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收集、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9714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污泥收集、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污水处理中,污水通过管道输送至沉淀池中,经过沉淀池沉淀后的污泥进行干化及焚烧的后续处理。然而,在污水输送的过程中,尤其是含有高固形物含量的污水,固形物会沉积于管的内壁,长时间会堵塞管路,需要定期对管路拆卸及维护,而拆卸、清管和维护不仅使得污水输送过程暂停(有些生产工艺是连续运行的,而污水输送管道也是连续输送的,因工艺要求是不允许暂停的),而且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高、周期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泥收集、处理系统,该系统结构简单,污水在输送的过程中,污泥会自动收集于侧管中,定期卸污泥即可,侧管可拆卸,大大减少了主管维修的频次,污泥干化塔的干化效率高,利用污泥燃烧的热值进行干化,节省了能源和成本,干化塔中的滤液进行回收,不污染环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污泥收集、处理系统,按照污泥输送方向依次包括污泥收集装置、污泥干化塔和焚化炉,所述焚化炉通过烟气管道与废热锅炉相连,所述废热锅炉通过烟气管道与烟气处理装置相连;所述污泥收集装置包括输送高固含量污水的主管和螺纹连接于主管下方的与主管相连通的侧管,所述主管相应于侧管处的内周壁设有与主管内周壁形状吻合并沿竖向延伸的挡板,所述挡板的高度等于或大于主管的直径,所述侧管的内周壁间隔设有若干圆弧状的凸起部,所述侧管的底部设有用于封闭所述侧管底部开口的底盖,所述底盖的一端与侧管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定:

所述污泥干化塔的顶端左侧相应于底盖处设有污泥入口,所述污泥干化塔从上至下设有污泥腔和污水腔,所述污泥腔和污水腔之间设有穿过污泥干化塔壁面的滤板,所述污泥干化塔的底端设有第一开关;所述污泥腔内沿污泥腔的内壁面设有循环热水腔,所述循环热水腔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热水出口和热水入口;所述污泥腔内设有竖向延伸的顶端伸出于污泥干化塔的转轴,所述转轴上沿竖直方向间隔设有若干桨片,所述污泥干化塔外设有能驱动转轴旋转的电动旋转装置;

所述废热锅炉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热水入口和热水出口相连;

所述焚化炉的底部设有炉渣出口,所述炉渣出口上设有第二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

所述污泥干化塔的底部相应于污水腔下部设有污水出口,污水出口通过管路依次与提升泵和主管相连;

所述电动旋转装置包括连杆和具有偏心轴的转盘,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转轴的顶端,另一端铰接所述偏心轴,所述转盘连接有用于驱动其旋转的电机。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拆解、维护,污水在输送的过程中,污泥会自动收集于侧管中,定期卸污泥即可,侧管可拆卸,大大减少了主管维修的频次,污泥干化塔的干化效率高,利用污泥燃烧的热值进行干化,节省了能源和成本,干化塔中的滤液进行回收,不污染环境。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长期输送污水的管道及后续的污泥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管,2-侧管,3-焚化炉,4-废热锅炉,5-烟气处理装置,11-侧管,12-凸起部,13-挡板,14-底盖,21-循环蒸汽腔,22-污泥腔,23-滤板,24-转轴,25-污水腔,231-滤板把手,241-桨片,242-连杆,243-偏心轴,244-转盘,245-电机,251-第一开关,252-提升泵,31-第二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未具体说明的装置、设备及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的装置、设备及连接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污泥收集、处理系统

本实施例为一污泥收集、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按照污泥输送方向依次包括污泥收集装置、污泥干化塔2和焚化炉3,焚化炉3通过烟气管道与废热锅炉4 相连,废热锅炉4通过烟气管道与烟气处理装置5相连。

(一)污泥收集装置

以污水向右流动为例,污泥收集装置包括输送高固含量污水的水平主管1和螺纹连接于主管1下方的侧管11,侧管11与主管1相连通,且侧管11的底端向右侧倾斜。为了改变主管1中污水流向,并且使污水中大颗粒的固形物碰撞后团聚,主管1相应于侧管11处的内周壁设有与主管1内周壁形状吻合并沿竖向延伸的挡板13,挡板13的直径等于或大于主管1的直径,挡板13的自由端位于侧管11的开口处,污水遇到挡板13后改变流向,由向右流动改为向下流至侧管11中,侧管11内的污水流速变缓,固形物碰撞的几率增大,从而沉淀于侧管11内,而上部的水流从挡板13与侧管11形成的右侧空隙中流走,当然,为了增强挡板13对污水的缓冲效果,增大固形物碰撞的几率,挡板13设置为倾斜状,即:挡板13的顶部向右侧倾斜,而底部向左侧倾斜,挡板13的底部边缘要与主管1的底端齐平或大于主管1的底端。

为了增强侧管11内污水紊流,增大污水固型物碰撞的几率,增强固形物沉淀效果,侧管11的内周壁间隔设有若干圆弧状的凸起部12。侧管11的底部设有用于封闭侧管11底部开口的底盖14,底盖14的一端与侧管11铰接,当侧管11中的污泥满管后,主管1中的水流流速变缓,此时可通过在主管1内于挡板13的右侧设置信号阀,当信号阀指示水流变小后,报警提醒操作人员需要开底盖14,卸污泥。侧管11使用一段时间后,可拆卸进行清洗。

(二)污泥干化塔2

污泥干化塔2位于侧管11的下面,污泥干化塔2的顶端左侧相应于底盖14处设有污泥入口,污泥入口可设有污泥盖,当需要进行干化污泥时,盖上污泥盖。污泥干化塔2从上至下设有污泥腔22和污水腔25,污泥腔22和污水腔25之间设有穿过污泥干化塔2壁面的滤板23,滤板23露出污泥干化塔2外的一端设有滤板把手231,人员拉动滤板把手231即可实现滤板23于污泥干化塔2内的插入和拔出。

污泥干化塔2的底端(污水腔25的下面)设有第一开关251;污泥腔22内沿污泥腔22的内壁面设有循环热水腔21,污泥干化塔2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与循环热水腔21连通的热水出口和热水入口,热水出口和热水入口上可分别设置阀门。

污泥腔22内设有竖向延伸的顶端伸出于污泥干化塔2的转轴24,转轴24上沿竖直方向间隔设有若干桨片241,污泥干化塔2外设有能驱动转轴24旋转的电动旋转装置。电动旋转装置包括连杆242和具有偏心轴243的转盘244,连杆242的一端铰接转轴24的顶端,另一端铰接偏心轴243,转盘244连接有用于驱动其旋转的电机245。当污泥腔22内的污泥需要进行干化时,打开电机245,电机245驱动转盘244旋转,连杆242随偏心轴243做圆形轨迹移动,连杆242带动转轴24的顶端产生圆形轨迹运动,此时对污泥充分进行搅拌,加快了污泥干化的速率。根据实际的需要,可在污泥干化塔2的顶端设置放气口。

当污泥堆积于污泥腔22内并干化时,污泥经过滤板23的过滤,滤液聚集于污水腔25内,污泥干化塔2的底部相应于污水腔25下部设有污水出口,污水出口通过管路依次与提升泵252和主管1相连,打开提升泵252,污水经由提升泵252泵入主管1内,由于污水腔25内污水的固型含量少,所以污水出口与主管1相连的管路,连接至主管1相应于挡板13的右侧。

当污泥干化完成后,打开提升泵252,将污水腔25内的全部污水经由提升泵252泵至主管1内,此时,抽出滤板23,打开第一开关251,干化后的污泥送至下一道工序中。

(三)焚化炉3

焚化炉3的污泥入口与污泥干化塔2底部相连,焚化炉3的底部设有炉渣出口,炉渣出口上设有第二开关31,焚烧污泥时含有较高的热值,大部分热烟气通过管路与废热锅炉4相连,少部分烟气通过管路与烟气处理装置5相连。

(四)废热锅炉4

废热锅炉4分别通过管路与污泥干化塔2的热水入口和热水出口相连,废热锅炉4加热的热水经由管路从污泥干化塔2下端的热水入口进入,热水从循环热水腔21由下至上运动,运动至污泥干化塔2顶部后,低温热水从污泥干化塔2上端的热水出口进入管路返回至废热锅炉4内。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废热锅炉4于热水入口和热水出口相连的管路上设置热水提升泵。

(五)烟气处理装置5

烟气处理装置5对烟气处理后,排空。

本实施例结构简单,易于拆解、维护,污水在输送的过程中,污泥会自动收集于侧管中,定期卸污泥即可,侧管可拆卸,大大减少了主管维修的频次,污泥干化塔的干化效率高,利用污泥燃烧的热值进行干化,节省了能源和成本,干化塔中的滤液进行回收,不污染环境。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其它形式的限定,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技术内容作为启示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出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