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预处理及厌氧消化产甲烷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9702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物资源化领域,特别涉及污泥预处理及厌氧消化产甲烷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重水轻泥”一直是水处理行业难以走出的怪圈,我们污水达标排放处理率不断提高,但是污水产生的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还处于较低水平,目前,我国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污泥,有80%以上没有得到妥善处理,污泥随意堆放及所造成的污染与再污染问题非常严重,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由于污泥是废水处理中不可避免的副产物,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营养元素,能量巨大,为了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污泥进行厌氧消化产沼气,然后用沼气来进行发电,是一种污泥资源化并解决能源紧缺的一种有效途径。

目前,大多数都是单独的厌氧消化装置和相应的气体收集装置,并没有前处理和气体分离装置,而且采用单独的厌氧消化进行产气,效率比较低,以至于无法进行发电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单独厌氧消化产气并且产气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污泥预处理及厌氧消化产甲烷一体化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污泥预处理及厌氧消化产甲烷一体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污泥预处理装置、厌氧消化装置和后续处理装置,其中,污泥预处理装置包括底部安装有超声波振子的超声波振动箱和安装有搅拌装置和投料斗的投料搅拌装置,厌氧消化装置包括发酵罐体,发酵罐体内底部设置加热装置,发酵罐体内设置搅拌装置,发酵罐壁上开设取样口方便监测污泥厌氧消化状态并随时进行调整,后续处理装置包括依次通过气体流通管道连接的气体检测装置和吹脱器,吹脱器器壁底部设置溶液取样口,吹脱器器壁溶液检测取样口上方设置流量控制阀,吹脱器器壁上设置气体收集管。

预处理装置中的超声波声波振动箱内部设有超声波振子,在污泥进入加料口前进行超声波预处理,含有频率控制器来控制超声波的强度。

作为优选,在投料搅拌装置和发酵罐体连接处设置自动控制阀门;发酵罐罐壁底部设置温度控制器。

作为优选,投料搅拌装置中装有纳米四氧化三铁促进剂等纳米促进剂。

投料搅拌装置中设有搅拌装置和加料斗,污泥进入投料搅拌装置中,向投料斗中加入促进剂如纳米四氧化三铁,并通过搅拌装置与污泥进行混合。当搅拌混匀后,通过自动控制阀门将污泥推入厌氧消化器的发酵罐中,从而完成厌氧消化前的处理步骤。

作为优选,气体检测装置包括CO2检测器、CH4检测器和H2S检测器。

作为优选,发酵罐体内还可以设置温度控制器。

厌氧消化产气装置发酵罐体内底部设置加热装置,用来保持一定的适宜温度来进行厌氧消化,发酵罐体内设置搅拌装置,用来将污泥进行混匀,来保持稳定的厌氧消化系统;同时发酵罐壁上开设取样口,来监测污泥厌氧消化的状态,以随时进行调整。

后续处理装置包括依次通过气体流通管道连接的气体检测装置和吹脱器,气体检测装置可以将厌氧消化的气体进行检测,从而观察消化过程产生气体的组分,来调整后续处理过程;吹脱器是对气体成分进行检测后,将有效的组分进行收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厌氧消化产甲烷一体化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首选,可以将超声波声波振动箱、投料搅拌装置、厌氧消化装置和吹脱器一体化,既可以对污泥在厌氧消化前进行超声波预处理,从而缩短水解时间,提高厌氧消化的产气率,缩短消化时间;同时增加了加料器,使污泥在进入厌氧消化之前加入促进剂,来提高产气量;最后在厌氧消化后设置气体检测器和吹脱装置,将有效组分进行收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污泥预处理及厌氧消化产甲烷一体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污泥预处理及厌氧消化产甲烷一体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单独厌氧消化产气并且产气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污泥预处理及厌氧消化产甲烷一体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污泥预处理装置、厌氧消化装置和后续处理装置。其中,污泥预处理装置包括底部安装有超声波阵子12的超声波振动箱11和安装有搅拌装置14和投料斗13的投料搅拌装置,投料搅拌装置中装有纳米四氧化三铁促进剂。厌氧消化装置包括发酵罐体21,发酵罐体21内底部设置加热装置23,发酵罐体21内设置搅拌装置24,发酵罐壁21上开设取样口26方便监测污泥厌氧消化状态并随时进行调整,发酵罐体21罐壁底部还可以设置温度控制器25,在投料搅拌装置和发酵罐体21连接处设置自动控制阀门22。后续处理装置包括依次通过气体流通管道32连接的气体检测装置31(包括CO2检测器、CH4检测器和H2S检测器)和吹脱器,吹脱器器壁底部设置溶液取样口43,吹脱器器壁溶液检测取样口43上方设置流量控制阀42,吹脱器41器壁上设置气体收集管44。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污泥预处理及厌氧消化产甲烷一体化装置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和中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