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陶瓷膜高效净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98391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净水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陶瓷膜高效净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水处理系统中前置处理所用净化处理设备大多将混合、反应、沉淀等过程设计成几个不同的独立处理单元,这种结构主要存在以下几个不足:1、每种独立处理单元实际占地面积大,管系控制阀门复杂,依赖人工管理;2、混合反应结构的混合效果不理想,反应效率低,絮体成长慢;3、混合装置与沉淀装置之间管汇容易积泥,堵塞管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高效净水装置,解决现有净水装置存在的占地面积大、结构复杂、净水效率差、易堵塞管道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陶瓷膜高效净水装置,包括壳体和壳体支架,所述壳体通过壳体支架固定在地面上,其中:所述壳体内设有机械絮凝反应区、清水区、蜂窝斜板和悬浮颗粒网捕区,所述机械絮凝反应区设在壳体一侧,所述清水区、蜂窝斜板和悬浮颗粒网捕区设由上至下依次设在壳体另一侧,所述悬浮颗粒网捕区下方设有两个集泥斗,所述集泥斗内腔与悬浮颗粒网捕区连通;

所述机械絮凝反应区内设有若干絮凝搅拌器,所述壳体靠近机械絮凝反应区一侧侧壁上部设有污水进水口,与污水进水口相对一侧的壳体上部设有清水出水口,所述机械絮凝反应区与悬浮颗粒网捕区之间通过配水器连接;

所述清水区内设有MBR陶瓷膜过滤系统,所述MBR陶瓷膜过滤系统的出水管道与清水出水口连接,所述MBR陶瓷膜过滤系统的出水管道上装有自吸泵;

所述集泥斗底部一侧设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上装有PLC控制阀。

进一步,所述悬浮颗粒网捕区内设有若干支撑杆,所述蜂窝斜板通过支撑杆固定在悬浮颗粒网捕区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机械絮凝、沉淀、陶瓷过滤集为一体,可减小占地面积;PLC控制阀的设置能够实现定时排泥,操作简单、无需专人管理;清水区内MBR陶瓷膜过滤系统的设置,可有效降低出水中的悬浮物浓度,提高过滤效果,保证出水水质。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占地面积小、安装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净水效果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陶瓷膜高效净水装置,包括壳体1和壳体支架2,所述壳体1通过壳体支架2固定在地面上,其中:所述壳体1内设有机械絮凝反应区3、清水区4、蜂窝斜板5和悬浮颗粒网捕区6,所述机械絮凝反应区3设在壳体1一侧,所述清水区4、蜂窝斜板5和悬浮颗粒网捕区6设由上至下依次设在壳体1另一侧,所述悬浮颗粒网捕区6下方设有两个集泥斗7,所述集泥斗7内腔与悬浮颗粒网捕区6连通;

所述机械絮凝反应区3内设有若干絮凝搅拌器8,所述壳体1靠近机械絮凝反应区3一侧侧壁上部设有污水进水口9,与污水进水口9相对一侧的壳体1上部设有清水出水口10,所述机械絮凝反应区3与悬浮颗粒网捕区6之间通过配水器11连接;

所述清水区4内设有MBR陶瓷膜过滤系统12,所述MBR(Membrane Bio-Reactor)陶瓷膜过滤系统12为无机陶瓷膜分离技术处理系统,所述MBR陶瓷膜过滤系统12的出水管道与清水出水口10连接,所述MBR陶瓷膜过滤系统12的出水管道上装有自吸泵13;

所述集泥斗7底部一侧设有排泥管14,所述排泥管14上装有PLC控制阀15。

进一步,所述悬浮颗粒网捕区6内设有若干支撑杆16,所述蜂窝斜板5通过支撑杆16固定在悬浮颗粒网捕区6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及原理:

如图1所示,待净化的污水从污水进水口9流入机械絮凝反应区3内,通过若干絮凝搅拌器8进行搅拌絮凝后由配水器11送入悬浮颗粒网捕区6,在悬浮颗粒网捕区6内对分散的污泥颗粒和絮体进行网捕,使其下沉并落入集泥斗7内,上层水经过蜂窝斜板5流入清水区4,通过自吸泵13的抽吸作用,使清水区4的水流经MBR陶瓷膜过滤系统12进行过滤并从清水出水口10排出。

当到达设定时间时,通过PLC控制系统打开PLC控制阀15,对集泥斗7中的污泥进行清理和排放。

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限于前述的细节,而应在权利要求所限定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变化和改型都应为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