,处理后的水如果达到排放标准直接排放,如果未能达到排放标准,再经过二次处理。(3)将步骤(2)中吸附有重金属的氢氧化镁泥浆进行回收,并做循环利用。其中,所述重金属离子包含CrO42-、Cr2O72-、AsO43-和AsO33-重金属阴离子,重金属浓度低于200mg/L。加入5g/L氧化镁到待处理的水中,氧化镁加入量取决于水中重金属种类和浓度以及处理后水中要求的重金属浓度标准。所述氧化镁为粒径分布为10nm。

以上内容是结合优选技术方案对本发明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发明的具体实施仅限于这些说明。对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简单的推演及替换,都应当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