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9620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特别涉及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环保力度的逐渐加强,分散生活污水处理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去除COD和氮素,提标改造已是大势所趋,营养物质TP更是被提到了0.5mg/L的高标准。而目前市场上的一体化设备种类繁多、良莠不齐,且大多数还停留在去除COD、氨氮和TN的层面,营养物质TP的去除很少涉及。也有少部分一体化设备厂家通过采用电解除磷的方式去除TP,但高昂的电费另本来就很拮据的地方财政望而却步,在分散生活污水处理方面受到了一定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脱氮除磷效果好、易维护的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所述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隔离出缺氧区、好氧区和沉淀区;所述生活污水一体化装置进一步包括:

具有通孔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上下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所述缺氧区隔离出第一区、第二区和第三区;好氧区被第三隔板隔离出上下方向的第四区和第五区;

填料,所述填料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和第四区;

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进口端设置在所述第三区内,出口端设置在所述第四区内;

第一输送单元,所述第一输送单元的进口端设置在所述第五区内,出口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内;

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进口端设置在所述第五区内,出口端设置在所述沉淀区内;

第一曝气单元,所述第一曝气单元设置在所述好氧区内;

除磷单元,所述除磷单元设置在所述沉淀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管道形成污水的上下折流行进,因此延长了污水与微生物的接触时间,有效地提高污水处理效率,避免水力短流现象;

2.无论是硝化液回流还是污泥回流都采用气提方式,代替了常规一体化设备里的水泵,从而减少了设备的维护费用。

3.本实用新型集降解COD、脱氮除磷于一体,出水水质良好,特别适用于对出水水质要求较高的地区,电耗大大降低;

4.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简单,便于地埋,减少了占地面积;能够实现自动控制、无人值守。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用于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以下说明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方式以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施和再现本实用新型。为了教导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已简化或省略了一些常规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源自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型或替换将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下述特征能够以各种方式组合以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变型。由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述可选实施方式,而仅由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实施例:

图1示意性地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的结构简图,如图1所示,所述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具有进水口3和出水口4,内部通过隔板内隔离出缺氧区5、好氧区6和沉淀区7;

具有通孔的第一隔板8、第二隔板9和第三隔板12,上下设置的第一隔板8和第二隔板9将所述缺氧区隔离出第一区、第二区和第三区;好氧区被第三隔板12隔离出上下方向的第四区和第五区;

填料10、15,所述填料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和第四区;所述第一隔板8和第二隔板9上的通孔孔径小于第二区内填料10的外径;第三隔板12上的通孔孔径小于所述好氧区内的填料15的外径;

第一管道11,所述第一管道11的进口端设置在所述第三区内,出口端设置在所述第四区内;

第一输送单元16,所述第一输送单元的进口端设置在所述第五区内,出口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内;

第二输送单元19,所述第二输送单元用于排出所述沉淀区底部的污泥;所述第一输送单元和第二说是气体模块;

第二管道17,所述第二管道的进口端设置在所述第五区内,出口端设置在所述沉淀区内;

第一曝气单元13,所述第一曝气单元设置在所述好氧区内;

第二曝气单元,所述第二曝气单元设置在所述沉淀区内,且处于所述除磷单元18的下部;曝气单元均采用穿孔曝气管,孔径为1-3mm;

除磷单元18,所述除磷单元设置在所述沉淀区,利用缓释除磷药片20;

气泵14,所述气泵为上述曝气单元、气提模块提供气体;

控制系统21,所述气泵14和控制系统21设置在电控柜2内。

上述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的工作过程为:

污水通过进水口3进入缺氧区5,来自于好氧区6的硝化液在缺氧区5内反硝化菌的作用下实现反硝化,达到脱氮效果,同时去除污水中部分有机物;此外缺氧区5内第一管道11的设置,避免了污水水力短流现象;

污水自第一管道11流入好氧区6,污水中氨氮在好氧区6内的硝化菌作用下转化为硝态氮,同时在好氧区异养菌作用下有机物得到去除。自养菌硝化菌世代时间长,繁殖速度慢,悬浮填料15的设置使硝化菌能够稳定保持在好氧区6中,不会像普通活性污泥那样流失掉;

好氧区6污水自第二管道17流入缓释除磷单元18中,在缓释除磷药剂20的作用下,污水中磷酸盐以沉淀形式落入除磷沉淀区7底部,从而TP得以去除。最后污水经出水口4排除,达标排放。除磷沉淀区7底部污泥经第二输送单元19定期排至外部指定区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