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前进轮式管道检测与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56218发布日期:2018-08-24 20:39阅读:6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工业管道除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旋前进轮式管道检测与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管道污垢严重影响工业效率,管道中输送的液体或浆体,天长日久会导致管道积聚,长期积累则会引起管道输送不畅和堵塞,严重影响生产。为确保工业生产效率,提高经济效益,工厂需对管道进行定期清理。管道清洗过程可以是单纯的物理清洗,亦可以是单纯的化学清洗,往往是物理、化学清洗技术的综合运用,如今,高效率的管道清理技术已成为研究的重要方向。

物理清理技术以其污染小、操作灵活、无腐蚀等优点逐渐取代化学清洗成为工业清洗的主流,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物理清理装置,通过螺旋前进的方式对管道的污垢进行检测与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的管道清理效率不佳,清理不全面,受限制条件多的难题,保证管道清理的高效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螺旋前进轮式管道检测与清理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新型的螺旋前进轮式管道检测与清理装置,主要由动力端(动力端支架、电动机及电池组)、控制及检测系统(行程记录仪、照明灯及压力传感器)、行进轮、清理端(清理支架、清理刷)、弹簧压紧装置等组成。其中,上述电动机及上述电池组位于上述动力端支架上,上述行进轮与管道截面呈7°的夹角,上述清理刷与行进轮分布在上述清理端支架筒壁外侧,上述弹簧压紧装置位于上述清理刷与行进轮内,上述动力端支架设有支撑轮。

进一步,上述动力端中的电动机轴与清理端支架刚性相连,可充电电池组为电动机提供动力。

进一步,上述清理端支架上的行进轮与垂直于前进方向的截面呈7°夹角,可将单一的旋转运动的一部分转化成装置向前的直线运动,使装置达到既能旋转清理,又能以合适的速度前进的目的。

进一步,上述压力传感器位于上述清理端行进轮与清理刷杆内侧的弹簧压紧装置内,当装置工作时,压力传感器通过测量行进轮与清理刷所受到的压力来判断管道的污垢情况,以实现更好地对装置进行控制。

进一步,上述行程记录仪位于上述动力端支架后侧,设有照明灯以方便装置在管道内部工作时对管道内部进行实况分析以及工作记录。

进一步,上述动力端支架下设有支撑轮,支撑轮上设有弹簧压紧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使用了一种新型螺旋式的行进方式,可以在电机的带动下更加均匀的清理管道内壁的污垢。

2、控制系统较为简单,并且容易实现控制目的,同时携带行程记录仪易于检测与分析,性价比较高,应用前景广阔。

3、可以适应复杂变换的管道,轻松跨过障碍,在保证除垢效率的同时,避免对管道内壁产生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螺旋轮式管道检测与清理装置示意图

图中:

1-电动机,2-动力端支架,3-电池组,4-行程记录仪,5-照明装置,6-弹簧压紧装置,7-压力传感器,8-清理端支架,9-清洗刷,10-行进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通过以下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具体过程加以说明。

一种螺旋前进轮式管道检测与清理装置,主要由电动机1,动力端支架2,电池组3,行程记录仪4,照明装置5,弹簧压紧装置6,压力传感器7,清理端支架8,清洗刷9,行进轮10等组成。

上述电动机1、电池组3、行程记录仪4及照明装置5安装于上述动力端支架2上,上述行进轮10、清洗刷9安装在上述清理端支架8上,上述行进轮10、清洗刷9杆上均设有上述压力传感器7与上述弹簧压紧装置6,上述动力端支架设有支撑轮,支撑轮上设有上述弹簧压紧装置6。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电池组3为电动机1提供动力,使其带动清理端支架8产生转动,使得位于清理端支架上的行进轮10沿管道内壁旋转滚动,而行进轮10与管道截面之间呈7°的夹角,将速度分解为旋转与沿轴线两个方向,得以带动整个装置前进,且支撑反向分布的清理刷9沿管道内壁旋转,达到清理管道内污垢的目的;另外,在本装置工作过程中,轮杆与刷杆内设置有弹簧压紧装置6,使得装置可以巧妙适应管道内壁的障碍以及管道本身的不平整,刷杆与行进轮杆设置有压力传感器7,使得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实时反馈管道内部情况,而后进行速度调节;动力端设有行程记录仪4与照明装置5,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实时查看管道内部的污垢状况以及本装置对于污垢的清理状况。

以上实施方案仅用于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螺旋前进式管道检测与清理装置,主要由电动机、动力端支架、电池组、行程记录仪、照明装置、弹簧压紧装置、压力传感器、清理端支架、清洗刷、行进轮等组成。所述清理端支架上的行进轮与垂直于前进方向的截面呈7°夹角,可将单一的旋转运动的一部分转化成装置向前的直线运动,使装置达到既能旋转清理,又能以合适的速度检测与前进的目的。该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管道清理效率不佳,清理不全面,受限制条件多的难题,实现了管道清理的高效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振亚;孙述杰;战超;高小庸;杨柳;侯文杰;王乐佳;梁龙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天惠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15
技术公布日:2018.08.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