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净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0430阅读:6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净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化装置,尤其是一种简易净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人们对水资源的洁净程度越来越关心,净水器作为水净化的主要载体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日用品。净水器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对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分离或者去除,常见的有家用净水器和户外净水器两大类。物理分离方法是利用过滤或者吸附原理对水源进行净化,而化学方法一般是利用净水剂发挥作用,相比而言,物理分离方法运用更加广泛。

现有市场上的净水器,价格一般都比较贵,其原因在于设计复杂,起到分离作用的核心部件组成或结构繁杂,且多为一体化结构,难以对耗损部件进行更换;另外,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净水器存在关水延迟的问题,即在使用完毕时,当关闭进水阀,其出水阀仍有少量余水流出,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专利CN 203529974 U公开了一种简易净水装置,包括进水管、净水桶和出水管,净水桶内充满活性炭,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进行净水,出水管设计为夹角为 120 的弯管,末端向下,这样会造成关水延迟,当使用完毕时,关闭进水管上的进水阀,净水桶内的存水在重力作用下继续向下下流,并从出水管排出,造成约3-6秒继续出水,引起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尝试提供一种简易净水装置。

该装置通过膜管实现对水源的净化,所述的膜管为陶瓷膜或者卷式膜,水源进入净化部后,由外向内渗透,经过陶瓷膜或者卷式膜的层层过滤,到达膜管中轴的净化水通道,汇集后经出水管排出。

为了消除关水延迟现象,本实用新型的出水管包括与壳体外壁平行设置的第一出水段,在第一出水段的顶部设有一突出部,突出部最高点与壳体顶面平齐,突出部连通第二出水段。这样设计一方面利用了连通体内同一高度处压强相等的原理,在关闭进水后,壳体内延迟进行的渗透过程所产生的净化水,原则上很难充盈于整个突出部,另一方面,突出部发挥暂时储水的作用,将关闭进水后形成的多余净化水先储存,待下次再次开启进水后排出。如果突出部最高点高于壳体顶面,虽然也能达到避免关水延迟的作用,但是这样不仅不美观,而且装置顶部高低不平,出水管容易受压变形损坏,也不利于装置的稳定和平衡,同时给产品的装箱及运输带来不便。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出水管,其第二出水段最高点高于突出部的最高点1-5cm,这是考虑到当进水水压较大时,关闭进水后,壳体内延迟进行的渗透过程所产生的净化水可能会冲出突出部,由于第二出水段最高点高于突出部的最高点,则冲出的部分水无法越过第二出水段最高点,最终在重力作用下返回突出部储存,从而节约水资源。

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简易净水装置,包括进水管、出水管和净化部,所述的净水部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膜管和底座,膜管与底座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的壳体底部与进水管连通,膜管内的净化水通道与出水管连通,所述的出水管包括与壳体外壁平行设置的第一出水段,在第一出水段的顶部有一突出部,突出部最高点与壳体顶面平齐,突出部连通第二出水段。

进一步的,所述的突出部为空心球。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出水段最高点高于突出部的最高点1-5cm。

进一步的,所述的膜管为陶瓷膜或者卷式膜。

进一步的,所述的壳体下部设置螺纹连接结构,便于将壳体旋开,进行膜管的更换或清洗。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简易净水装置通过膜管实现对水源的净化,膜管使用后可拆下进行清洗后继续使用,也可以购买商品化的膜管进行更换,其净水效果好,耐用,效率高;在出水管路上设置突出部,解决关水延迟问题,保证水的随关随停;通过第二出水段最高点高于突出部的最高点的巧妙设计,进一步节约了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简易净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简易净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本实施方式可具有不同的形式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说明。文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代表相同的元件,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似的元件。

实施例1:

一种简易净水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进水管1、出水管和净化部2,其中出水管由第一出水段31,空心球32,第二出水段33组成。所述的净水部2包括壳体21和位于壳体内的膜管22和底座23,膜管22与底座23之间螺纹连接,便于膜管的拆装;所述的壳体21底部与进水管连通,膜管22内的净化水通道24与出水管连通。所述的出水管的第一出水段31与壳体外壁平行设置,在第一出水段31的顶部有一空心球32,空心球32最高点与壳体21顶面平齐,空心球32连通第二出水段33,水从第二出水段33末端流出。

进一步的,膜管22为陶瓷膜。

进一步的,壳体21下部设置螺纹连接结构,便于将壳体21旋开,进行膜管22的更换或清洗。

本实施例只是示例性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想到,空心球还可以替换成其他结构,如水滴状空心体或者圆柱状空心体等。

实施例2:

一种简易净水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进水管1、出水管和净化部2,其中出水管由第一出水段31,空心球32,第二出水段33组成。所述的净水部2包括壳体21和位于壳体内的膜管22和底座23,膜管22与底座23之间螺纹连接,便于膜管的拆装;所述的壳体21底部与进水管连通,膜管22内的净化水通道24与出水管连通。所述的出水管的第一出水段31与壳体外壁平行设置,在第一出水段31的顶部有一空心球32,空心球32最高点与壳体21顶面平齐,空心球32连通第二出水段33,水从第二出水段33末端流出,且第二出水段33最高点高于空心球的最高点1-5cm。

进一步的,膜管22为卷式膜。

进一步的,壳体21下部设置螺纹连接结构,便于将壳体21旋开,进行膜管22的更换或清洗。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