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1280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处理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人均占有淡水资源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世界上人均占有水资源最贫乏的13个国家之一,水源极为紧张。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相配套的环境治理设备明显不足,造成大量水源的污染,水源的污染程度普遍较高。

目前废水处理就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废水净化,减少污染,以至达到废水回收、复用,充分利用水资源。通过物理作用分离、回收废水中不溶解的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包括油膜和油珠)的废水处理法,可分为重力分离法、离心分离法和筛滤截留法等。以热交换原理为基础的处理法也属于物理处理法。通过化学反应和传质作用来分离、去除废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污染物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废水处理法。但是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化学物质等资源,成本高,效率低,在很多企业中不愿采用,造成大量的污水直接排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过滤装置,采用两级过滤管道对污水进行过滤处理,增强过滤的效果;设计“s”型管道可以使水多次改变流向,且在“s”型管道的第一下水段、上水段和第二下水段分别设置过滤层,使水源多次通过过滤层,过滤效果更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过滤装置,包括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壳体,所述进水口设于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出水口设于所述壳体的另一侧,所述壳体内设有一级处理管道和二级处理管道,所述一级处理管道位于所述二级处理管道的上游,所述一级处理管道的进水端与所述进水口连接且出水端与所述二级处理管道的进水端连接,所述二级处理管道的出水端与所述出水口连接;

所述一级处理管道和所述二级处理管道皆为“s”型管道,所述“s”型管道横向设置,所述“s”型管道包括第一下水段、上水段和第二下水段,所述上水段的一端连接第一下水段且另一端连接第二下水段,所述第一下水段、所述上水段和所述下水段一体连接;

所述第一下水段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所述上水段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第四过滤层、第五过滤层和第六过滤层,所述第二下水段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七过滤层、第八过滤层和第九过滤层。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过滤层、所述第四过滤层和所述第七过滤层皆为pp棉层。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五过滤层和所述第八过滤层皆为石英砂粒层。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三过滤层、所述第六过滤层和所述第九过滤层皆为活性炭层。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过滤层和所述第七过滤层的厚度皆为第四过滤层厚度的一半。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二过滤层和所述第八过滤层的厚度皆为第五过滤层厚度的一半。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三过滤层和所述第九过滤层的厚度皆为第六过滤层厚度的一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至少具有以下几点:

本发明中污水处理过滤装置的壳体内包括一级处理管道和二级处理管道,采用两级过滤管道对污水进行过滤处理,增强过滤的效果;一级处理管道和二级处理管道皆为“s”型管道,设计“s”型管道可以使水多次改变流向,且在“s”型管道的第一下水段、上水段和第二下水段分别设置三层过滤层,使水源多次通过过滤层,过滤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1的放大图;

图中各部分的附图标记如下:

壳体1、进水口2、出水口3、一级处理管道4、二级处理管道5、第一下水段6、上水段7、第二下水段8、第一过滤层9、第二过滤层10、第三过滤层11、第四过滤层12、第五过滤层13、第六过滤层14、第七过滤层15、第八过滤层16和第九过滤层1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本发明方法、步骤或条件所作的修改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种污水处理过滤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设有进水口2和出水口3的壳体1,所述进水口设于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出水口设于所述壳体的另一侧,所述壳体内设有一级处理管道4和二级处理管道5,所述一级处理管道位于所述二级处理管道的上游,所述一级处理管道的进水端与所述进水口连接且出水端与所述二级处理管道的进水端连接,所述二级处理管道的出水端与所述出水口连接;

所述一级处理管道和所述二级处理管道皆为“s”型管道,所述“s”型管道横向设置,所述“s”型管道包括第一下水段6、上水段7和第二下水段8,所述上水段的一端连接第一下水段且另一端连接第二下水段,所述第一下水段、所述上水段和所述下水段一体连接;

所述第一下水段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层9、第二过滤层10和第三过滤层11,所述上水段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第四过滤层12、第五过滤层13和第六过滤层14,所述第二下水段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七过滤层15、第八过滤层16和第九过滤层17。

所述第一过滤层、所述第四过滤层和所述第七过滤层皆为pp棉层。

所述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五过滤层和所述第八过滤层皆为石英砂粒层。

所述第三过滤层、所述第六过滤层和所述第九过滤层皆为活性炭层。

所述第一过滤层和所述第七过滤层的厚度皆为第四过滤层厚度的一半。

所述第二过滤层和所述第八过滤层的厚度皆为第五过滤层厚度的一半。

所述第三过滤层和所述第九过滤层的厚度皆为第六过滤层厚度的一半。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或工作流程如下:

本发明中污水处理过滤装置的壳体内包括一级处理管道和二级处理管道,采用两级过滤管道对污水进行过滤处理,增强过滤的效果;一级处理管道和二级处理管道皆为“s”型管道,设计“s”型管道可以使水多次改变流向,且在“s”型管道的第一下水段、上水段和第二下水段分别设置三层过滤层,使水源多次通过过滤层,过滤效果更好。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过滤装置,包括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一级处理管道和二级处理管道,所述一级处理管道和所述二级处理管道皆为“S”型管道,所述“S”型管道包括第一下水段、上水段和第二下水段,所述第一下水段、所述上水段和所述第二下水段皆依次设置有三层过滤层。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过滤装置,采用两级过滤管道对污水进行过滤处理,增强过滤的效果;设计“S”型管道可以使水多次改变流向,且在“S”型管道的第一下水段、上水段和第二下水段分别设置过滤层,使水源多次通过过滤层,过滤效果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周长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荣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08
技术公布日:2018.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