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浇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1069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浇灌装置,特别是一种能够将家庭废水收集、净化处理后,进行浇灌的装置。



背景技术:

水资源、特别是淡水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要资源之一,但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过程中,都会有大量的淡水资源白白被浪费。如人们在家中进行洗菜、洗水果等活动时,该过程中所消耗的水会直接排入城市的下水系统中,无法收集起来进行利用,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同时如果家中栽培有观赏植物,还需要另行用水对这些观赏植物进行浇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将一部分家庭活动过程中使用的水收集起来,并经过净化处理后排出,以进行浇灌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家用浇灌装置,包括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池中央设置有隔板1,隔板1将水池分为重污水池2和轻污水池3,

所述重污水池2的底部连接有排污总管4,排污总管4的底端与下水系统相连,

所述轻污水池3的底部连接有进水管路5,进水管路5的另一端与水处理装置相连,水处理装置的内腔包括相互连通的过滤区6和净水区7两部分,所述进水管路5与过滤区6的底部相连,在二者连接口上方的过滤区6内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网罩8、粗滤布9和细滤布10,在过滤区6的上部设置有溢水口11,溢水口11通过溢水管路12与排污总管4连通,在过滤区6与净水区7之间开设有通过电子阀13控制的开口,并且所述开口的水平高度低于溢水口11的水平高度,在该开口下方的净水区7内设置有挂篮14,挂篮14能够从净水区7中取出,并且在挂篮14中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细石砂层15和活性炭层16,在挂篮14下方的净水区7的内壁上,对称地设置有两个紫外灯17,在净水区7的底端还设置有出水管路18,在出水管路18上设置有泵19。

所述的过滤区6的底部连接有排污管20,且排污管20与排污总管4相连通,在过滤区6的底部还设置有倾斜块21,且所述倾斜块21的坡面朝向排污管20的方向,同时排污管20上还设置有排污电子阀22。

所述的电子阀13、紫外灯17、泵19和排污电子阀22通过控制系统统一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种结构形式的家用浇灌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它针对家用水资源的浪费问题,设计出一种能够将家庭用水分类处理的结构,而且它还能够将其中没有掺杂化学试剂的水体收集起来,并经过过滤、净化、消毒处理后,直接泵出去用于家用观赏植物的浇灌,这种装置能够大大节省家用水资源,同时还解决了家庭植物的浇灌问题,同时它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家用浇灌装置,包括水池,在水池的中央设置有隔板1,这个隔板1将水池分为重污水池2和轻污水池3两个独立的部分;

其中重污水池2的底部连接有排污总管4,并且所述排污总管4的底端与下水系统相连;

在轻污水池3的底部则连接有进水管路5,这个进水管路5的另一端则与水处理装置相连,水处理装置的内腔包括相互连通的过滤区6和净水区7两个部分,并且上述的进水管路5与过滤区6的底部相连,在进水管路5和过滤区6的连接口的上方的过滤区6内部,由下至上的依次设置有网罩8、粗滤布9和细滤布10,而在过滤区6的上部还开设有溢水口11,而这个溢水口11则通过溢水管路12与排污总管4相连通,在过滤区6与净水区7之间开设有通过电子阀13控制的开口,且上述开口的水平高度要低于溢水口11的水平高度,同时在这个开口下方的净水区7内还设置有挂篮14,这个挂篮14能够从净水区7中取出,并且在挂篮14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细石砂层15和活性炭层16,同时在挂篮14下方的净水区7的内壁上,还对称地设置有两个紫外灯17,而在净水区7的底端还设置有出水管路18,并且在出水管路18上还设置有泵19;

在过滤区6的底部连接有排污管20,并且这个排污管20与排污总管4相连通,在过滤区6的底部还设置有倾斜块21,这个倾斜块21的坡面则朝向排污管20的方向,并且在排污管20上还设置有排污电子阀22;

上述的电子阀13、泵19、紫外灯17和排污电子阀22均通过控制系统统一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家用浇灌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如果在水池中利用香皂、肥皂洗手,或利用洗涤剂进行刷碗、刷锅等操作时,将上述操作过程在重污水池2中进行,这样混杂有化学试剂和油污的脏水便会直接通过总排污管4排入市政的下水系统;

如果在水池中进行冲洗蔬菜、水果,或淘米等操作时,将上述操作过程在轻污水池3中进行,轻污水通过进水管路5直接进入过滤区6的底部,此时控制系统控制排污电子阀22关闭,防止轻污水直接通过排污管20排入下水系统;随着进入过滤区6中的轻污水的增加,水位不断上升,水体由下至上依次经过网罩8、粗滤布9和细滤布10的过滤后,将其内包含的大颗粒的杂质去除,当水位升至过滤区6与净水区7之间的开口处时,由于控制系统预先已经将电子阀13开启,因此水体便会通过该开口流入净水区中,并依次经过挂篮14中的细石砂层15和活性炭层16,在水体流经上述过滤层的过程中,即实现了对水体的净化;水体最终流入净水区的底部,并在该处的紫外灯17的作用下进行紫外光消毒,经消毒处理后的水体,在泵19的作用下,通过出水管路18排出,用于家庭观赏植物的浇灌;

当净水区7充满了水体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电子阀13关闭,水体不会流入净水区7,待水位上升至溢水口11处时,则会通过溢水口11进入溢水管路12最终流入排污总管4,并汇入下水系统中;

本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在过滤区6的底部会积攒大量的泥沙或其他固态杂质,使用者可以通过控制系统将排污电子阀22开启,并持续向轻污水池3中冲水,水体通过进水管路5进入过滤区6内,并携带者过滤区6底部的杂质通过排污管20流入下水系统中,由于在过滤区6的底部设置有倾斜块21,同时这个倾斜块21的坡面朝向排污管20的方向,杂质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会自然地沿着坡面的倾斜方向向下滚动或滑动,再加上水流的携带作用,更方便过滤区6内的杂质的排出;

还可以将净水区7的上盖打开,同时开启电子阀13,向净水区7中灌注干净的水体,水体通过电子阀13所控制的开口由上至下流入过滤区6中,对过滤区6中的细滤布10、粗滤布9和网罩8进行反冲,将附着在过滤材质底部的杂质冲洗下来,并最终通过排污管20排入到下水系统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