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体清洗擦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6726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体清洗擦干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磁体经磨削加工后再除湿、去屑以防止锈蚀的磁体清洗擦干装置。



背景技术:

在磁体加工领域,在对磁体进行磨削加工后,如果不及时除湿、去屑而使其干燥,则在磁体表面残留磨削液及切屑,由此会出现锈蚀等不利现象。这是因为,磁体成分中的稀土元素活性比较强,磨削加工过程中为保障磨削加工精度和过热现象,各加工企业多采用水溶性磨削液进行加工,这样,在磨削加工后,必须迅速及时地把磁体表面磨削液及切屑处理干净,否则磁体表面会迅速出现锈蚀现象,为后续的加工带来不利影响。另外,在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手工方法进行除湿、去屑处理,这导致磁体磕边掉角的情况较多,并且出现处理不彻底的情况。

对此,虽然相关的加工企业及设备生产厂家陆续开发了几种形式的清洗擦干装置,但是经过实际使用发现效果都不是很好,所以现在绝大多数磁体加工企业还是通过手工作业来处理残留磨削液及切屑,从而导致出现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偏高的问题。

因此,目前迫切需要一种磁体清洗擦干装置,其能够做到代替手工作业以提高生产效率。此外,还能够减少磁体磕边掉角的情况出现,从而实现节约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体清洗擦干装置,其能够做到代替手工作业以提高生产效率。此外,还能够减少磁体磕边掉角的情况出现,从而实现节约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本申请人发现如下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磁体清洗擦干装置,该装置包括滚筒、滚筒支承单元、滚筒驱动单元、滚筒转动控制单元、筛网、筛网支承单元、筛网驱动单元、磁体收纳容器;其中,所述滚筒倾斜设置在所述磁体收纳容器的侧上方,所述滚筒包括主体部和出料部,所述主体部的内壁具有螺旋结构件;所述滚筒支承单元用于支承所述滚筒;所述滚筒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滚筒而使该滚筒转动;所述滚筒转动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滚筒正转或反转;所述筛网位于所述磁体收纳容器的内部,所述筛网用于承接所述磁体并筛除杂物;所述筛网支承单元用于支承所述筛网;所述筛网驱动单元用于所述筛网进行驱动;所述磁体收纳容器用于收纳来自所述滚筒的磁体。

为保证耐磨性和避免磁体在滚筒内部因碰撞摩擦而产生弱磁现象,所述滚筒的材料优选为无磁不锈钢。同理,所述筛网的材料也是优选为无磁不锈钢。另外,为了避免磁体因筛料过程中碰撞而导致磕边掉角,优选筛网的动作频率为每分钟60次,运动幅度在15~20mm之间。当然,上述参数是优选数值,可以根据待处理的磁体的数量多寡来适当选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滚筒的倾角为10~20°。所述滚筒包括主体部和出料部。所述主体部的直径为50~80cm,优选为60~70cm;长度为70~120cm,优选为80~100mm。所述出料部包括圆锥筒体和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为圆形筒状;所述主体部为圆形筒状;并且所述主体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出料口的直径;所述出料部的出料口位于所述磁体收纳容器的中心位置的正上方。作为优选,所述滚筒的倾角为10~18°,更优选为10~15°。这样有利于磁体以及锯末在其内部充分运动而相互接触,也便于磁体出料。本实用新型的倾角表示滚筒的中心轴线与水平线之间所夹的锐角。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出料部的圆锥筒体优选为越向远端直径越小的圆锥筒体。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圆锥筒体的锥角优选为50~65°,这样更便于磁体等物料的出料。优选地,所述圆锥筒体的锥角为55~60°。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促进磁体等物料在滚筒内部充分运动而相互接触,所述滚筒的螺旋结构件的厚度优选为3~6mm、更优选为3~5mm;高度优选为25~35mm、更优选为30~35mm;螺旋角优选为45~60°、更优选为45~50°。

在本实用新型中,滚筒支承单元、滚筒驱动单元、滚筒转动控制单元、筛网支承单元和筛网驱动单元并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使用的那些。为了控制滚筒转速,所述滚筒驱动单元优选为电机。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磁体收纳容器可以呈漏斗形状。例如,在主视时,所述磁体收纳容器呈漏斗形状;俯视时的最大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作为优选,所述磁体收纳容器的开口处为长方形,其长度为500~800mm,优选为550~650mm;宽度为200~500mm,优选为300~400mm。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便于组装和拆卸以及更好地筛除磁体上所附的杂物,所述筛网优选为可拆卸结构。所述筛网的筛孔规格为5~20目,优选为8~10目。

本实用新型的清洗擦干装置主要用于将磁体除湿和去屑。本实用新型的磁体清洗擦干装置能够做到代替手工作业以提高生产效率。此外,采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还能够减少磁体磕边掉角的情况出现,从而实现节约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磁体清洗擦干装置的主要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滚筒;2-筛网;3-磁体收纳容器;主体部11;圆锥筒体12;出料口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磁体清洗擦干装置的主要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包括滚筒1、筛网2、磁体收纳容器3,以及滚筒支承单元、滚筒驱动单元、滚筒转动控制单元、筛网支承单元和筛网驱动单元(均未图示)。

滚筒1的材质为无磁不锈钢,滚筒1倾斜设置在磁体收纳容器3的侧上方。滚筒1包括主体部11和出料部,其出料部的出料口13位于磁体收纳容器3的中心位置的正上方,由滚筒支承单元来支承滚筒1,由滚筒驱动单元来驱动滚筒1而使该滚筒1转动,由滚筒转动控制单元控制滚筒1正转或反转。滚筒1的倾角α为15°。滚筒1的主体部11的直径D为60cm,长度L为80cm。主体部11的内壁具有螺旋结构件(未图示),其是厚度为3mm、高度为32mm、螺旋角为45°的无磁不锈钢钢条,上述钢条被焊接在滚筒1的整个主体部11的内侧。出料部包括圆锥筒体12和出料口13,出料口13为圆形筒状;主体部11为圆形筒状;并且主体部11的直径大于出料口13的直径。圆锥筒体的锥角β为55°。滚筒驱动单元为电机,其功率例如为1.1kW,通过链轮、链条机构(未图示)来带动滚筒1转动。

筛网2位于磁体收纳容器3的内部,其为可拆卸结构,其筛孔规格为10目,该筛网2距离磁体收纳容器3的上部边缘为20mm,由筛网3来承接经除湿处理的磁体并筛除切屑等杂物,由筛网支承单元来支承筛网2,由筛网驱动单元对筛网2进行往复驱动以完成筛除切屑等杂物的工作。

磁体收纳容器3位于滚筒1的出料部的出料口13的正下方,用于收纳来自滚筒1并经过清洗、擦干处理的磁体。主视时的磁体收纳容器3呈漏斗形状,磁体收纳容器3的开口处为长方形,长度600mm、宽度为400mm。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磁体清洗擦干装置时,开启磁体清洗擦干装置,将作为加工辅助材料的锯末投入滚筒1中,通过滚筒驱动单元先使滚筒1反转。然后将待处理的磁体(直径6mm、长度32mm的钕铁硼磁体)投入滚筒1中,通过滚筒驱动单元先使滚筒1正转以使磁体和锯末充分接触而实现磁体清洗和擦干,通过滚筒1内的螺旋结构件来推出已充分接触的磁体和锯末,使其落至出料口13下方的往复运动的筛网3上,以筛除锯末等杂物而得到经清洗、擦干处理的磁体。操作人员可以适时地移走磁体收纳容器3中的磁体。

清洗时间:采用上述装置处理重量为300kg、分为十等份的磁体,共耗时60分钟,其中包括加料时间、取料时间和加锯末时间。采用手工作业处理上述重量和等份方式的磁体,耗时120分钟。也就是说,利用本实施例中的装置来处理同样数量的待处理磁体时,与现有技术中的手工作业相比,本实施例节省了一半的处理时间。

检查磁体洗净程度:磁体洗净程度良好,完全能够满足下道工序生产要求。

检查磁体磕碰情况:随机检查100公斤清洗后圆柱,发现0.3公斤磁体存在轻微磕碰后产生的白崩边角现象。外观不良率为千分之三的白崩边角数量,低于企业技术质量考核标准要求的千分之五的指标。

实施例2

除将实施例1中的滚筒1的倾角由15°替换为10°之外,其余部件和参数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除将实施例1中的滚筒1的倾角由15°替换为20°之外,其余部件和参数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除将实施例1中的圆锥筒体12的锥角由55°替换为50°之外,其余部件和参数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除将实施例1中的圆锥筒体12的锥角由55°替换为60°之外,其余部件和参数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6

除将实施例1中的螺旋结构件的尺寸由厚度为3mm、高度为32mm、螺旋角为45°替换为厚度为5mm、高度为25mm、螺旋角为60°之外,其余部件和参数与实施例1相同。

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任何变形、改进、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