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高频脉冲电絮凝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1268阅读:1157来源:国知局
连续高频脉冲电絮凝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连续高频脉冲电絮凝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技术的难点问题是对高浓度难降解的有机废水和电镀废水的处理。此类废水主要是染料、农药、生物医药、化工与电镀等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常用的技术是在进入生化处理之前先进行预处理,而预处理通常或采用强氧化技术来破坏有机物的分子结构以利于后续的生化作用,或采用化学沉淀技术来使重金属形成螯合物沉淀或使一些胶体物质脱稳后沉淀,以减轻后续生化作用的负荷。目前常用的强氧化技术中电化学法就是其中的一种。习用的电化学法废水处理所用的电絮凝设备通常是采用高压脉冲电源作为供电电源,另外,该设备还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电解槽和设于电解槽内的电极板组。这种习用设备的电极板组采用高压低电流,大都暴露在电解槽内,其存在反应速度慢、电极易积垢等缺陷,而且所采用的高压存在安全隐患,敞开式安装使得电解槽内无法添加其它添加剂,进行其它的辅助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好、反应速度快连续高频脉冲电絮凝处理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发明是一种连续高频脉冲电絮凝处理设备,由多组高频脉冲电絮凝膜处理单元组成,所述的多组高频脉冲电絮凝膜处理单元依次连通在一起;所述的高频脉冲电絮凝膜处理单元包括机架、多根电极管、进水管道、出水管道、多根连通管道;所述的多根电极管构成多组电极管组,多组电极管组自上而下平行安装在机架上且多组电极管组之间通过连通管道相互连通,使得水流可依次流过各组电极管组,进水管道连接在第一组电极管组的进水端,出水管道连接最后一组电极管组的出水端。

所述的电极管包括管体、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所述的管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水流入口和水流出口,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分别安装在管体内。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发明由多组高频脉冲电絮凝膜处理单元组成,多组高频脉冲电絮凝膜处理单元依次连通在一起,为模块化设计,维修方便,适用性好,废水在多组高频脉冲电絮凝膜处理单元内流动,为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内流动,反应速度快,可添加各类辅助添加剂;本发明的电极管中的电极板安装在管体内,可采用低压高电流,安全性高。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轴测图;

图2是本发明电极管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是一种连续高频脉冲电絮凝处理设备,由多组高频脉冲电絮凝膜处理单元10组成。

所述的多组高频脉冲电絮凝膜处理单元10依次连通在一起。

所述的高频脉冲电絮凝膜处理单元10包括机架1、多根电极管2、进水管道3、出水管道4、多根连通管道5。所述的多根电极管2构成多组电极管组20,多组电极管组20自上而下平行安装在机架1上且多组电极管组20之间通过连通管道5相互连通,使得水流可依次流过各组电极管组20,进水管道3连接在第一组电极管组20的进水端,出水管道4连接最后一组电极管组20的出水端。

如图2所示,所述的电极管2包括管体21、第一电极板22和第二电极板23;所述的管体2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水流入口和水流出口,第一电极板22和第二电极板23分别安装在管体21内。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废水从进水管道3依次进入多组电极管组20内,在多组电极管组20内快速流动并在多组电极管组20反复循环流动,反应速度快。可根据需要调节各种添加剂。

本发明的重点就在于:采用模块化的设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电极管的布置方式可有多种,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