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3725阅读:600来源:国知局
漏斗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洗装置,特别涉及大型固定漏斗的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溶性肥料的生产过程中,一般需要将各种原料粉末分别经过漏斗送入搅拌机搅拌,因无机盐原料很容易受潮板结。如果,长期不清洗漏斗,漏斗上的原料越结越多,既浪费原料又影响漏斗的使用效率。因此,很多厂家均采用人工清洗漏斗,但这样的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漏斗体积大,安装位置高,人工进入清洗危险性较高。2、人工清洗效率低,清洗所花时间长,导致设备停产影响生产效率。因此,亟需一种操作简单,清洗效率高的自动清洗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漏斗清洗装置,其操控过程全自动,清洗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漏斗清洗装置,包括一支撑门架、一电控柜、一行走单元、一升降单元、一清洗单元,所述电控柜安装于支撑门架上,所述行走单元安装于支撑门架上,所述升降单元连接在行走单元上,所述清洗单元连接在升降单元上,所述的清洗单元包括清洗单元动力系统,与所述清洗单元动力系统连接的动力杆、与所述动力杆连接的横向支撑杆、一端与所述动力杆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横向支撑杆相连的清洗杆。

所述横向支撑杆上、动力杆上都设置有伸缩机构,所述清洗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设置在横向支撑杆和动力杆上的伸缩装置相连。

所述横向支撑杆上的伸缩机构为横向支撑杆套杆及横向支撑杆套杆的固定装置。

所述动力杆上的伸缩机构为动力杆套杆及动力杆套杆的固定装置。

所述清洗杆上镶嵌有胶条。

所述清洗杆为滚筒。

还包括一个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可以实现清洗过程全自动,从而避免了人工清洗带来的安全问题,效率低下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清洗单元清洗头部分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漏斗清洗装置包括支撑门架1、电控柜2、行走单元3、升降单元4、清洗单元5,电控柜2安装于支撑门架1上,行走单元3安装于支撑门架1上,升降单元4连接在行走单元3上,清洗单元5连接在升降单元4上;电控柜2内有控制电路及信号接收装置并匹配有遥控器;行走单元3由导轨31,滑轮架A32、滑轮架B33、行走滑轮组34,钢缆35,行走动力系统36组成,导轨31安装于支撑门架1上,滑轮架A32、滑轮架B33、行走滑轮组34安装于导轨31上,滑轮架A32、滑轮架B33、行走滑轮组34通过钢缆35与行走动力系统36连接,行走单元3也可以采用履带等常规的方式实现;升降单元4由升降动力系统、升降滑轮、升降钢缆组成,升降单元4也可以采用液压升降、气压升降等常规的方式实现;清洗单元5包括清洗单元动力系统、中空结构的动力杆52、与动力杆52连接的横向支撑杆53,横向支撑杆53上有外置套杆531,外置杆套紧固螺丝532,动力杆52上有内嵌套杆521,内嵌套杆紧固螺丝522,滚筒54的一端与套杆531相连另一端与内嵌套杆521相连,通过套杆531在横向支撑杆53以及内嵌套杆521在动力杆52上的位置改变即可调整滚筒54的角度以适应不同的漏斗,调节滚筒54的角度还可以通过卡扣等常规方式实现。同时为了更加精确的定位,动力杆上还安装有定位系统。使用时操作人员只需通过遥控器操控电控柜2内的控制电路,行走单元2即可通过定位系统给出的信号指令行走到预定位置,然后升降单元3通过定位系统给出的信号指令将清洗装置下降到预定位置,接下来滚筒54在动力杆52的带动下在漏斗内旋转,将漏斗上残留的肥料原料清扫干净,清扫结束后自动复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