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鸡粪厌氧发酵及沼液回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5125阅读:1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纯鸡粪厌氧发酵及沼液回用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纯鸡粪厌氧发酵及沼液回用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改变了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产生了许多规模比较大、机械化长度比较高的养殖场。由于养殖场的粪污处理不当,致使因粪污引起的环境污染越发严重,同时粪污中存在的有害物质可能会随着降水而蔓延,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威胁。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有机及无机物质,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的含量也比较高,充分利用粪便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沼气工程主要原料为秸秆等纤维素类物质,采用添加菌剂等方式进行前处理,并添加一定量畜禽粪便进行C/N比的调节后进行厌氧发酵,部分沼气工程也会以猪粪、牛粪等为主要原料。但是上述原料均为碳氮比比较高、含氮量较低的物质,而鸡粪具有较高的有机质含量,含氮量高,碳氮比比较低,目前并没有采用鸡粪为原料,不添加任何其他物质,独立进行厌氧发酵的运行机制。由于鸡粪发酵产生高COD、高氨氮的沼液,常规方式处理需添加外源物质调整碳氮比、辅助氧化、脱色等,成本高、能耗大,普及程度不高,且高COD、高氨氮的沼液回用至厌氧发酵体系会导致沼气产生抑制,不利于沼气工程的水循环,因此寻找一种可以高效处理鸡粪的工业处理系统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纯鸡粪厌氧发酵及沼液回用系统,所述的纯鸡粪厌氧发酵及沼液回用系统可以在不添加外源物质的情况下,实现纯鸡粪的高效利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纯鸡粪厌氧发酵及沼液回用系统,包括生物预处理系 统1、厌氧发酵系统2、沼气利用系统3、沼液分离系统4、沼液回用系统5;

所述生物预处理系统1包括初级水解酸化池11和次级水解酸化池12,用冲刷鸡舍废水调配至TS为8~10%的纯鸡粪溢流入初级水解酸化池11;

所述厌氧发酵系统2包括一级厌氧发酵罐21、二级厌氧发酵罐22和后发酵罐23依次连接,一级厌氧发酵罐21为直接进料的发酵罐,来自次级水解酸化池12的料液泵至一级厌氧发酵罐21中,一级厌氧发酵罐21中的料液经溢流进入二级厌氧发酵罐22中,排除料液暂存在后发酵罐23中;

所述沼气利用系统3同厌氧发酵系统2相连接,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进入沼气利用系统3;

所述沼液分离系统4上游连接厌氧发酵系统2,下游连接沼液回用系统5,将从后发酵罐23溢流排出的沼液进行分离,分离的浓液用作冲施肥,清液进入沼液回用系统5;

所述沼液回用系统5包括依次连接的兼氧池51、1号曝气池52、2号曝气池53、3号曝气池54和MBR膜分离装置55,其中MBR膜分离装置55同时与生物预处理系统1相连。

所述一级厌氧发酵罐21和二级厌氧发酵罐22中安装有连续搅拌装置。

所述沼液分离系统3为膜分离,其中膜孔径为200nm。

所述兼氧池51安装有间歇性搅拌装置。

所述3号曝气池54与兼氧池51通过管道相连,3号曝气池54的料液通过管道部分回流至兼氧池51。

所述MBR膜分离装置55与曝气池通过管道相连,将生化污泥回流至曝气池中。

所述MBR膜分离装置55的膜孔径为100n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纯鸡粪厌氧发酵及沼液回用系统可应用于其他高氮含量、低碳氮比的粪污的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纯鸡粪厌氧发酵及沼液回用系统不需要进行外源物质调整和接种活性污泥,可以对高氮、低碳氮比的物料独立进行厌氧发酵。

本实用新型中纯鸡粪厌氧发酵及沼液回用系统可以高效处理高COD、高氨氮的厌氧发酵沼液,有效降低沼液处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纯鸡粪厌氧发酵及沼液回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了沼液回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生物预处理系统,11、初级水解酸化池,12、次级水解酸化池,2、厌氧发酵系统,21、一级厌氧发酵罐,22、二级厌氧发酵罐,23、后发酵罐,3、沼气利用系统,4、沼液分离系统,5、沼液回用系统,51、兼氧池,52、1号曝气池,53、2号曝气池,54、3号曝气池,55、MBR膜分离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纯鸡粪厌氧发酵及沼液回用系统

一种纯鸡粪厌氧发酵及沼液回用系统,包括生物预处理系统1、厌氧发酵系统2、沼气利用系统3、沼液分离系统4、沼液回用系统5。

其中,生物预处理系统1包括初级水解酸化池11和次级水解酸化池12,用冲刷鸡舍废水调配至TS为8~10%的纯鸡粪溢流入初级水解酸化池11;

厌氧发酵系统2包括一级厌氧发酵罐21、二级厌氧发酵罐22和后发酵罐23依次连接,一级厌氧发酵罐21为直接进料的发酵罐,来自次级水解酸化池12的料液泵至一级厌氧发酵罐21中,一级厌氧发酵罐21中的料液经溢流进入二级厌氧发酵罐22中,排出料液暂存在后发酵罐23中;其中,一级厌氧发酵罐21和二级厌氧发酵罐22中安装有连续搅拌装置;

沼气利用系统3同厌氧发酵系统2相连接,来自一级厌氧发酵罐21和二级厌氧发酵罐22发酵产生的沼气进入沼气利用系统3;

沼液分离系统4上游连接厌氧发酵系统2,下游连接沼液回用系统5,采用膜分离,其中膜孔径为200nm,将从后发酵罐23溢流排出的沼液通过膜进行分离,分离的浓液用作冲施肥,清液进入沼液回用系统5;

沼液回用系统5包括依次连接的兼氧池51、1号曝气池52、2号曝气池53、3号曝气池54和MBR膜分离装置54;其中,兼氧池51内安装有间歇性搅拌装置;3号曝气池54与兼氧池51通过管道相连,3号曝气池54中的料液通过管道部分回流至兼氧池51,维持处理过程碱度平衡;MBR膜分离装置55的膜孔径为100nm,其通过管道与各曝气池相连,将经膜分离的生化污泥部分回流至曝气池中,部分用作冲施肥,MBR膜分离装置55同时与生物预处理系统1通过管道相连,经膜分离处理的水用于调配粪便,流入初级水解酸化池1中。

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将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