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腔便携式分散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52127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腔便携式分散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腔便携式分散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城镇发展过程中,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将指定排污范围内的污水收集后,由城市污水管网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农村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的发展,农村的生活污水、废水产生量与日剧增,形成了许多分散式生活污水污染源,由于较为分散城镇污水管网无法收集,使得集中处理不经济,目前这类分散式生活污水的处理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分散式生活污水污染源所产生或排放的污水由于得不到很好的治理,随意就地排放,对地面水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对水生态造成的破坏正日渐突出,不但直接影响工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所以将污水进行就地处理达标排放或回用,是目前积极倡导的污水处理模式。稳定塘是一种天然的低成本污水处理方式,它利用细菌和藻类的共同作用来完成净化水体的目的,具有投资运行费用小、运行维护简单等特点,但是也有一些无法避免的弊端,如占地面积大、受季节和环境的影响大、易散发恶臭和滋生蚊虫等,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地下渗滤系统是人为构造的一种土地处理系统,它利用微生物和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化学物理等途径降解污染物,具有投资费用小、出水水质好等特点。但是,地下渗滤系统也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如占地面积大、维护不当污染地下水体等。人工湿地(artificial wetland),即以人工筑成水池或沟槽,底面铺设防渗漏隔水层,填充一定深度的基质填料层,种植芦苇一类的维管束植物或根系发达的水生植物,污水由湿地的一端通过布水管渠进入,以推流的方式与布满生物膜的基质表面和溶解氧进行充分的植物根区接触而获得净化的生态系统。具有处理效果好,投资费用小,技术工艺简单等特点。它利用系统中的植物、微生物和基质等相互作用,在物理、化学、生物的协同作用下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人工湿地净化水体的同时美化了环境,达到了环境和经济的双重效益。但是人工湿地也有占地面积大、进水负荷小、容易堵塞、运行周期短、处理效果不稳定等缺点,同时处理效果容易受温度和季节的影响。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人工湿地也有占地面积大、进水负荷小、容易堵塞、运行周期短、处理效果不稳定等缺点,同时处理效果容易受温度和季节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腔便携式分散污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三腔便携式分散污水处理装置,所述三腔便携式分散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具有隔水功能的装置腔体和依托该腔体建造左边、中间、右边三个单元;

所述左边、中间、右边三个单元相邻两个单元之间由隔板竖直分隔开;

所述左边单元包括进水装置、出水装置和调节池;

所述左边单元在距底部一定高度用隔板水平隔开,上部分为厌氧调节池,连接进水装置;

所述中间单元包括稳定表流池和潜流池;

所述中间单元被隔板水平分隔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稳定表流池,下部分为潜流池;所述稳定表流池根据处理需求安装有若干块折流板,且填装有优势填料,所述稳定表流池种植具有净水功能的净水植物;

所述右边单元包括集水装置、导流装置、布水装置和排污装置;

所述右边单元被水平隔板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集水装置;下部分为布水装置。

进一步,所述进水装置为PVC管,安装在三腔便携式分散污水处理装置的前端上部,管末端达到三腔便携式分散污水处理装置半高位置,安装流量调节阀。

进一步,所述厌氧调节池底面略高于三腔便携式分散污水处理装置底面,三个侧面依靠装置腔体,在距调节池上端1/3位置以一定角度安装的格栅。

进一步,所述调节池与稳定表流池相邻的隔板较装置腔体低10cm;在布水装置与潜流池相邻的隔板上,于水平隔板下方水平方向上开若干布水孔。

进一步,所述导流装置为PVC管,连接集水装置和布水装置,安装有流量调节阀。

进一步,所述出水装置连接在三腔便携式分散污水处理装置左下端,出水装置上安装流量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包括具有隔水功能的装置腔体和依托该腔体建造左边、中间、右边三个单元。左边单元包括进水装置、出水装置和调节池;中间单元包括稳定表流池和潜流池;右边单元包括集水装置、导流装置、布水装置和排污装置;稳定表流池根据处理需求安装有若干块折流板,且填装有优势填料,稳定表流池种植具有净水功能的净水植物。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分散式生活污水就地处理达标排放的要求,具有易搬运、占地面积小、耐淤堵能力强、出水水质好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易于搬运、占地面积小、耐淤堵能力强、运行周期长、抗冲击能力强、进水负荷高、处理效果稳定的三腔便携式分散污水处理装置,能够高效处理分散式生活污水,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同时为弥补传统人工湿地占地面积大、易淤堵、抗冲击能力不强、进水负荷低等问题提供参考。

本实用新型协同厌氧调节池于一体,有效节约了土地资源;结构简单,易于模块化生产;能够有效解决分散式生活污水城市污水管网收集不到和集中处理不经济的处理难题,经处理的水能用于绿化和景观用水,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腔便携式分散污水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1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1侧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布水装置示意图。

图中:1、三腔便携式分散污水处理装置;2、调节池;3、稳定表流池;4、集水装置;5、布水装置;6、潜流池;7、第一流量调节阀;8、进水装置;9、细格栅;10、布水墙;11、浮水植物;12、挺水植物;13、稳定表流池隔板;14、第一稳定表流池基质;15、第二稳定表流池基质;16、第三稳定表流池基质;17、水平隔板;18、导流装置;19、第二流量调节阀;20、排污装置;21、布水装置;22、第一潜流池基质;23、第二潜流池基质;24、潜流池出水孔;25、出水装置;26、第三流量调节阀;27、布水管;28、布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腔便携式分散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具有隔水功能的装置腔体和依托该腔体建造的进水装置8、调节池2、稳定表流池3、潜流池6、集水装置4、导流装置18、布水装置21、排污装置20、出水装置25。所述装置腔体主要隔绝起到承载装置其他单元的作用;所述进水装置8主要与污水供应管路连接,将污水导入装置;所述调节池2,起到储存、缓冲、沉降作用,同时通过布水墙10使污水均匀的导入稳定表流池3;所述稳定表流池3种植净水植物,起到拦截、吸附、向床体输送氧等作用;所述稳定表流池3装填优质填料,起到吸附、拦截作用,同时为微生物生长提供附着点;所述潜流池6装填优质填料,起到吸附、拦截作用,同时为微生物生长提供附着点;所述导流装置18联通集水装置和布水装置,将集水装置4中经稳定表流池3处理的污水导入布水装置21;所述集水装置4与稳定表流池3相连,起到储存稳定表流池3处理的出水和沉降的作用;所述布水装置21起到储存、缓冲和沉降作用,同时通过布水管27上的布水孔28均匀的向潜流池进水;所述排污装置20与布水装置21连接,起到将布水装置21沉降的悬浮物排出装置的作用;所述出水装置25与潜流池6相连,起到将处理后的水排出装置的作用。

所述进水装置8上安装一个流量调节阀,控制进入装置的污水量。

所述调节池2内一定高度按一定角度安装一细格栅9,起到拦截大颗粒悬浮物,进而保护装置的作用。

所述稳定表流池3中根据具体处理需求,安装有若干相互平行且与进水方向垂直的折流板,折流板一端与稳定表流池3一端池壁连接,另一端与池壁之间有一定空隙,形成水流通道,相邻两块折流板分别于稳定表流池3不同侧池壁相连,使相邻两块折流板形成的过水通道位置相反,从而使若干个过水通道和折流板之间形成的折流区域共同形成蛇形通道,能使污水沿蛇形通道曲折流动,以延长水流路径,从而增加水力停留时间。

所述集水装置4,起到储存、缓冲和沉降的作用,能够保护潜流池,增加耐淤堵能力。

所述导流装置18连通集水装置4和布水装置21,其上安装的流量调节阀,可以控制进入潜流池的污水量,同时可以调节稳定表流池的水力停留时间。

所述布水装置5,起到储存、缓冲和沉降的作用,能够保护潜流池6,增加耐淤堵能力。

所述出水装置25与装置腔体相连,将装置处理后的净水排出装置,其上安装的流量调节装置可以调节潜流池的水力停留时间。

所述稳定表流池3基质从上到下依次为碎石(Φ5~10mm)、沸石(Φ10~20mm)和陶泥浮球(Φ10~30mm),填充厚度之比为1:2:3;潜流池基质从上到下依次为碎石(Φ5~10mm)和陶泥浮球(Φ10~30mm),填充厚度之比为1:4。

所述净水植物中挺水植物12可选择伞草、水葱、水生美人蕉、芦苇中的一种或者任意两种以上组合;浮水植物11可根据处理要求选择大薸、水葫芦、浮萍一种或者任意两种以上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具有隔水功能的装置腔体和依托该腔体建造的进水装置、调节池、稳定表流池、潜流池、导流装置、集水装置、布水装置、排污装置、出水装置。所述腔体上安装有进水装置8、导流装置18、排污装置20、出水装置25,进水装置主要与提供污水的管网连接,将污水导入装置中的调节池,进水装置上的流量调节阀7起到控制进入装置污水量的作用;导流装置主要与集水装置4和布水装置5连接,起到将集水装置储存的经稳定表池收集的污水导入布水装置,从而进入潜流池处理,同时导流装置上的流量调节阀19能控制进入布水装置的污水量;排污装置主要起到方便排出沉降在布水装置底部的悬浮物等;出水装置主要将经过装置处理的污水排出装置,同时出水装置上的流量调节阀26起到控制出水量,从而调节潜流池水力停留时间的作用。所述的调节池起到缓冲和沉降的作用,以增强稳定表流池的抗冲击和耐淤堵能力,以延长稳定表流池的使用寿命,同时调节池与稳定表流池相连的池壁能够使污水均匀进入稳定表流池;调节池内一定高度按一定角度安装有格栅9,能够起到过滤大颗粒悬浮物增强厌氧调节池去除悬浮物的作用,进一步降低稳定表流池淤堵的风险。所述稳定表流池和潜流池由水平隔板17水平隔开。所述稳定表流池内根据处理需求安装有相互平行的折流板13、种有挺水植物12和浮水植物11、填充有优质基质14、15、16,折流板与稳定表流池池壁协同作用形成蛇形水路,起到延长水流路径,增加水力停留时间的作用;所述净水植物11和12能够通过同化作用降解污染物,在光合作用下通过维管束将氧输送至根系,增加装置内污水溶解氧含量的同时在根区附近形成好氧微区,有利于不同类型微生物共生,此外植物根系还能为微生物生长提供附着点;所述基质能够通过吸附作用和化学作用降解污染物,同时为微生物生长提供附着点。所述集水装置主要收集经稳定表流池处理的污水,起到集水、缓冲和沉降作用,以增强潜流池抗冲击和耐淤堵的能力。所述布水装置主要起到缓冲、沉降和布水作用,通过布水装置21为潜流池均匀的进水。所述潜流池根据处理效果要求装填有优质填料22、23;所述填料通过吸附和化学作用降解污染物,为微生物生长提供附着点。

如图2所示,所述的调节池2中一定高度的位置按一定角度安装了细格栅9,调节池2主要起到缓冲和沉降的作用,增强稳定表流池的抗冲击和耐淤堵能力,以延长稳定表流池的使用寿命,同时调节池与稳定表流池相连,能有效去除进入稳定表流池的悬浮物,进一步降低稳定表流池淤堵的风险。

所述的稳定表流池中根据具体处理要求安装若干块相互平行且与进水方向垂直的折流板13,该折流板13一端与稳定表流池的池壁相连,另一端与对应的池壁之间有一定空隙,形成过水通道;相邻的两块折流板13分别与稳定表流池不同侧的池壁相连,使相邻两块折流板13形成的过流通道位置相反,从而使若干个过水通道与折流板之间形成的折流区共同形成蛇形水路,使污水沿折流板13形成的空间曲折流动,有效的延长了水流路径,进而增加水力停留时间。

所述集水装置4主要起到收集稳定表流池的出水和沉降悬浮物的作用。

导流装置18连接集水装置4和布水装置5,导流装置上的流量调节阀19能调节进入布水装置的污水量,同时调节稳定表流池的水力停留时间。

所述出水装置25安装在装置的底部,主要起到将潜流池出水口24收集的净水排出装置,通过出水装置上的流量调节阀26控制流量,同时调节水力停留时间。

当装置运行一段时间后,可以将自来水通过出水装置25泵入装置,进行反冲洗,以排出装置内基质表面和植物根系表面吸附的淤堵物,降低系统淤堵风险,延长使用寿命。

所述稳定表流池基质14为碎石(Φ5~10mm),基质15、16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沸石(Φ10~20mm)和陶泥浮球(Φ10~30mm),填充厚度之比为1:2:3。

所述潜流池22、23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碎石(Φ5~10mm)和陶泥浮球(Φ10~30mm),填充厚度之比为1:4。

所述稳定表流池挺水植物12可根据具体处理要求选择伞草、水葱、水生美人蕉、芦苇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组合;浮水植物11可根据具体处理要求选择大薸、水葫芦、浮萍中的一种或者任意两种以上组合。

本发实用新型采用易搬运、占地面积小、抗冲击力强、耐淤堵的三腔便携式分散污水处理装置,所述装置主要包括具有隔水功能的装置腔体和依托该腔体建造的进水装置、调节池、稳定表流池、潜流池、导流装置、集水装置、布水装置、排污装置、出水装置。所述调节池在装装置左端,起到缓冲和沉降的作用,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增加稳定表流池抗冲击和耐淤堵能力,同时通过布水墙10为稳定表流池均匀进水;所述稳定表流池和潜流池通过水平隔板17分隔成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稳定表流池装填有优势填料,根据处理需求安装若干折流板13,并在折流区种植不同净水植物11和12;下部为潜流池装填有优质填料22和23,不种植任何净水植物。所述集水装置和布水装置能够沉降污水中悬浮物,从而增强潜流池的耐淤堵能力,布水装置还具有缓冲作用,能增强潜流池的抗冲击和耐淤堵的能力。装置可以采用下进水上出水方式经出水装置泵入自来水,对装置进行反冲洗,以延长装置使用寿命。装置各单元布局紧凑,将调节池有机整合在一起,占地面积减小,大大节约了土地资源,各单元协同作用使得装置具备较强的抗冲击和耐淤堵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处理污水经进水装置导入三腔便携式分散污水处理装置,经调节池和格栅共同作用,将污水中大颗粒悬浮物去除,随后污水经布水墙均匀进入稳定表流池,在基质、植物根系和菌胶团协同作用下去除未经调节池降解的悬浮物;所述稳定表流池基质和净水植物为不同种类微生物生存提供附着点,通过植物同化作用、微生物好氧、兼氧和厌氧反应、基质吸附和化学作用协同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和磷。

2、通过进水装置上的流量调节阀控制进入三腔便携式分散污水处理装置的污水量,调节稳定表流池的水力负荷;结合导流装置上的流量调节阀,调节稳定表流池的水力停留时间;通过导流装置上的流量调节阀控制进入潜流池的污水量,调节潜流池的水力负荷;结合出水装置上的流量调节阀,调节潜流池的水力停留时间。污水中有机物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碳源,微生物通过同化作用降解有机物;稳定表流池和潜流池内有氧环境中的硝化菌通过硝化作用将污水中氮素转化为硝酸盐氮,无氧或缺氧环境中的反硝化菌在反硝化作用下将硝酸盐氮转化为氮气排出,协同基质吸附作用和植物同化吸收作用,达到降解氮素的作用;通过基质吸附、植物同化吸收协同作用降解污水中的磷。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效果作详细的描述。

建造一套三腔便携式分散污水处理装置模型,所述装置模型整体设计为长方体,具体尺寸:长210cm、宽100cm、深110cm。

所述三腔便携式分散污水处理装置采用不锈钢结构,调节池2底面距床体底面10cm,其长100cm、宽20cm、高90cm;隔板17长180cm、宽100cm、厚5cm,将稳定表流池3和潜流池6分为上下两部分;稳定表流池和潜流池长180cm、宽100cm、高50cm,潜流池右上端池壁开一个直径5cm的孔与布水装置相连,左下端池壁开若干直径2cm的出水孔;隔板13为塑胶板,长95cm、宽50cm、厚5cm,可按处理需求自由拆卸安装;集水装置4长100cm、宽10cm、高48cm;进水装置、出水装置、导流装置、排污装置为直径5cm的PVC管。

所述稳定表流池安装6块相互平行且与进水方向垂直的折流板13,该折流板13的一端与稳定表流池的一个池壁相连,另一端与另一池壁留有5cm空隙,形成过流通道;相邻两块折流板13分别与稳定表流池不同侧池壁相连,使相邻两块折流板13形成的过流通道位置相反,进而使得6个过流通道和折流板之间形成的折流区域共同形成蛇形水路,使进入稳定表流池的污水沿蛇形水路曲折流动,从而通过延长水流路径,增加水力停留时间。

本实用新型采用左上端进水左下端出水方式来处理污水,并可采用左下端进水左上端出水对系统进行反冲洗,带出系统沉降的悬浮物,以减少堵塞的情况,延长系统使用寿命。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水经进水装置8进入调节池2,在格栅9的作用下去除水流中的大部分悬浮物,水流混合均匀后经布水墙10均匀进入稳定表流池3。稳定表流池在折流板13的作用下能增大水力停留时间,水流能够与稳定表流池基质14、15、16和净水植物11、12充分接触,将大部分悬浮物沉淀下来,同时稳定表流池基质表面和净水植物根系附着的微生物能够充分降解水流中的有机物、氮和磷;稳定表流池处理后的水经集水墙进入集水池4。经集水池收集的稳定表流池出水由导流装置18进入布水池5,在布水池中混合均匀后,经布水装置21的布水孔28均匀进入潜流池6。潜流池不种任何净水植物,主要为缺氧和厌氧的条件,基质表面附着的厌氧和缺氧微生物可通过厌氧呼吸去除部分有机物,同时反硝化细菌在缺氧和厌氧的环境下,活性较强,可以去除大部分氮;此外水流中的磷可以被基质吸附沉淀下来。潜流池处理后的净水经出水装置25排出系统。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