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油污泥处理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36398发布日期:2018-07-27 20:21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含油污泥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油污泥处理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含油污泥处理过程中,需要将药剂放入混合反应罐与含油污泥进行混合发生化学反应,使含油污泥中的悬浮微粒聚集变大,形成絮团,从而加快颗粒的聚沉,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这时污泥处理效率不仅与反应罐深度有关,更取决药剂和颗粒的碰撞速度,现有的混合反应罐大多仅设有絮凝混合反应罐,而缺少混合反应缓冲空间,在处理高浓度含油污泥时,往往不能将其充分混合,导致絮凝不充分,在油田现场很难达标处理含油污泥,满足污泥达标排放;另外,现有的混合反应罐不能很好地对混合反应中的上层浮油进行收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方便对混合反应中的上层浮油进行收集,且有利于含油污泥与药剂充分混合反应的含油污泥处理反应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含油污泥处理反应装置,包括罐体和曝气装置;所述罐体内被隔离形成混合反应缓冲腔、溢流腔和混合反应腔,所述混合反应腔设置在所述罐体的下部并向所述罐体上部的中心延伸,所述混合反应缓冲腔和溢流腔平齐设置在所述罐体上部且设置在所述混合反应腔的延伸端的周侧;

所述混合反应缓冲腔朝向所述溢流腔开设有用于让所述混合反应缓冲腔内充满含油污泥与药剂后向所述溢流腔溢流的溢流口,所述溢流口与所述溢流腔相连通;所述溢流腔底部开口且与所述混合反应腔相连通;所述罐体底部设置有使混合反应腔内的含油污泥与药剂搅拌的曝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罐体内设有混合反应缓冲腔,从而使含油污泥与药剂在进入混合反应腔前进行一次药剂反应,并使污泥可以和药剂有一个混合反应缓冲区,然后通过溢流腔使污泥进入混合反应腔,且混合反应腔通过曝气装置搅拌,含油污泥在混合反应腔实现充分的混合,提高反应效率;因此,本申请的含油污泥处理反应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且有利于含油污泥与药剂充分混合反应等优点。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罐体的上端开口,所述混合反应缓冲腔、所述溢流腔、所述混合反应腔被隔离层板、两端开口的中空柱体和多块隔离板隔离形成;所述隔离层板环绕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周侧内壁并向所述罐体的中心延伸形成延伸端,所述中空柱体设置在所述隔离层板的延伸端端部并向所述罐体上端延伸;所述中空柱体的内侧、所述隔离层板的下部和所述罐体的周侧内壁之间为所述混合反应腔;多块所述隔离板设置在所述隔离层板上并将所述隔离层板上部、中空柱体的外侧和所述罐体的周侧内壁之间的腔体隔离形成所述混合反应缓冲腔和溢流腔;便于含油污泥与药剂充分混合,有利于含油污泥与药剂顺利进入混合反应腔内进行搅拌,充分的混合反应。

进一步,所述混合反应缓冲腔被多块隔板隔离出一架空的浮油收集腔,所述浮油收集腔朝向混合反应缓冲腔开设有用于让混合反应缓冲腔内的浮油溢流进入浮油收集腔内的浮油收集口,所述浮油收集口与混合反应缓冲腔上的所述溢流口相平齐设置;所述浮油收集腔底部设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的一端与所述浮油收集腔相连通,所述出油管的另一端穿出所述罐体;便于对混合反应中的产生的上层浮油进行收集。

进一步,所述中空柱体上开设有溢油口,所述溢油口朝向所述混合反应缓冲腔开设且所述溢油口与所述浮油收集口相平齐设置;便于对混合反应腔内混合反应中的产生的上层浮油从溢油口流入所述溢油隔板从而进行收集。

进一步,所述罐体上还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从所述罐体上部的外侧壁穿入混合反应缓冲腔内;方便向混合反应缓冲腔内输送含油污泥与药剂。

进一步,所述罐体底部还设有导泥管,所述导泥管竖直固定连接在所述罐体底部且与所述混合反应腔相连通,所述导泥管下端向两端分叉形成导泥分支管;有利于对处理后的污泥进行处理。

进一步,所述导泥分支管的一端端部与所述曝气装置连接,所述导泥分支管的另一端设有阀门且其用于排出经过处理的污泥;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水泵、射流曝气器和多根喷水管,所述水泵连接在所述导泥分支管的一端端部上,所述射流曝气器连接设置在所述水泵的出水端;多根所述喷水管的一端均与所述射流曝气器的混合室相连接,另一端从所述罐体下端倾斜的从外侧壁穿入所述混合反应腔内且多根所述喷水管向混合反应腔喷射水而使混合反应腔内的含油污泥与药剂旋转实现旋转搅拌;曝气装置使经水泵的液体经由主管道、内喷嘴到混合室,把吸入的气体剪切成微小的气泡,形成富氧的气液混合体,气液交织的湍流经外喷嘴射出;气液混合体同在混合反应腔内产生强烈的混合,并携裹周围的液体往前流动,在水平方向动力和垂直方向气体上浮动力的双重作用下,形成整体的混合和循环;有利于含油污泥与药剂在混合反应腔内进行搅拌,充分的混合反应。

进一步,所述中空柱体的上端边沿与所述罐体开口端的边沿相平齐,所述中空柱体的上端边沿与所述罐体开口端上固定连接有多根加强连杆,多根所述加强连杆相连接为一整体;通过在中空柱体和罐体开口端的边沿上固定连接有多根加强连杆,实现对中空柱体的加强,防止中空柱体产生变形。

进一步,所述罐体的底部呈倒锥体状结构,所述导泥管设置在罐体的底部的锥顶上且与混合反应腔相连通;将罐体的底部设置成倒锥体状结构,有利于对混合反应腔内的污泥进行排放。

进一步,所述罐体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底梁和支撑杆,所述支撑底梁呈矩形状结构,所述支撑杆设有多根,多根所述支撑杆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底梁上,另一端与所述罐体底部固定连接;便于设置罐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含油污泥处理反应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含油污泥处理反应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1摆正后的的俯视图;

图4为图1摆正后的的仰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罐体,2、曝气装置,3、出油管,4、进料管,5、加强连杆,6、导泥分支管,7、支撑架,10、混合反应缓冲腔,11、溢流腔,12、混合反应腔,13、中空柱体,14、浮油收集腔,15、隔离层板,20、水泵,21、射流曝气器,22、吸气管,23、混合室,24、喷水管,70、支撑底梁,71、支撑杆,101、阻流隔板,102、溢流隔板,103、溢流口,131、溢油口,141、阻油隔板,142、溢油隔板,143、底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含油污泥处理反应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罐体1和曝气装置2;所述罐体1内被隔离形成混合反应缓冲腔10、溢流腔11和混合反应腔12,所述混合反应腔12设置在所述罐体1的下部并向所述罐体1上部的中心延伸,所述混合反应缓冲腔10和溢流腔11平齐设置在所述罐体1上部且设置在所述混合反应腔12的延伸端的周侧;

所述混合反应缓冲腔10朝向所述溢流腔11开设有用于让所述混合反应缓冲腔10内充满含油污泥与药剂后向所述溢流腔11溢流的溢流口103,所述溢流口103与所述溢流腔11相连通;所述溢流腔11底部开口且与所述混合反应腔12相连通;所述罐体1底部设置有使混合反应腔12内的含油污泥与药剂搅拌的曝气装置2。

具体的,向本实施例的混合反应缓冲腔10注入含油污泥与药剂,含油污泥与药剂在混合反应缓冲腔10中进行一次药剂反应,并使污泥可以与药剂有一个混合反应缓冲区;当含油污泥与药剂充满所述混合反应缓冲腔10后,含油污泥和药剂从溢流口103溢流进入所述混合反应腔12内进行更进一步混合反应。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罐体1的上端开口,所述混合反应缓冲腔10、所述溢流腔11、所述混合反应腔12被隔离层板15、两端开口的中空柱体13和多块隔离板隔离形成;所述隔离层板15环绕设置在所述罐体1的周侧内壁并向所述罐体1的中心延伸形成延伸端,所述中空柱体1设置在所述隔离层板15的延伸端端部并向所述罐体1上端延伸;所述中空柱体13的内侧、所述隔离层板15的下部和所述罐体1的周侧内壁之间为所述混合反应腔12;多块所述隔离板设置在所述隔离层板15上并将所述隔离层板15上部、中空柱体13的外侧和所述罐体1的周侧内壁之间的腔体隔离形成所述混合反应缓冲腔10和溢流腔11。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罐体1的上端开口,本实施例的隔离层板15绕着所述罐体1的周侧内壁设置在罐体1的中部并向上倾斜向罐体1的中心延伸形成延伸端;本实施例的中空柱体13呈两端开口的中空圆柱体结构,中空柱体13竖直设置在隔离层板15的延伸端端部上且中空柱体15与罐体1的开口端相平齐设置。本实施例将隔离层板15向上倾斜设置是为了使混合反应缓冲腔10底部倾斜,便于对混合反应缓冲腔10内的污泥进行清理,隔离层板15也可以水平设置在罐体1的周侧内壁上。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所述中空柱体13的外侧、所述隔离层板15的上部与所述罐体1的周侧内壁之间的腔体被两块所述隔离板隔开形成所述混合反应缓冲腔10、溢流腔11,两块所述隔离板分别为阻流隔板101和溢流隔板102,所述阻流隔板101设置在隔离层板15上且与罐体1开口端的边沿相平齐设置,所述溢流隔板102上边沿开设有溢流口103,所述阻流隔板101和溢流隔板102间隔设置在所述隔离层板上端并与所述罐体1的内侧壁和中空柱体13的外侧壁相连接,所述溢流腔11为阻流隔板101和溢流隔板102之间较小的空腔。另外,将中空柱体13竖直设置在隔离层板15的延伸端端部是为了使罐体1内隔离形成的腔体结构较为简单,也使得罐体1便于使用,中空柱体13也可以倾斜设置在隔离层板15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所述混合反应缓冲腔10被多块隔板隔离出一架空的浮油收集腔14,所述浮油收集腔14朝向混合反应缓冲腔10开设有用于让混合反应缓冲腔10内的浮油溢流进入浮油收集腔14内的浮油收集口,所述浮油收集口与混合反应缓冲腔10上的所述溢流口103相平齐设置;所述浮油收集腔14底部设有出油管3,所述出油管3的一端与所述浮油收集腔14相连通,所述出油管3的另一端穿出所述罐体1且与集油桶连接。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浮油收集腔14靠近所述溢流腔11设置,多块所述隔板包括底隔板143、阻油隔板101和溢油隔板142,所述底隔板143架空设置在隔离层板15上且与所述中空柱体13的外侧壁和所述罐体1的内侧壁相连接;所述阻油隔板141设置在所述底隔板143上且与罐体1开口端的边沿相平齐设置,所述溢油隔板142设置在所述底隔板143上且溢油隔板142上开设有浮油收集口。本实施例的阻油隔板141设置在靠近所述溢流腔11的溢流口103一侧,混合反应缓冲腔10中的浮油浮在混合反应缓冲腔10的液面上而被阻油隔板141挡住,溢油隔板142防止混合反应缓冲腔10内的含油污泥和药剂流入浮油收集腔14内;而油污泥和药剂从浮油收集腔14下方通过。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所述中空柱体13上开设有溢油口131,所述溢油口131朝向所述混合反应缓冲腔10开设且所述溢油口131与所述浮油收集口相平齐设置。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溢油口131朝向设置在混合反应缓冲腔10内的浮油收集腔14设置,更好地对混合反应腔12内产生的浮油进行收集;而溢油口131朝向反应缓冲腔10内的其它位置时,混合反应腔12内产生的浮油先进入混合反应缓冲腔10再进入浮油收集腔14。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所述罐体1上还设置有进料管4,所述进料管4从所述罐体1上部的外侧壁穿入混合反应缓冲腔10内。具体的,通过进料管4向混合反应缓冲腔10内注入含油污泥与药剂;本实施例的进料管4设置在远离混合反应缓冲腔10的溢流口一侧,使得通过进料管4向混合反应缓冲腔10内注入的含油污泥与药剂在混合反应缓冲腔10内得到有效混合反应后,再通过溢流口103流进混合反应腔12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图4所示,所述罐体1底部还设有导泥管,所述导泥管竖直固定连接在所述罐体1底部且与所述混合反应腔12相连通,所述导泥管下端向两端分叉形成导泥分支管6。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导泥分支管6水平固定在导泥管下端。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图2、图4所示,所述导泥分支管6的一端端部与所述曝气装置2连接,所述导泥分支管6的另一端设有阀门且其用于排出经过处理的污泥;所述曝气装置2包括水泵20、射流曝气器21和多根喷水管24,所述水泵20连接在所述导泥分支管6的一端端部上,所述射流曝气器21连接设置在所述水泵20的出水端;多根所述喷水管24的一端均与所述射流曝气器21的混合室23相连接,另一端从所述罐体1下端倾斜的从外侧壁穿入所述混合反应腔12内且多根所述喷水管24向混合反应腔12喷射水而使混合反应腔12内的含油污泥与药剂旋转实现旋转搅拌。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所述导泥分支管6的另一端设有阀门是为了便于利用导泥分支管6排出经过处理的污泥或对混合反应腔12内的进行。本实施例的射流曝气器21为自吸式射流曝气器,本实施例的射流曝气器21通过吸气管22吸气,本实施例设有三根喷水管24,本实施例的曝气装置的结构及构成可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详细陈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中空柱体13的上端边沿与所述罐体1开口端的边沿相平齐,所述中空柱体13的上端边沿与所述罐体1开口端上固定连接有多根加强连杆5,多根所述加强连杆5相连接为一整体;通过在中空柱体13和罐体1开口端的边沿上固定连接有多根加强连杆5,实现对中空柱体13的加强,防止中空柱体13产生变形。具体的,本实施例的中空柱体13的上端边沿与所述罐体1开口端上均匀固定连接有四根加强连杆5,四根所述加强连杆5一端固定连接在罐体13的内侧壁上,另一端呈折弯结构且连接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所述罐体1的底部呈倒锥体状结构,所述导泥管设置在罐体1的底部的锥顶上且与混合反应腔12相连通;将罐体1的底部设置成倒锥体状结构,有利于对混合反应腔12内的污泥进行排放。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图4所示,所述罐体1固定连接在支撑架7上,所述支撑架7包括支撑底梁70和支撑杆71,所述支撑底梁70呈矩形状结构,所述支撑杆71设有多根,多根所述支撑杆71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底梁70上,另一端与所述罐体1底部固定连接。

在对实施例提供的含油污泥处理反应装置进行使用时,先通过进料管4向混合反应缓冲腔10内注入含油污泥与药剂,含油污泥与药剂在进入混合反应腔12前进行一次药剂反应,所述混合反应缓冲腔10内充满含油污泥和药剂后从溢流口103流进所述溢流腔11,溢流腔11底部与混合反应腔12相连通,进而使油污泥和药剂流进所述混合反应腔12内进行反应;而混合反应缓冲腔10内浮出的浮油从浮油收集口溢流进入浮油收集腔14内并经过出油管3进行收集;混合反应缓冲腔10内的含油污泥和药剂进入混合反应腔12内后,关闭导泥分支管6的阀门,在曝气装置2的作用下,多根所述喷水管24向混合反应腔12喷射水而使混合反应腔内的含油污泥和药剂实现循环和混合搅拌;含油污泥在混合反应腔12实现充分的混合,有利于含油污泥与药剂充分混合反应,而在混合反应腔12内产生的浮油从溢油口溢流到浮油收集腔14实现收集;当反应完成后,关闭曝气装置,打开导泥分支管6的阀门,便可排出经过处理后的污泥。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根”的含义是至少两根,例如两根,三根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