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复合式曝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1906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构合理,高效率、低耗能、曝气深度深的双层复合式曝气机。



背景技术:

曝气机是一种重要的污水处理设备,其功能主要是通过向污水中充入氧气,以此提高水体中的含氧量来改善污水水质。目前,国内市场上普遍采用潜水式曝气机和倒伞型曝气机作为曝气充氧的主要设备。虽然潜水式曝气机整体结构相对简单,维修方便,气泡碎化效果好,曝气效率高,但是其只能应用于特定的污水处理池中充氧曝气,对于一些场合如池塘、软质的河床等不能安放曝气,曝气深度较浅,同样,倒伞型曝气机虽然结构简单,服务面积大,但是其无法深层曝气,气泡碎化不明显,曝气效率不高,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10578930.0,公开了一种涡轮式曝气机,包括控制器、电机、机架、高度调节装置、主轴和叶轮,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电机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机架通过所述高度调节装置与水池上的地面连接,所述电机的下部设置有减速箱,所述电机的转轴通过所述减速箱后与所述主轴传动连接,所述主轴的下端与所述叶轮连接,所述叶轮位于水池内的水面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高效率、低耗能、曝气深度深的双层复合式曝气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层复合式曝气机,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由电机与减速机构成的水力推进装置,减速机中设有减速机输出轴,减速机输出轴通过设置一联轴器连接有主轴,主轴内开设有导气腔,主轴的下部设有螺旋推流片及开有气孔,主轴的上部设有倒伞叶轮,底座上还设有压缩气泵,压缩气泵连接有导气管,导气管插入主轴的导气腔内。

根据以上技术要求,所述倒伞叶轮包括呈伞状的叶轮,叶轮翻转倒立连接于主轴中,叶轮的曲面侧壁上均匀设有若干叶片,叶片的顶端设有齿条挡板。

根据以上技术要求,所述气孔位于螺旋推流片的下方。

根据以上技术要求,所述底座设于一安装平台上,底座与安装平台之间设有底座调节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压缩气泵作为供气的装置,大幅度提高了曝气设备的充气量,同时压缩气泵的泵气量是可控的,能够根据不同使用场合的要求调整充氧量的大小,通过引入了中空的具有导气腔的主轴,将气体导入水体的方式从叶轮旋转产生负压吸纳空气的方式和曝气软管直接插入水中的方式变成了利用本身就浸没在水中的主轴来导入气体,提高了结构的利用率,为了实现进气,设计了密闭导气腔的结构来解决固定与旋转的充气连接问题,该装置具有充气量大、气量可控、气泡碎化效果好、结构利用率高的特点;选用螺旋推流片作为主要推进源,极大地加强了曝气推进的效率,同时螺旋推流片为反向安装,使水体在螺旋推流片的推流下高速地向上流动并与位于水面表层的倒伞叶轮相配合,由倒伞叶轮将水体向外旋向推流,实现水利推进方向多元化。倒伞叶轮与螺旋推流片为上下复合式结构放置,能够使设备的水深适应度相比于传统结构如表面曝气机等有较大提升,能够将一般曝气机设备无法适用的深层水体推流至表层,使水体在整个曝气池实现均匀循环流动,增加水体充氧曝气的几率,进而提高设备的曝气效率,同时,由于螺旋推流片的推进作用加快了水体流速,使同一水体在曝气池内的循环时间大为缩短,并且较高的水体流速能使水体在经过倒伞叶轮的横向推流后流向更远的地方,进而使曝气池中的水体循环地更加充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双层复合式曝气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就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双层复合式曝气机,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由电机2与减速机3构成的水力推进装置20,减速机3中设有减速机输出轴4,减速机输出轴4通过设置一联轴器5连接有主轴6,主轴6内开设有导气腔(附图未示),主轴6的下部设有螺旋推流片7及开有气孔10,主轴6的上部设有倒伞叶轮8,底座1上还设有压缩气泵11,压缩气泵11连接有导气管12,导气管12插入主轴1的导气腔内。

具体的,所述倒伞叶轮8包括呈伞状的叶轮81,叶轮81翻转倒立连接于主轴1中,叶轮81的曲面侧壁上均匀设有若干叶片82,叶片82的顶端设有齿条挡板83。

具体的,所述气孔10位于螺旋推流片7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1设于一安装平台9上,底座1与安装平台9之间设有底座调节装置13。

本实施例中,主轴6与减速机3的减速机输出轴4相连,减速机3与电机1连接并将电机1产生的动力传递给主轴6,主轴6带动与其连接的倒伞叶轮8及螺旋推流片7旋转;压缩气泵11与导气管12相连接,导气管12与减速机输出轴4连接,减速机输出轴4通过联轴器5与主轴6相连接,出气口均匀分布于主轴6上并且位于螺旋推流片7的下方。压缩气泵11压缩空气后经过出气口混入到水体中,在螺旋推流片7的搅拌作用下完成水体深层曝气,曝气后的深层水体在螺旋推流片7的推流作用下上升至表层,然后再由叶轮81、叶片82完成水体表层曝气,同时对表层曝气的水体进行旋向推流。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原理和较佳实施例。应当指出,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能做出若干的变型和改进,也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